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篇》9.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

标签:
国学教育孔子论语文化 |
分类: 论语 |
9.1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释】
九夷:“九”并非具体数目,只表示众多之义。九夷,先秦时对居于今山东东部、淮河中下游江苏、安徽一带的部族的泛称。孔子生活的年代,这里属于未开发,披发文身的蛮荒之地。
陋:简陋;落后。
【译文】
孔子想搬到九夷去居住。有人说:“太简陋了,怎么办?”孔子说:“君子的居所,有什么简陋的呢?”
【学而思】
君子不追求生活上的富有,不认为九夷之地简陋。参读《雍也篇》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述而篇》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陋”,也有不文明、落后之意,“何陋之有”也可以是君子去教化他们,怎么还会落后呢?
“子欲居九夷”,或许是“道不行”,或许是“凤鸟不至,河不出图”,也可能是没有“善贾”,孔子才希望去蛮夷之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吧。“子欲居九夷”也有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古代的教育多以贵族为主,平民很难接受教育。孔子开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三千子弟来自各地不同国家,不同阶层,其中就包括被中原视之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