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宪问篇》14.25蘧伯玉使人于孔子

(2023-12-12 08:13:37)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14.25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宪问篇》14.25蘧伯玉使人于孔子

【注释】

蘧伯玉:蘧瑗[qú yuàn],字伯玉,谥成子。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封内黄侯,奉祀于孔庙东庑[w]第一位,是孔子的朋友。

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篇》15.7

欲寡其过而未能也:想要减少自己的过失却没能做到。蘧伯玉知错能改,反省自己以往的过失,因为以往的过错已经改正,现在已经找不到自己的过错了。

使乎:称赞使者之语。

【译文】

蘧伯玉派人来拜望孔子,孔子请使者坐下,问道:“夫子在做什么?”使者回答说:“夫子想找到自己的过失并改正,却没有找到。”使者出去后,孔子说:“好一个称职的使者啊!好一个称职的使者啊!”

【学而思】

承接上一章,因为“古之学者为己”,才有“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使乎!使乎!”参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子路篇》13.20

【知识扩展】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之所严事:於周则老子;於卫,蘧伯玉……,孔子皆後之,不并世。

【译文】孔子所礼敬的人:在周朝是老子;在卫国是蘧伯玉……孔子出生的时间比他们都晚,不是同一时代的人。

成语:伯玉知非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译文】蘧伯玉五十岁的时候知道自己前四十九年所犯的错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