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兰:明明白白我的心——《传统村落守望者》之二
2022-03-18 17:01:35
今年74岁的孙明兰,18岁嫁到了辛庄镇高家庄子村,在村里担任“赤脚医生”30多年,后来担任村党支部委员、妇女主任。说起传统村落保护,快人快语的孙明兰仿佛有一肚子话要说:
“当初,媒人领着我到高家庄子来认亲(农村相亲的一个步骤),高家庄子的高门楼、大房子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013年8月,俺村评上了中国传统村落,第二年又评上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那时候,我是党支部成员、妇女主任,分管政工,支部就把传统村落保护这一块工作分给了我。
“不干不知道,一接手这项工作,才知道这项工作的难处。农村生活,离不开‘三大堆’(粪堆、土堆、草堆),俺村的传统村落保护就从解决‘三大堆’开始。我大会小会讲,广播喇叭吆喝,有的户还要上门做工作,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农村没有‘三大堆’怎么过日子?你让我把鸡养到炕上?……
“当了多年的村干部,我也习惯了,有些难听的话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不能硬顶,得给大伙摆事实、讲道理。我自从嫁到这个村,当了30多年‘赤脚医生’,接生了200多个孩子,乡亲们还给点面子,慢慢地,说风凉话的少了,配合工作的多了。
“不光嘴上说,咱自己也要以身作则,给大家伙做个样子。村里的老房子要翻修,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换大瓦还是小瓦。专家要求是修旧如旧,传统老房子都是青色小瓦,换大瓦省工省钱,可大瓦换上去就不是传统村落了。2015年。我家翻修旧房子时,我带头坚持用小瓦。为了鼓励大家也换小瓦,我就在自家院子里腾出地方,把村里各家各户拆下来的旧小瓦集中起来,放在我家的院子里、菜园里,自家放不下的时候,我就动员同村的妹妹家也腾出地方存放那些小瓦。每逢村里有的人家要换小瓦,我就给人家说,你们用小瓦就上俺家去拿吧。
“有一户人家修房子,准备用大瓦,我怎么劝他也不听。急眼了,我就给省里管传统村落保护的王博士打了个电话。王博士一听,也很焦急,联系村里一起做工作,并从经济上给了一些补贴,总算让他换上了小瓦。
“自从让我分管传统村落保护这项工作,只要上面来人要参观,镇里的领导就说,让孙明兰讲吧,村里的老房子、老街道都装在她的心里。直到2014年,我退出了党支部,碰上有来参观考察的,领导们还会说,就叫孙明兰来讲吧,她是高家庄子的活档案、活地图。”
前几年,在城里工作的子女动员她到城里居住,孙明兰才恋恋不舍地搬到了城里。但她的心里仍然放不下她生活了50多年的高家庄子,一有空闲,她还回到村里,看一看那些已经一两百年的老房子,看一看那些长着参天大树的家庙、祠堂,有时在
孙明兰:明明白白我的心——《传统村落守望者》之二
今年74岁的孙明兰,18岁嫁到了辛庄镇高家庄子村,在村里担任“赤脚医生”30多年,后来担任村党支部委员、妇女主任。说起传统村落保护,快人快语的孙明兰仿佛有一肚子话要说:
“当初,媒人领着我到高家庄子来认亲(农村相亲的一个步骤),高家庄子的高门楼、大房子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013年8月,俺村评上了中国传统村落,第二年又评上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那时候,我是党支部成员、妇女主任,分管政工,支部就把传统村落保护这一块工作分给了我。
“不干不知道,一接手这项工作,才知道这项工作的难处。农村生活,离不开‘三大堆’(粪堆、土堆、草堆),俺村的传统村落保护就从解决‘三大堆’开始。我大会小会讲,广播喇叭吆喝,有的户还要上门做工作,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农村没有‘三大堆’怎么过日子?你让我把鸡养到炕上?……
“当了多年的村干部,我也习惯了,有些难听的话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不能硬顶,得给大伙摆事实、讲道理。我自从嫁到这个村,当了30多年‘赤脚医生’,接生了200多个孩子,乡亲们还给点面子,慢慢地,说风凉话的少了,配合工作的多了。
“不光嘴上说,咱自己也要以身作则,给大家伙做个样子。村里的老房子要翻修,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换大瓦还是小瓦。专家要求是修旧如旧,传统老房子都是青色小瓦,换大瓦省工省钱,可大瓦换上去就不是传统村落了。2015年。我家翻修旧房子时,我带头坚持用小瓦。为了鼓励大家也换小瓦,我就在自家院子里腾出地方,把村里各家各户拆下来的旧小瓦集中起来,放在我家的院子里、菜园里,自家放不下的时候,我就动员同村的妹妹家也腾出地方存放那些小瓦。每逢村里有的人家要换小瓦,我就给人家说,你们用小瓦就上俺家去拿吧。
“有一户人家修房子,准备用大瓦,我怎么劝他也不听。急眼了,我就给省里管传统村落保护的王博士打了个电话。王博士一听,也很焦急,联系村里一起做工作,并从经济上给了一些补贴,总算让他换上了小瓦。
“自从让我分管传统村落保护这项工作,只要上面来人要参观,镇里的领导就说,让孙明兰讲吧,村里的老房子、老街道都装在她的心里。直到2014年,我退出了党支部,碰上有来参观考察的,领导们还会说,就叫孙明兰来讲吧,她是高家庄子的活档案、活地图。”
前几年,在城里工作的子女动员她到城里居住,孙明兰才恋恋不舍地搬到了城里。但她的心里仍然放不下她生活了50多年的高家庄子,一有空闲,她还回到村里,看一看那些已经一两百年的老房子,看一看那些长着参天大树的家庙、祠堂,有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