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成人甲型肝炎疫苗接种专家建议》(2023)要点

(2024-01-15 09:05:43)
标签:

成人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疫苗接种

成人甲型肝炎疫苗接种专家建议2023要点

 

摘要: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成人甲肝临床症状重,可进展为急性肝衰竭。随着以甲肝疫苗接种为基础的综合性防控措施的实施,中国报告的儿童甲肝发病率明显下降,成人成为甲肝主要发病人群,导致成人甲肝疾病负担逐渐显现。成人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的重要措施。《成人甲型肝炎疫苗接种专家建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关于甲肝疫苗的立场文件(2022年),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国内专家意见编撰而成,旨在提出中国成人甲肝疫苗接种建议,为公共卫生和预防接种专业人员在科学使用甲肝疫苗及其最佳免疫效果提供证据,提高甲肝的防控水平。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食品或水摄入,或者直接或间接接触HAV感染者而被感染。成人感染HAV后,较儿童感染者临床症状重,可进展为急性肝衰竭。成人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的重要措施。目前,中国尚无专门针对成人甲肝疫苗接种的推荐意见。

1  病原学

1.1  HAV形态、基因组、生活史和基因型

HAV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肝病毒属,球形,直径2732nm,核壳呈二十面体,基因组为单链线性正链RNA,长约7.5kb,含有1个大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1.2  理化特性

HAV对外界抵抗力强。在不同水质中能存活数天至数月,耐热、耐酸、耐氯仿等有机溶剂,601h仍可存活。100煮沸5 min可灭活HAV,余氯(1015)×10-6 30min等可灭活HAV。

2  自然史

急性HAV感染为自限性过程,绝大多数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和生物化学指标于3个月内完全恢复,不会发展为慢性肝炎。HAV感染后可终身免疫,康复后不会再次感染。急性肝衰竭的发生率不足1%。

HAV感染者在潜伏期、症状出现后都具有传染性。在临床发病之前23周可从粪便中排出HAV,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达高峰前平均17 d,血清中可检测到HAV RNA;病毒血症期一般持续5~7周,免疫功能障碍患者的病毒血症可持续较长时间;粪便排毒平均5~6周,最长可达3个月。

3  发病机制

4  流行病学

4.1  流行趋势与疾病负担

4.1.2  中国甲肝流行趋势与疾病负担中国既往是HAV高流行地区。

4.1.1  全球甲肝流行趋势与疾病负担

中国既往是HAV高流行地区。近年中国甲肝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已大幅下降,全国甲肝少有暴发疫情发生,仅在部分地区出现成人甲肝的高发。

4.2  流行特征

4.2.1  传染源

甲肝传染源为潜伏期末、急性期和隐性HAV感染者,后者数量远较前两者多。

4.2.2  传播途径

HAV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易感者摄入了被HAV感染者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也有可能通过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感染。

4.2.3  易感人群

凡是以前没有感染过HAV且没有接种过甲肝疫苗者,均可能感染HAV。

4.2.4  感染HAV后重症风险高的人群

慢性肝病患者和老年人群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HAV后由于自愈率低,容易发生严重后果,如慢性或慢加急性肝衰竭等。

5  实验室检查

5.1  生物化学检测

肝功能生物化学检测主要为血清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可>1 000U/L)和胆红素升高(常≤171μmol/L)。

5.2  血清学检测

HAV感染后,首先出现抗-HAV IgM。有症状和无症状患者体内均可检出抗-HAV IgM。

5.3  核酸检测

在甲肝潜伏期末期和发病早期,可采用核酸检测方法[如荧光或数字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定性RT-PCR方法等]检测血清和粪便标本中的HAV RNA。

5.4  基因分型

甲肝疫情暴发时,HAV基因分型对确认HAV感染来源和确定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提示作用。

6  临床表现

甲肝的潜伏期通常为1428 d,最长可达50d。多数5岁以下儿童感染HAV后(约90%)无明显症状,超过70%的成人感染者有症状。包括乏力、疲劳、厌食、呕吐、腹部不适和腹泻,以及发热、头痛、关节痛和肌肉痛等,尿赤黄,浅灰色黏土样便和皮肤、结膜黄染。85%的患者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指标在3个月内恢复,几乎所有患者在6个月内完全恢复。不足1%的HAV感染者可发展为急性肝衰竭,常见于50岁以上及合并乙型肝炎(乙肝)或丙型肝炎(丙肝)等其他肝病患者。急性HAV感染的并发症包括胆汁淤积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孕妇急性HAV感染可能会增加早产和妊娠并发症风险。

7  诊断

有急性肝炎症状和肝功能异常,且血清抗-HAV IgM阳性(或抗-HAV IgG双份血清呈4倍及以上升高,或血清/粪便中HAV RNA阳性)患者可确诊。在无临床症状者血清中检测到抗-HAV IgM,可能为隐性感染、或处于甲肝潜伏期或恢复期、或假阳性、或近期接种了甲肝疫苗等。

8  治疗  

甲肝为自限性疾病,无有效抗病毒治疗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9  预防

9.1  监测

9.1.1  常规疫情监测

9.1.2  暴发疫情监测

9.1.3  现场应急监测

9.2  流行病学调查

9.3  预防策略与措施

根据HAV特性和传播特点,除了采取改善居住条件,普及卫生常识,做好环境及个人卫生的措施外,应强化甲肝疫苗的接种。

9.4  甲肝疫苗接种

9.4.1  甲肝疫苗种类

目前,全球上市使用的甲肝疫苗有灭活疫苗(HepA-I)、减毒活疫苗(HepA-L)、甲肝和乙肝联合疫苗(甲乙肝联合疫苗)以及甲肝和伤寒联合疫苗4种类型。

9.4.2  甲肝疫苗研发进展

传统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仍是目前预防甲肝的首选疫苗。

9.4.3  免疫原性

1)对一般人群免疫原性HepA-I和HepA-L被证明对儿童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

2)对特殊群体免疫原性相较于一般人群,免疫缺陷人群接种HepA-I后抗体阳转率和滴度均偏低。老年人群对于HepA-I的免疫应答降低。

3)免疫持久性中国与印度的研究显示,接种单剂HepA-L能维持较长时间(1015年)的保护效力。9.4.4安全性各项研究均报告,HepA-I对于一般人群和妊娠期妇女安全性均较好。9.4.5成本效益在不同国家中进行的效益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

10  推荐意见

10.1  接种对象

10.1.1  一般人群接种

无甲肝病史、甲肝疫苗接种史的18岁以上成人均可接种。其中1839岁成人可直接接种;40岁及以上成人,可在接种前检测抗-HAV IgG,检测结果阴性者接种。但接种前不进行抗-HAV IgG筛查是安全的。

10.1.2  特殊人群接种

推荐接种甲肝疫苗的特殊人群见表1。接种前甲肝抗体筛查参见一般人群。10.2  接种方法

10.2.1接种程序、途径和剂量

HepA-I为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全程免疫为2剂,间隔612个月,每剂次剂量为1.0 ml。10.2.2补种原则

既往仅完成1剂次HepA-I者,应补种1剂次,补种应在第1剂次接种6个月后尽早完成。

10.3  应急接种

当发生甲肝疫情时,应在疫情发生后2周内尽早开展甲肝疫苗应急接种。

10.4  联合接种

甲肝疫苗可以与其他常规使用的疫苗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不影响各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Hep-L与其他减毒活疫苗如不能在同一天接种,应间隔不少于28d。

10.5  接种后评估与监测

10.6  注意事项

1)有以下情况者慎用:  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病史者、过敏体质者和哺乳期妇女慎用HepA-L。

2)育龄妇女注射HepA-L后,应至少避孕3个月。

3)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3个月方可接种HepA-L,以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4)HepA-L不能在免疫缺陷、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使用。

5)其他注意事项参照说明书。

10.7  接种禁忌

1)既往接种同种疫苗发生过严重过敏。

2)妊娠期妇女。

3)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发热者。

4)患未控制的癫痫病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5)其他接种禁忌参照说明书。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成人甲型肝炎疫苗接种专家建议》(2023编写〕

(本建议刊登于《中国病毒病杂志2023年第6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4.1.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