《宪问篇》14.26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标签:
国学教育孔子论语文化 |
分类: 论语 |
14.26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注释】
君子思不出其位:出自《易经·艮卦》,《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艮卦为两山重叠之象,比喻静止。静止如山,当止则止,当行则行,动静适时,适可而止。
【译文】
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说:“君子思考问题不要超出自己的地位(能力)范畴。”
【学而思】
曾子用“君子思不出其位”来解释孔子所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的思想要切合实际,知时宜,懂权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孟子曰:“位卑而言高,罪也。”地位低下(能力低下)可以忧国忧民,却不可胡乱评议国家大事。对国家事务一知半解,却冒充专家妄议国事,只能适得其反。个别官员虽然地位不低,能力却不高,妄议国事危害更大。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还有在其位要谋其政之意,“君子思不出其位”是君子要思其位。
参读: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篇》8.14 )
【知识扩展】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五节》
【译文】孟子说:“出来做官并不是因为贫穷,但有时也是因为贫穷。娶妻子不是为了奉养双亲,但有时也是为了奉养双亲。如果是因为贫穷而做官的,便应该拒绝高官而居于低位,拒绝厚禄而只接受薄禄。拒绝高官而居于低位,拒绝厚禄而只受薄禄,做什么合适呢?比如说做守门打更一类的小吏。孔子曾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官,他说:‘把帐算好就行了。’他也曾做过管理畜牧的小官,他说:‘牛羊能够茁壮成长就行了。’如果地位低下却议论朝廷大事,这是罪过;身在朝廷做官而 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是耻辱。”
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译文】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纱帽帽沿都已宽松,不受重用只好客居在与之相隔万里的成都江边。
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即使事情已经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结果才能完全下结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