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1.《中国吞咽障碍康复管理指南(2023版)》要点

(2024-01-15 17:13:48)
标签:

吞咽障碍康复管理

 

中国吞咽障碍康复管理指南(2023版)要点

 

【摘要】  10多年来国内因吞咽障碍导致的误吸、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临床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吞咽障碍的筛查、评估、治疗、营养和护理等创新性技术也层出不穷«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3版、2017)»在规范中国吞咽障碍的临床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些基于专家经验的建议缺乏质量的证据评价和分级本指南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遴选和确定经文献检索、筛选、提取证据后按照WHO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定和评价(GRADE)对证据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级经过推荐意见形成等环节围绕吞咽障碍的筛查与评估、干预治疗、营养管理、口腔护理4个方面PICO原则最终凝练形成了16个基于循证的临床问题本指南通过提出问题、推荐意见和推荐意见说明共三个步骤呈现了吞咽障碍筛查、评估、干预、营养与口腔护理的证据等级分级和推荐意见旨在为吞咽障碍涉及的相关学科的医生、护士和治疗人员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提供更加规范化的康复策略和综合管理建议

 

吞咽障碍是指不能安全有效地将食物由口腔输送到胃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由此产生的进食困难根据吞咽障碍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神经源性、结构性、精神性吞咽障碍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口腔期、咽期、食管期吞咽障碍口咽部吞咽障碍可能是由于口腔、咽部和上食管括约肌的肌肉动力、结构和神经功能异常引起的而涉及食管管道的疾病则会导致食管吞咽障碍

本指南除特别指明外一般是指神经源性吞咽障碍而神经源性吞咽障碍常见于脑卒中、脑外伤、帕金森病、头颈部肿瘤放疗后等目前关于吞咽障碍的患病率的研究非常有限据报道吞咽障碍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5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5.58%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吞咽障碍的患病率约为42脑干病变的患病率可达80而在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口咽腔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也可高达70~80吞咽有效性的受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水分不足如果吞咽的安全性受损则可能导致误吸、吸入性肺炎的风险

吞咽障碍的管理包括筛查、评估和治疗

康复以小组工作模式开展吞咽障碍的管理也不例外涉及到多学科包括临床医师、护士、治疗师和营养师等多个专业的人员

第一部分  指南编写方法

一、发起单位及注册

二、指南的适用人群

本指南供康复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内外科、口腔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营养科、老年医学科、消化科、护理学等与吞咽障碍评估、治疗和护理相关的专业人员使用目标人群为各种疾病导致的吞咽障碍患者

三、指南工作组

四、利益关系和冲突声明

五、吞咽障碍循证实践指南相关问题的遴选和确定

六、检索、筛选、提取证据

七、证据质量评价与分级

八、推荐意见形成

第二部分  吞咽障碍的筛查与评估的问题和意见

问题1  吞咽障碍筛查适用哪些人群对高危人群常规行吞咽障碍筛查是否能降低误吸风险、肺炎发生率?

推荐意见1  证据等级中等(+++)推荐强度为强荐对所有存在吞咽障碍风险的患者进行早期筛查以预防肺炎并降低死亡的风险

推荐意见说明

问题2吞咽造影和/或喉镜吞咽检查是否是口咽部吞咽障碍的首选方法是否推荐尽早实施?

推荐意见2  证据等级中等(+++)推荐强度为强推荐VFSSFEES临床上可作为确诊吞咽障碍的金标准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应尽早进行仪器检查排除误吸风险降低肺炎的发生率

推荐意见说明:

综上所述在进行吞咽障碍筛查和临床评估后对吞咽障碍者应尽早进行VFSS和FEES且针对吞咽功能评估两者各有特点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因此推荐VFSS和FEES理想状况下都可进行评估

第三部分  吞咽障碍治疗的问题和意见

问题3  体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常规吞咽训练能否更好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推荐意见3  证据等级高(++++)强推荐体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常规吞咽训练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其效果优于单纯的吞咽训练

推荐意见说明

综上体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传统吞咽训练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针对舌骨上肌或同时针对舌骨上肌和甲状舌骨肌联合进行水平方向放置电极时予以电刺激可取得更好效果建议根据吞咽障碍评估结果进行个体化电极放置

问题4  咽腔电刺激是否可以更好的改善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推荐意见4  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为强推荐咽腔电刺激(PES)可降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死亡率、渗漏误吸评分(PAS)、缩短住院时间并显著降低肺炎发生率和咽运送时间

推荐意见说明

综上所述PES可用于脑卒中患者尤其是急性脑卒中能取得即时效果提高吞咽安全性对于气管切开患者有利于提高拔管率对于慢性重度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采用mPES也可取得很好效果

问题5  经颅直流电刺激和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否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推荐意见5-  证据等级高(++++)强推荐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人群中进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干预改善吞咽功能的总体效应良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吞咽结局和严重程度量表(DOSS)评分和FOIS评分

推荐意见说明:

综上所述非侵入式中枢神经调控刺激技术rTMStDCS可用于各类急慢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推荐有该设备的医疗机构使用但由于刺激参数的不同各研究存在高度的异质性还需要更多、更大样本的研究尚未有最佳方案未来在应用过程中还应结合相关治疗的禁忌证、适应证选择合适的人群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案

推荐意见5-  证据等级低(++)弱推荐与常规吞咽治疗相比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障碍严重程度评分和渗漏误吸评分取决于刺激方式和频率

推荐意见说明

综上针对脑卒中患者比较明确有效的rTMS方案包括对健侧半球使用1Hz抑制性rTMS方案对患侧使用5Hz兴奋性rTMS和双侧的10Hz兴奋性刺激对于幕下部位脑卒中的患者人群有效的方案包括双侧吞咽皮质代表区的3Hz的rTMS,双侧M1区10Hz的rTMS,以及双侧或单侧小脑rTMS。

问题6  脑卒中后口腔感觉刺激是否可以促进吞咽启动改善吞咽功能?

推荐意见6  证据等级低(++)弱推荐对于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口腔温度觉、触觉等感觉刺激治疗其改善吞咽功能和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获益有限

推荐意见说明

虽然目前温度觉、触觉等感觉刺激研究显示并未获益但临床实践中使用广泛可能与刺激模式、强度等因素相关也可考虑与其他治疗联合使用可能获得较大疗效

问题7  头颈部肿瘤术后患者口腔运动训练是否可以改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推荐意见7  证据等级高(++++)强推荐针对头颈部肿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舌肌训练可显著提高其吞咽功能

推荐意见说明

综上所述口腔运动训练能提高头颈部肿瘤术后患者的吞咽功能操作相对简单可开展的形式多样建议临床上根据患者情况的不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问题8  运动行为疗法是否能提高吞咽障碍患者的经口摄食功能、提高吞咽安全性?

推荐意见8  证据等级高(++++)强推荐运动行为疗法总体上可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其中缩下颌抗阻力训练(CTAR)、Shaker训练、呼气肌训练(EMST)等的疗效更为显著在常规吞咽训练的基础上结合呼气肌训练、生物反馈训练可以增加吞咽的安全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推荐意见说明

综上所述运动行为疗法中推荐进行Shaker训练、CTAR训练、EMST等运动训练但需针对吞咽障碍的具体问题选择性使用生物反馈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吞咽方式其中表面肌电反馈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结合吞咽运动训练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问题9  导管球囊扩张术是否可以改善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推荐意见9  证据等级中等(+++)强推荐导管球囊扩张术是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有效治疗手段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其它常规康复训练较单纯导管球囊扩张可更好地提高吞咽治疗的有效率

推荐意见说明:

综上所述导管球囊扩张治疗作为环咽肌功能障碍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强烈推荐应用但使用时需要注意适应的人群需经详细的吞咽功能评估目前对于联合其它吞咽康复治疗的方案不统一证据异质性较高建议在完善吞咽功能评估的基础上谨慎选择使用

问题10:  肉毒毒素注射能否治疗流涎症/环咽肌功能障碍有利于改善吞咽功能?

推荐意见10-  证据等级中等(+++)推荐强度为强推荐唾液腺肉毒毒素注射可以改善神经源性疾病患者的流涎症状与安慰剂相比未见明显并发症

推荐意见说明

综上所述唾液腺肉毒毒素注射可明显减少唾液分泌安全性高推荐使用双侧唾液腺予以A型肉毒毒素注射100U。

推荐意见10-  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为强推荐针对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肉毒毒素注射是有效的且联合使用多种定位技术可提高其有效率

推荐意见说明:

综上所述肉毒毒素注射可改善吞咽障碍相关的流涎症和环咽肌失弛缓症虽存在一定的不良事件但都不是严重事件注射时如仔细考虑每例患者吞咽困难的特点和定位注射的方法可减少不良反应而超声、肌电图或者2者联合使用的方式均值得推荐临床使用

问题11:  针刺是否能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推荐意见11:  证据等级高(++++)推荐等级为强推荐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帕金森病引起的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吞咽相关的生活质量。

推荐意见说明:

整体而言,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但目前的干预方案异质性较大,推荐的有普通针刺、舌针、项针,仍需进一步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次由于针刺受操作者理论和经验的影响其所采用的针刺穴位和治疗时间的差异也较大目前尚无统一的针灸治疗方案而现有的证据未明确哪一种针灸方法最佳

问题12:  姿势代偿是否能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降低误吸发生率?

推荐意见12:  证据等级中等(+++)推荐等级为强推荐采用姿势代偿性吞咽技术可改善吞咽功能、降低误吸发生率

推荐意见说明

综上所述吞咽时通过姿势代偿可使吞咽通道的走向、腔径的大小和某些吞咽器官组成结构(如喉、舌、杓状软骨)的位置发生改变和移动可增加吞咽困难患者的感觉输入刺激避免误吸和残留改善呛咳等症状的发生

问题13:  说话瓣膜干预能否有效减少气管切开伴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发生?

推荐意见13:  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为强推荐气管切开伴吞咽障碍患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通过佩戴说话瓣膜可减少患者误吸、渗漏率从而有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

推荐意见说明

整体而言气管切开伴吞咽障碍患者通过合理佩戴说话瓣膜可减少患者误吸和渗漏率但目前多数研究仍然是单中心、小样本仍需进一步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第四部分营养管理与口腔护理的问题和意见

问题14:  管饲营养是吞咽障碍干预的首选哪种管饲喂养有利于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结局?

推荐意见14:  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为强推荐对于咽腔反射弱或者消失的吞咽障碍患者与持续置管管饲相比使用间歇经口至食道管饲既能保证营养供应又能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推荐意见说明

综上所述间歇置管可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摄上入、吞咽功能减少误吸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对患者进行咽反射评估后在取得患者和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该方法进食

问题15:  增稠剂能调整液体的性状与食物的质地增稠液体能否降低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推荐意见15:  证据级别中等(+++)推荐级别为强推荐根据口咽期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调整食物的质地和液体的性状量化食物稠度可以降低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临床病程

推荐意见说明

综上所述食物性状和质地的调整可以改善患者经口进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营养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问题缩短患者的临床病程在预防误吸、降低咽部残留方面黄原胶类增稠剂效果较好但黄原胶类增稠剂的屈服应力较淀粉类增稠剂大可能对患者吞咽的肌力有更高的要求

问题16:  口腔护理能否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口腔清洁度、降低肺炎发生率?

推荐意见16:  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为强推荐口腔护理能够提高吞咽障碍患者的口腔清洁度、降低患者的肺炎发生率

推荐意见说明

综上所述口腔护理能够提高口腔清洁度、降低患者的肺炎发生率刷牙冲吸式口腔护理和手指型牙刷协助刷牙法均有别于传统的口腔护理方式均只需一人完成所需时间较短在改善患者相关健康结局的同时还可提高其舒适度节省时间、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中国吞咽障碍康复管理指南(2023)编写〕

(本指南刊登于《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3年第12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2024.1.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