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成人甲型肝炎疫苗接种专家建议》(2023)要点
(2024-01-15 09:05:43)
标签:
成人甲型肝炎甲型肝炎疫苗接种 |
《成人甲型肝炎疫苗接种专家建议》(2023)要点
摘要: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食品或水摄入,或者直接或间接接触HAV感染者而被感染。成人感染HAV后,较儿童感染者临床症状重,可进展为急性肝衰竭。成人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的重要措施。目前,中国尚无专门针对成人甲肝疫苗接种的推荐意见。
1
1.1
HAV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肝病毒属,球形,直径27~32nm,核壳呈二十面体,基因组为单链线性正链RNA,长约7.5kb,含有1个大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1.2
HAV对外界抵抗力强。在不同水质中能存活数天至数月,耐热、耐酸、耐氯仿等有机溶剂,601h仍可存活。100煮沸5 min可灭活HAV,余氯(10~15)×10-6 30min等可灭活HAV。
2
急性HAV感染为自限性过程,绝大多数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和生物化学指标于3个月内完全恢复,不会发展为慢性肝炎。HAV感染后可终身免疫,康复后不会再次感染。急性肝衰竭的发生率不足1%。
HAV感染者在潜伏期、症状出现后都具有传染性。在临床发病之前2~3周可从粪便中排出HAV,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达高峰前平均17 d,血清中可检测到HAV RNA;病毒血症期一般持续5~7周,免疫功能障碍患者的病毒血症可持续较长时间;粪便排毒平均5~6周,最长可达3个月。
3
4
4.1
4.1.2
4.1.1
中国既往是HAV高流行地区。近年中国甲肝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已大幅下降,全国甲肝少有暴发疫情发生,仅在部分地区出现成人甲肝的高发。
4.2
4.2.1
甲肝传染源为潜伏期末、急性期和隐性HAV感染者,后者数量远较前两者多。
4.2.2
HAV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易感者摄入了被HAV感染者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也有可能通过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感染。
4.2.3
凡是以前没有感染过HAV且没有接种过甲肝疫苗者,均可能感染HAV。
4.2.4
慢性肝病患者和老年人群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HAV后由于自愈率低,容易发生严重后果,如慢性或慢加急性肝衰竭等。
5
5.1
肝功能生物化学检测主要为血清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可>1 000U/L)和胆红素升高(常≤171μmol/L)。
5.2
HAV感染后,首先出现抗-HAV IgM。有症状和无症状患者体内均可检出抗-HAV IgM。
5.3
在甲肝潜伏期末期和发病早期,可采用核酸检测方法[如荧光或数字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定性RT-PCR方法等]检测血清和粪便标本中的HAV RNA。
5.4
甲肝疫情暴发时,HAV基因分型对确认HAV感染来源和确定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提示作用。
6
甲肝的潜伏期通常为14~28 d,最长可达50d。多数5岁以下儿童感染HAV后(约90%)无明显症状,超过70%的成人感染者有症状。包括乏力、疲劳、厌食、呕吐、腹部不适和腹泻,以及发热、头痛、关节痛和肌肉痛等,尿赤黄,浅灰色黏土样便和皮肤、结膜黄染。85%的患者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指标在3个月内恢复,几乎所有患者在6个月内完全恢复。不足1%的HAV感染者可发展为急性肝衰竭,常见于50岁以上及合并乙型肝炎(乙肝)或丙型肝炎(丙肝)等其他肝病患者。急性HAV感染的并发症包括胆汁淤积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孕妇急性HAV感染可能会增加早产和妊娠并发症风险。
7
有急性肝炎症状和肝功能异常,且血清抗-HAV IgM阳性(或抗-HAV IgG双份血清呈4倍及以上升高,或血清/粪便中HAV RNA阳性)患者可确诊。在无临床症状者血清中检测到抗-HAV IgM,可能为隐性感染、或处于甲肝潜伏期或恢复期、或假阳性、或近期接种了甲肝疫苗等。
8
甲肝为自限性疾病,无有效抗病毒治疗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9
9.1
9.1.1
9.1.2
9.1.3
9.2
9.3
根据HAV特性和传播特点,除了采取改善居住条件,普及卫生常识,做好环境及个人卫生的措施外,应强化甲肝疫苗的接种。
9.4
9.4.1
目前,全球上市使用的甲肝疫苗有灭活疫苗(HepA-I)、减毒活疫苗(HepA-L)、甲肝和乙肝联合疫苗(甲乙肝联合疫苗)以及甲肝和伤寒联合疫苗4种类型。
9.4.2
传统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仍是目前预防甲肝的首选疫苗。
9.4.3
(1)对一般人群免疫原性HepA-I和HepA-L被证明对儿童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
(2)对特殊群体免疫原性相较于一般人群,免疫缺陷人群接种HepA-I后抗体阳转率和滴度均偏低。老年人群对于HepA-I的免疫应答降低。
(3)免疫持久性中国与印度的研究显示,接种单剂HepA-L能维持较长时间(10~15年)的保护效力。9.4.4安全性各项研究均报告,HepA-I对于一般人群和妊娠期妇女安全性均较好。9.4.5成本效益在不同国家中进行的效益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
10
10.1
10.1.1
无甲肝病史、甲肝疫苗接种史的18岁以上成人均可接种。其中18~39岁成人可直接接种;40岁及以上成人,可在接种前检测抗-HAV IgG,检测结果阴性者接种。但接种前不进行抗-HAV IgG筛查是安全的。
10.1.2
推荐接种甲肝疫苗的特殊人群见表1。接种前甲肝抗体筛查参见一般人群。10.2
10.2.1接种程序、途径和剂量
HepA-I为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全程免疫为2剂,间隔6~12个月,每剂次剂量为1.0 ml。10.2.2补种原则
既往仅完成1剂次HepA-I者,应补种1剂次,补种应在第1剂次接种6个月后尽早完成。
10.3
当发生甲肝疫情时,应在疫情发生后2周内尽早开展甲肝疫苗应急接种。
10.4
甲肝疫苗可以与其他常规使用的疫苗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不影响各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Hep-L与其他减毒活疫苗如不能在同一天接种,应间隔不少于28d。
10.5
10.6
(1)有以下情况者慎用:
(2)育龄妇女注射HepA-L后,应至少避孕3个月。
(3)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3个月方可接种HepA-L,以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4)HepA-L不能在免疫缺陷、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使用。
(5)其他注意事项参照说明书。
10.7
(1)既往接种同种疫苗发生过严重过敏。
(2)妊娠期妇女。
(3)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发热者。
(4)患未控制的癫痫病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5)其他接种禁忌参照说明书。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成人甲型肝炎疫苗接种专家建议》(2023)编写〕
(本建议刊登于《中国病毒病杂志》2023年第6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