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容量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要点
(2024-01-18 15:38:43)
标签: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容量评估与管理 |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容量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要点
【摘要】
一、前言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是临床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急性肾损伤(AKI)、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脓毒症、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中毒等多种疾病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北京市30家医院3 107例危重病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显示,若根据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发布的诊断标准,北京地区危重症患者AKI发生率为51%。重症AKI患者合并容量过负荷(FO)的比例超过60%。早期及时充分的液体复苏能够补充血容量,保证肾灌注,减少AKI的发生,但FO可加重肾脏负担,导致AKI的发生或加重,增加患者死亡风险。CRRT作为急危重症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操作与实施过程中仍有不同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形成共识,以规范临床操作,准确评估患者容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患者病死率。
二、共识形成
三、AKI患者容量失衡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及危害
AKI已成为我国巨大的医疗负担,2013年中国住院患者中AKI漏诊率高达74.2%,需要接受CRRT治疗的AKI患者只有59.3%得到救治,导致院内病死率显著增加。因此,早期识别和预警AKI的发生,针对可逆病因进行及时干预是防治AKI的关键环节。
水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认为脓毒症和低血容量是诱发AKI的2个常见原因,其病理生理机制是机体容量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肾脏低灌注和缺氧,从而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和细胞损伤。AKI早期是可逆的,因此及时充分的液体复苏能够恢复有效循环容量和稀释肾毒性物质,维持肾脏灌注压,避免缺血缺氧性损伤。
容量管理对重症AKI患者是一把“双刃剑”。当累积的体液量或体重增加超过基线体重10%时定义为FO,它可显著降低患者肾功能恢复率,延长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增加住院时间和病死率;CRRT超滤过多或过快容易导致血容量不足,引起组织灌注不足,器官缺血缺氧。另外,FO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导致终末器官功能不全。其中,肾脏功能在FO的病理生理学方面起关键作用。AKI不仅影响液体和溶质清除,反过来也可因间质水肿和高中心静脉压(CVP)加重AKI。较高的CVP,通过降低肺的淋巴引流,导致肺水肿,影响气体交换。
四、AKI患者CRRT治疗的容量管理
(一)AKI患者CRRT容量管理策略
1.
2.
3.
4.
(二)严重脓毒症合并AKI患者容量管理策略的理论基础
1.
2.
3.
目前也有观点认为合并AKI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容量管理可分为4个阶段:复苏阶段、优化阶段、稳定阶段和降阶梯阶段。本共识专家组认为,上述两观点均可有效指导临床,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个阶段CRRT容量管理策略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个性化制定,实现液体和溶质清除,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稳定。
五、AKI患者容量状态及反应性评估
推荐意见
(一)AKI患者容量状态评估
AKI患者容量平衡监测的“5B”原则包括液体的平衡、血压、B型脑钠肽(BNP)、生物电矢量阻抗向量分析(BIVA)、血容量。BIVA矢量阈值设为73.3%,当BNP改善但血清肌酐升高,应减少CRRT超滤量;如果肾功能指标稳定但BNP未明显下降,则需要加强CRRT超滤脱水。
AKI患者容量状态评估指标主要包括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尿量、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等。少尿是AKI的主要诊断标准之一,在复苏早期,少尿提示低血容量及组织低灌注,而液体复苏后期的持续少尿,则提示AKI加重。
(二)AKI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
在危重患者中,只有约50%的患者对容量增加有反应。由于AKI患者的异质性,液体复苏总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性化调整,动态评估AKI患者容量状态和容量反应性,调整补液总量和速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出现FO。
1.
2.
3.
4.
六、CRRT容量管理的分级与应用
推荐意见
(一)CRRT容量管理水平分级
CRRT容量管理水平根据评估频率及工作强度分为三级。
(二)CRRT超滤速度设定
对于重症AKI患者,CRRT净超滤速度的最佳阈值尚不清楚。一项观察性研究发现,CRRT净超滤率>1.75ml·kg-1·h-1显著增加患者病死率。
推荐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初始CRRT净超滤率中位数为125(100,200)ml/h;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初始CRRT净超滤率中位数为80(49,111)ml/h。
(三)CRRT容量管理应用现状
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初始24~48 h发生AKI的风险高达68%~78%。推荐ECMO治疗患者一旦发生AKI或容量负荷增加,建议及早启动CRRT并采用三级水平容量管理,有助于缩短ECMO持续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虽然三级水平的CRRT容量管理能更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但由于其操作难度高,对医护人员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同时患者在应用呼吸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ECMO等多种抢救设备下,CRRT实施三级水平的容量管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强化沟通与合作。
推荐意见
(一)CRRT容量管理目标与监测
国内学者刘大为等提出“不设液体平衡目标,勿做CRRT”的理念和目标指导容量管理策略,强调容量管理目标设定的重要性。通过对容量平衡目标及容量安全值进行动态设定和反馈的机制,促进医护配合,实现CRRT精准的容量管理。
1.
2.
3.
4.
5.
6.
(二)CRRT处方与参数调整
CRRT处方包括容量平衡目标、24h出入量、置换液速度、透析液速度、碳酸氢钠速度、净超滤量、抗凝剂类型、枸橼酸钠速度、治疗时间、滤器及管路类型、患者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目标范围(三级水平容量管理)、置换液/透析液配方及浓度、CRRT体外循环压力监测等信息。
1.
2.
3.
4.
1.
2.
3.
4.
5.
6.
AKI患者CRRT容量评估与管理流程图见图1。有效的容量反应性评估是避免AKI患者FO的关键环节。使用恰当的液体治疗量维持有效肾灌注和循环血容量,改善全身组织氧合,同时避免间质和组织水肿,是AKI患者CRRT最基本的容量管理策略。容量评估与管理是AKI患者CRRT的基础,制定合理的容量管理策略对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容量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肾脏病杂志》2024年第1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