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只是“光盘”须要确立“反浪费是硬道理”

(2022-05-02 09:08:16)
标签:

财经

教育

体育

分类: 经济

勤俭是中华民族传家宝。说到勤奋,韩愈有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败于随。说到节约,荀子有名言: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反浪费关乎国家命运,这也是《资治通鉴》讲的治国之道: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勤俭是我们的传统作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党政机关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三反运动。

到了今天,我们不仅需要坚持“勤俭”之风,更须要摆脱美西方的舆论裹挟,理直气壮宣传“反浪费是治国硬道理”。

1 必须看清楚:西方鼓动的“刺激消费”是不是增加浪费?

老百姓过日子讲究“量入为出”“宽打窄用”“以丰补歉”,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这些民间共识与《资治通鉴》讲的大道理一脉相通,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很多人注意到犹太人的商业经“钱不能放着不用”,但是很少关注犹太人培养小孩子经商意识的起点:从小学会记账,花钱要有数。

再看看香港李嘉诚和台湾王永庆,他们的孩子在英美留学期间,只提供固定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用,而且必须详细记账和定时报账。

王永庆女儿王雪红也是知名企业家,自幼在父亲严格教育下,养成简朴习惯,作为公司大老板,每次外出总是一件简单的黑色外套,一个黑色的包包,没有奢华首饰开的车也是用了十多年的丰田。她对媒体说:父亲很节俭,最忌讳浪费,一生对己克勤克俭。

时下的西方舆论对华大讲“刺激消费”,就此我们须要想一想,所谓“刺激消费”究竟是什么?

所有生活中必须的消费是无需刺激的无需外界“拉动”。所谓“刺激消费”就是鼓励人们增加非必需的消费,增加“可花可不花”的生活开销,必然要引生出浪费。

2 必须看明白:“拉动消费保持增长”理论是不是歪门邪道?

当前,一些经济学家,尤其是国外的学者在谈到中国经济时,建议中国把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转向消费。林毅夫就此表示:“我从没有看到一个投资过多造成危机的国家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个必须要靠技术创新,一个必须要靠把你的资源从低附加值的产业不断转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去由此必须以投资作为载体如果是消费做引导的话,今天吃了明天有什么?

西方理论精英们说“中国人消费太低、储蓄太多”,这似乎是在说中国百姓有钱舍不得花;他们又说“中国人负债高、收入太低”,这似乎是在说中国百姓没有钱可花。无论是扯东还是扯西,目标一致,就是裹挟中国人增加超前消费。

看一看美国和欧洲多国,它们以政府财政高赤字来支撑社会高消费,以此保住GDP数字增长结果是全社会跌进“高福利高赤字低增长”困局,至今不能脱身

的需求欲望本无止境,随着愿望实现而步步递增,社会经济来源(也就是人们能够产生的经济价值)却不是随心所欲就可以增加的,尤其是消费增长超过投资增长,社会出现“寅吃卯粮”,表面上保住了经济体量GDP,同时就失去了经济发展动能,失去社会抗风险能力。

美国就是典型,它是今天世界第一大消费型GDP经济体,其消费占到GDP八成。中国是第一大生产型GDP经济体,它和美国完全不在一个轨道上。今天西方经济学宣传中国必须拉动消费来保持经济增长,就是要我们转轨超前消费,转到美国的轨道上。这不奇怪,主流经济学一定是要坚持“美国月亮最圆”、美国的经济最强。

我们要实现中华复兴,在今天更应该倡导和坚持“勤俭之风”,更多激活生产要素和生产积极性,绝不能助长过度消费。这不只是“光盘”行动,需要我们从理论上拒绝“寅吃卯粮”的社会模式,必须明确:把“扩大内需”等同于“扩大消费”是伪科学。

我们须要扩大“制造业升级”内需、“乡村振兴”的内需、“完善统一大市场”内需、“进一步解决发展不平衡”的内需。

换个角度看,我们在今天已经不能不拉响警笛:中国已经成了奢侈品消费世界第一大国,很多年青人开始流行透支消费,学界“拉动消费保增长”的理论主张可以冠冕堂皇。

现实很骨感,逼迫我们必须给出明确回答:今天还要不要确信“反浪费是治国硬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