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3.《妇科恶性肿瘤紫杉醇化疗所致过敏反应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要点

(2024-02-12 15:03:04)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紫杉醇化疗

过敏反应

妇科恶性肿瘤紫杉醇化疗所致过敏反应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要点

 

摘要:  紫杉醇类已广泛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化疗。过敏反应是紫杉醇化疗过程中的常见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预防紫杉醇过敏、及时诊断并给予规范治疗,对于提高妇科肿瘤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共识对紫杉醇化疗过敏反应的分级、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制定,旨在为妇科恶性肿瘤紫杉醇化疗所致过敏反应的规范化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

 

前言

紫杉醇(paclitaxel)是一种高效抗肿瘤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的化疗方案是上皮性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全身治疗的首选方案。紫杉醇引起的不良反应常累及消化系统、骨髓造血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过敏反应是紫杉醇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表现为发热、皮疹、荨麻疹、气道痉挛、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1  紫杉醇类药物剂型及作用机制

了降低药物毒性,提高疗效,近年来陆续开发了紫杉醇的新剂型,包括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和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并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是由磷脂、胆固醇等构成的类似于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脂质体包载紫杉醇,可改善溶解性,降低过敏反应。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是一种新型紫杉醇制剂,使用人血清白蛋白将疏水性的紫杉醇分子包裹在约130 nm的颗粒中,克服了紫杉醇难溶于水的缺点,无需使用溶剂。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过敏反应少见,用药前无需预处理,输注时间短,临床使用方便。3种紫杉醇剂型的特点总结见表2。

2  紫杉醇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结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和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及子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紫杉醇在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具体应用见表3。

3  紫杉醇化疗过敏反应的定义和分级

紫杉醇过敏反应是指在紫杉醇输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药物不良反应,大多症状较轻,如皮肤瘙痒、潮红等,但也可发生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弥漫性荨麻疹、血压变化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紫杉醇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30%41%,其中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2%5%。

4  紫杉醇过敏反应的诊断

紫杉醇过敏反应可能发生在输注期间或输注后(甚至可能在几天后发生),但通常发生在化疗第1、2个周期内(占所有过敏反应的95%),多在开始输注后几分钟内发生,在输注停止后立即消失。其严重程度不等,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如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发热等,一般可通过调低输注速率缓解,并在停止输注后迅速消退。但有时也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如心慌、心悸、低血压、胸闷、支气管痉挛和呼吸困难等,即使停止输注和/或给予及时的治疗干预,症状仍可能持续存在。

5  紫杉醇过敏反应的治疗

5.1  处理原则

紫杉醇过敏反应的处理原则包括: 1)去除诱因,立即停止输注紫杉醇;(2)生命支持治疗,即加强监测,评估气道、呼吸、循环、意识及皮肤状态,开放静脉通路,根据症状给予对症治疗;(3)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

5.2  处理措施

紫杉醇化疗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尤其关注行第1、2周期治疗及既往出现过紫杉醇过敏症状者。一旦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评估并作出判断,根据症状严重程度给予相应治疗。5.2.1  停止输注药物

5.2.2  监测与支持治疗

5.2.3  药物治疗

目前用于紫杉醇过敏反应的药物主要包括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H1/H2受体拮抗剂、支气管扩张剂等。

5.2.3.1  肾上腺素   当出现中、重度紫杉醇过敏反应症状时,肾上腺素是公认的一线治疗药物。5.2.3.2  糖皮质激素   但近几年的文献对糖皮质激素在治疗过敏反应中的作用提出质疑,不建议在严重过敏中单独应用或作为首选,可作为肾上腺素治疗后的辅助用药。

5.2.3.3  组胺H1/H2受体拮抗剂   H1/H2受体拮抗剂是抗组胺药物之一,能竞争性拮抗组胺与特异性H1/H2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组胺发挥生物学效应,可作为严重过敏反应的二线治疗药物,缓解患者皮肤和黏膜症状,早期给药可能减轻过敏反应严重程度。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有苯海拉明和异丙嗪等;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也称非镇静抗组胺药,中枢镇静作用较第一代明显减弱,代表药物有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等。H2受体拮抗剂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5.2.3.4  支气管扩张剂   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或异丙托溴铵等可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

5.3  尝试再用药

尝试再用药是指在首次发生过敏反应后,以较慢的输注速度再次尝试输注紫杉醇,目的是确保患者在可选择药物有限的前提下,后续能够耐受输注此药物,同时减少过敏反应相关风险。轻度过敏反应(如潮红或背部疼痛)患者以正常输注速度的一半尝试再次给药是安全可行的,而中、重度过敏反应患者则应给予脱敏治疗后尝试再次给药。

推荐意见:  轻、中度过敏反应患者在过敏反应消失后,减慢输注速度(以50%的滴速起始,并逐步增加至患者可耐受的最高滴速)后再次使用紫杉醇。严重过敏反应患者未经脱敏治疗,不推荐继续使用紫杉醇。推荐等级:2B类。

6  紫杉醇过敏反应的预防

6.1  输注前准备

6.2  输注前的预处理用药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组胺H1/H2受体拮抗剂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降低过敏反应严重程度。

推荐意见:  在紫杉醇注射液输注前,推荐应用糖皮质激素加H1/H2受体拮抗剂进行预处理,以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紫杉醇预处理推荐:(1)治疗开始前12h和6h口服地塞米松20mg,治疗前3060min给予地塞米松20mg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2)治疗前3060 min给予H1受体拮抗剂(如苯海拉明2550mg或异丙嗪2550 mg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及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300mg、法莫替丁20mg或雷尼替丁50mg静脉输注)。推荐等级:2B类。

6.3  皮肤试验

皮肤试验有助于判定紫杉醇过敏的潜在风险,且对于已经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在决定再次给药或进行脱敏治疗时可作为一种风险分层工具。

推荐意见:  皮肤试验有助于判定紫杉醇过敏的潜在风险,且对于已经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在决定再次给药或进行脱敏治疗时可作为一种风险分层工具。由于紫杉醇皮肤试验的经验有限,标准化的皮肤试验浓度及其在紫杉醇过敏反应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尚未很好地建立,皮肤试验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亦未确定,本共识不对皮肤试验相关内容做出推荐。推荐等级:3类。

6.4  脱敏治疗 

紫杉醇脱敏治疗的目的是诱导机体对紫杉醇暂时出现耐受状态,以降低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率。是否尝试通过脱敏方案进行再治疗取决于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恶性肿瘤类型和治疗的意图(潜在的治愈性或姑息性),以及是否有合理的有效替代方案作个体化决定。

6.5  更换其他紫杉类药物

对于发生紫杉醇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可采用多西紫杉醇[多西他赛(docetaxel)]替代治疗。

7  小结

紫杉醇所致过敏反应大多是可防、可控的,输注前的预处理用药至关重要。此外,我们应重视患者的宣教,医护人员应及时对紫杉醇过敏反应作出判断,根据症状严重程度给予相应治疗,从而尽可能降低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率,增加紫杉醇使用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声明:  本共识旨在为紫杉醇过敏反应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提出指导性意见,并非唯一的实践指南,不排除其他共识、意见与建议的合理性。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妇科恶性肿瘤紫杉醇化疗所致过敏反应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肿瘤药学2023年第6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4.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