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结题申请表
(2016-11-19 18:29:43)分类: 课题研究报告 |
安康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申请表
立项号 |
XKT2015025 |
课题名称 |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设计形式研究 |
|||||||||||||
负责人 |
付 |
工作单位 |
汉滨区茨沟初级中学 |
|||||||||||||
博客网址 |
http://blog.sina.com.cn/u/5616897681 |
完成时间 |
2016年11月 |
|||||||||||||
成果主件名称 |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设计形式研究》结题报告 |
|||||||||||||||
课题成果附件 |
(课题成果附件形式包括论文、教学反思、随笔、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育案例、调研报告、教具制作等)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 形式 |
应用发表情况(打“√”) |
|||||||||||||
博文 发表 |
刊物 发表 |
会议 交流 |
教学 应用 |
|||||||||||||
1 |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设计形式研究》课题各阶段报告 |
阶段报告 |
√ |
|
√ |
|
||||||||||
2 |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主题班会形式问卷稿 |
问卷样稿 |
√ |
|
√ |
√ |
||||||||||
3 |
中学生心理问题问卷调查报告 |
调查报告 |
√ |
|
√ |
√ |
||||||||||
4 |
主题班会形式问卷调查报告 |
调查报告 |
√ |
|
√ |
√ |
||||||||||
5 |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设计形式初探 |
教学论文 |
√ |
|
√ |
√ |
||||||||||
6 |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必要性 |
教学论文 |
√ |
|
√ |
√ |
||||||||||
7 |
体验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中的作用 |
教学论文 |
√ |
|
√ |
√ |
||||||||||
8 |
《上网利弊谈》主题班会 |
教学设计 |
√ |
|
√ |
√ |
||||||||||
9 |
《如何交朋友》主题班会 |
教学设计 |
√ |
|
√ |
√ |
||||||||||
10 |
《中考前如何减压》主题班会 |
教学设计 |
√ |
|
√ |
√ |
||||||||||
11 |
青春修炼手册主题班会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 |
√ |
|
√ |
√ |
||||||||||
12 |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 |
√ |
|
√ |
√ |
||||||||||
13 |
展示式主题班会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 |
√ |
|
√ |
√ |
||||||||||
14 |
公平之重 |
教学随笔 |
√ |
|
√ |
√ |
||||||||||
15 |
道歉抢答 |
教学随笔 |
√ |
|
√ |
√ |
||||||||||
16 |
我该如何亲近你 |
教学随笔 |
√ |
|
√ |
√ |
||||||||||
17 |
换个角度看问题 |
教学随笔 |
√ |
|
√ |
√ |
||||||||||
18 |
课题研究在行动 |
活动记录 |
√ |
|
√ |
|
||||||||||
19 |
课题研究掠影 |
活动图片 |
√ |
|
√ |
|
||||||||||
20 |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形式研究汇总 |
材料汇集 |
√ |
|
√ |
√ |
||||||||||
研究概述(不超过1000字,内容上突出研究特色和研究效果) 近年来,中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犯罪行为越来越多,所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多的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工作中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教师关爱学生,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身体健康,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学校教育中,班集体活动、班会课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如何选择有效、恰当的方法在班会或班集体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影响着教育意义和教育效果。 我们选择《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设计形式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主题。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知了我校学生存在的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存在的不足之处。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留守儿童心理方面和网络手机方面的问题。班会课主要问题有:心理健康教育班会主题不突出、学生参与度不高、形式单一以及班会课效果不理想。我们就从班会主题的选取和班会形式设计上入手研究,选取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作为班会课主题,结合不同的主题设计出不同形式的班会课,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主要目的,在我们的班级中进行尝试,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总结。最终我们认为,班会形式不应拘泥于某一种固定模式,凡是能达到预期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目的的班会形式都可以尝试。 通过我们的研究,整理归纳出中学生存在的普遍心理健康问题,我们亲身探索、反复尝试、讨论反思,最后总结出不同主题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的开展形式,如讨论交流式、辩论式、体验式、展示式、表演式等,形成理论,并装订成册。 通过近一年来的研究、实践,课题组所有成员的教学研究意识明显增强。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老师们倾注更多的关注,大胆、创新班会课形式,给予更多的精力探索和实践。在各自所带的班级,多次尝试召开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改变了传统的“讲授式”班会设计形式,既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些常见心理问题,又为学生喜闻乐见,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
||||||||||||||||
课题组成员名单(不超过五人) |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职务 |
在研究中承担任务 |
||||||||||
1 |
余文娟 |
女 |
30 |
中二 |
班主任、语文教师 |
实践及收集资料 |
||||||||||
2 |
赵升品 |
男 |
32 |
中二 |
班主任、数学教师 |
实践及收集资料 |
||||||||||
3 |
张 |
女 |
29 |
中二 |
班主任、语文教师 |
实践及收集资料 |
||||||||||
4 |
罗 |
男 |
36 |
中二 |
班主任、政治教师 |
实践及收集资料 |
||||||||||
单位 审查 意见 |
|
|||||||||||||||
县(区)基础 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意见 |
|
|||||||||||||||
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审查意见 |
(单位盖章)
|
注: 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2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