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利:为了乡亲们的嘱托——《传统村落守望者》之四

2022-03-19 09:36:11
王业利在无梁殿前介绍情况

        因为村南有一座大石棚赫然独立,石棚村由此得名。

        石硼村石材资源丰富,和许多有头脑、有本事的村里人一样,土生土长的王业利多年前就从事石材加工生产,石材厂经营得颇具规模。

        2011年,镇党委经过考察,动员王业利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王业利陷于两难:是挑起领导全村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的重担?还是继续经营自家的石材厂?

        最终,王业利选择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将石材厂交给他人经营,自己回村挑起了党支部书记的重担。3年后,村里申报传统村落,王业利又成了申报、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第一责任人。

        村南的大石棚像一尊保护神,保护着四面环山、风景优美的石棚村。在村西的小河边,有一座建于万历年间的广济庵,庵内有一座无梁、无柱,只用砖、瓦、石材建成的殿堂,人称无梁殿。因为香火鼎盛,清末民初,每年的2月和6月,广济庵赶两次庙会。赶庙会需要唱大戏,戏台便应运而生。

        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既有连片的传统民居院落和街巷,又有庙宇、戏楼等公共建筑,2016年,石棚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2017年春天,国家下拨的传统村落保护经费到账后,王业利立即外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先修复了无梁殿,又出资从广州迎请了三尊佛像,恢复了无梁殿内的观音菩萨的供奉。

        古戏台坐落在无梁殿对面的小河南岸,由于多年河床升高,古戏台时刻面临被河水冲毁的危险。王业利和村领导班子商定,原样搬建古戏台。

        古戏台面积56平方米,四梁八柱,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下面由三层大块巨石垒砌,如何确保修旧如旧,顺利搬建?对于一个地处偏僻、基础薄弱的山村来说,的确是一项堪称艰巨的工程。王业利和领导班子反复研究施工方案,尽管村里不缺手艺高超的石匠,但考虑到古建筑的特点,他们还是请来有经验的古建队,将古戏台的140余块方块石和梁、柱、椽、檩等逐一编号,然后搬动土石方200多立方,将河床整整抬高1.6米后,又在新河床上原样复建了古戏台。

        2018年农历2月初8日,石棚村又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庙会活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又红火起来了。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