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述而篇》7.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23-03-07 08:53:28)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篇》7.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

三人行:是虚数,指多人。一是指行走;二是指言行,德行。

必有我师焉:是老师;学习,效法。《子张篇》19.22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老师随时随地向所有人学习,又为什么要有固定的老师呢?)

择其善者:不善指同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并非是指两个人而言,一个是善者,一个是不善者。

从:跟随,追随。

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篇》1.8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与他人在一起,他们的言行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善的一方面学习,发现别人不善的一面,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学而思】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要想做到择其善者和不善者,首先要有分辨善与不善的能力,不但要知道他人的优点和缺点,还要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其次,要有从之改之的决心,人们往往习惯要求他人多一些,要求自己少一些。所以孔子才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要想成为一名君子,要注重提升自己,不要一味苛责别人。

参读:

《学而篇》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篇》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里仁篇》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颜渊篇》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知识扩展】

《旧唐书·魏徵传》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cú]逝,遂亡一镜矣!

【译文】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