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经股动脉主动脉瓣置换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
(2024-01-15 14:12:05)
标签:
主动脉瓣反流经股动脉主动脉瓣置换 |
《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经股动脉主动脉瓣置换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
【摘要】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方式,在治疗主动脉瓣狭窄(AS)方面已经成为高龄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TAVR最初被应用于治疗AS,随后逐渐拓展到主动脉瓣反流(AR)治疗领域。研究显示使用经心尖途径TAVR(TA-TAVR)治疗外科手术高危的AR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已有器械在我国上市和临床应用,并且得到我国专家共识的推荐。经股动脉TAVR(TF-TAVR)较TATAVR创伤更小,安全性更高,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我国尚无具有AR适应证的上市TF-TAVR器械。国内外学者探索使用已上市的TF-TAVR瓣膜以“超适应证”方式治疗AR患者,结果显示可作为外科手术高危患者的另一选择。但AR患者相较于AS解剖结构、瓣膜选择、操作方式以及并发症有其不同的特点,总体上使用已上市的TF-TAVR瓣膜治疗AR手术难度大,成功率较AS低。
所有核心观点均列出推荐等级及支持文献,并由核心专家团队进行投票,≥90%专家同意者列为有效推荐。
1
在我国,目前尚无确切AR患病率的流行病学数据。本共识讨论的是单纯主动脉瓣反流(PAR)的患者,
将PAR定义为:
2
核心观点2:
核心观点3:
3
核心观点4:
4
4.1
4.2
4.3
核心观点5:
5
5.1
建议在心脏杂交手术室或导管室进行,应具备心导管介入手术和心外科手术条件。
5.2
建议在全身麻醉下,由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术中监测并引导完成自膨胀式瓣膜的TF-TAVR。
5.3
5.4
5.5
5.6
核心观点6:
6
6.1
6.2
6.3
6.4
6.5
核心观点7:
7
核心观点8:
核心观点9:
8
现有的经验及研究显示,应用我国已上市的自膨胀式瓣膜对解剖合适的PAR患者行TF-TAVR安全、有效。然而,由于缺乏随机对照研究,必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呼吁相关学者进一步探索,从而惠及更多患者。同时,期待经股带瓣膜锚定装置的TAVR瓣膜早日获批上市,进一步提高TF-TAV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经股动脉主动脉瓣置换中国专家共识2023》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3年第11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