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述而篇》7.21子不语:怪、力、乱、神。

(2023-03-06 08:45:15)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述而篇》7.21子不语:怪、力、乱、神。

【注释】

不语:不宣讲,不谈论,不倡导。

怪:怪异,不正常。

子不语:怪,一是因为民众会对不熟悉,不了解的事物产生神秘感、恐惧感,因神秘和恐惧而产生不适宜的言论和行为;二是希望人们不要为了名利而去做标新立异之事。

《礼记·中庸》: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探求隐蔽之理且做出怪异行为,即使能引起后世的称述,我也不会这样做。)

《荀子·荣辱篇》: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君子遵循那正常的途径,而小人遵循那怪僻的途径。君子奉行仁义道德,小人做事不择手段。)

朱熹《论语集注》谢氏曰: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常是规律,准则。德是德行,德政。治是安定。

力:暴力,武力。

子不语:力,孔子反对武力,提倡为政以德。《述而篇》7.13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卫灵公篇》15.1子曰: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孟子·公孙丑上·第三节》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译文】依靠武力征服别人,别人并不是从心里服从,而是实力不足。依靠德行使人服从,才是真心的心悦诚服,就像七十多个弟子诚心诚意服从孔子那样。

乱:悖乱,忤逆;社会动荡,没有秩序。

《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

【译文】天违反时令就是灾难,地违反物性就是妖异,百姓违反应有的道德就会发生祸乱。有了祸乱就有妖异和灾祸发生。

神:鬼神之事。参读《雍也篇》6.22敬鬼神而远之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悖乱、鬼神

【学而思】

子不语:怪、力、乱、神,是因为儒家思想隐恶扬善,过度的宣传恶,等于鼓励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们经常接触负面信息会污染心性,使人心不正,经常宣扬好人好事,人们就会以为榜样。

国家整治贪污腐败,提倡反腐倡廉。反腐要在背后整治,狠抓严管,但不必过度宣传。倡廉要在正面引导,需要大力宣传清正廉洁的风气。

《礼记·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译文】孔子说:舜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匿坏的一面,宣扬好的一面。抓住问题的两端,采纳适中的意见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