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40.《免疫营养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要点

(2023-12-21 10:23:33)
标签:

免疫营养素

免疫营养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要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免疫营养有了很大的创新和进步。有证据显示,在不同疾病和分期补充不同种类的免疫营养素对机体代谢和炎症反应都能起到调节作用,影响到患者临床结局和预后。但目前各种免疫营养素如谷氨酰胺、W-3多不饱和脂肪酸、精氨酸、某些维生素等对患者临床预后影响的研究结论尚未达成一致,有的临床研究发现免疫营养素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但也有研究发现免疫营养素对患者的预后无明显改善,甚至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免疫营养素的剂量、干预时间、营养素间的协同作用以及各项研究纳入个体差异等因素导致。因此,目前免疫营养素的临床应用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蛋白质及氨基酸类

1.1  乳铁蛋白LF)和乳清蛋白WP)

【推荐意见】

 早产儿补充LF能够降低败血症发生风险,改善临床结局,对于营养良好和健康的新生儿补充LF不带来额外的益处。

 WP补充剂能够改善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升高GSH水平。

 WP/LF补充剂有助于增强老年人的免疫反应,改善炎症反应。

精: 建议氨建酸餐前补充LF。

1.2  精氨酸(Arg)

 【推荐意见】

 Arg对严重创(烧)伤、围手术期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且可显著降低重度烧伤患者脓毒症的发病率。胃肠功能健全时,首选EN,且添加Arg30g/d,连用14d效果最佳。但需同时注意,相较于标准配方制剂,Arg强化的EN制剂有可能增加危重症患者的死亡风险,临床应用时需根据病情综合考虑。

 通过EN补充Arg可显著改善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发生率和缩短住院时间。口服及EN使用Arg推荐剂量为2030g/d,其中30g/d效果更佳,联合鱼油、谷氨酰胺和核苷酸等可显著增强其临床获益。

1.3  谷氨酰胺(Gln)

【推荐意见】

 当机体处于全身炎症反应、创伤及大手术等危重状态以及肿瘤放化疗等导致的肠功能损伤等特定疾病状态时,需额外补充Gln,并应尽早补充,可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Gln补充途径一般有经EN和经PN两种方式,均安全有效,可根据患者疾病状态合理选择,也可联合应用;GlnEN补充途径更符合生理代谢过程。

 Gln的给药剂量需要严格把控,外源性补充Gln的推荐剂量是0.30.5g/kg·d)。

 合并严重肝、肾功能衰竭的重症患者要谨慎补充Gln

1.4  支链氨基酸(BCAA)

【推荐意见

 肝癌患者口服补充BCAA可以降低复发率以能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远期死亡率,可能改善肝功储备并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肝硬化患者补充BCAA可以减低腹水、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BMI,改善肌肉质量;围手术期给予BCAA对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及并发症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口服补充BCAA制剂或富含BCAAEN制剂,每日额外补充BCAA 1112g为宜。

2  脂肪酸类

2.1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推荐意见】

 对于ICU患者,不推荐常规使用ω-3PUFAs

 对于围手术期患者,可常规给予富含ω-3PUFAs的特定营养配方,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

 对于肿瘤患者,ω-3PUFAs可改善恶液质、降低炎症因子等,并可提高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反应,减轻抗肿瘤相关药物的毒性,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状态。

2.2  共轭亚油酸(CLA)

【推荐意见】

 一定剂量的CLA可以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症状。

 一定剂量的CLA可以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功能。

 一定剂量的CLA可以降低人体炎症指标水平,改善哮喘、炎症性肠病、花粉过敏等症状。

2.3  中链脂肪酸MCT)

【推荐意见】

 MCTEN制剂能更好地改善健康人、烧伤患者及消化道手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

 MCT替代部分长链甘油三酯可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反应水平。

  核苷酸

【推荐意见】

 婴幼儿优先母乳喂养,配方奶首选添加含核苷酸类,以维护其免疫功能。

 围手术期、放化疗期的恶性肿瘤患者推荐口服或者EN补充核苷酸。

 

  β-1,3-16-葡聚糖(BG36)

【推荐意见】

  一定剂量的BG36可预防和治疗免疫抑制和骨髓抑制,改善免疫低下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并可作为免疫调节剂,增加肿瘤单抗类药物的耐受性,提高患者生存率。

  BG36有助于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和持续时间。

  BG36可作为过敏性鼻炎标准治疗的辅助手段。

  

【推荐意见】

 补充硒可降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用TPOAbTGAbTSH水平,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但是亚临床甲减除外。

 生理剂量高血清硒可能具有预防肿瘤的功,硒补充剂与肿瘤风险无关。生理剂量高硒暴露可能对特定类型的肿瘤产生不同的影响。

 脓毒血症患者补充高于每日需要量硒剂量住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全因死亡率和院时间,改善临床结局。

6  维生素

6.1  维生素AVit-A)

【推荐意见】

 缺乏Vit-A人群补充Vit-A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改善临床结局。

 补充Vit-A的推荐剂量为成人口服剂量9001500μgRE/dRE/dPN剂量8001100μgRE/dRE/d,哺乳期妇女3000μgRE/dRE/d612个月的幼儿100000U/6个月(1666μgRE/d),1~5岁的儿童200000IU/6个月(3333μgRE/d)。补充形式可采取天然Vit-Aβ胡萝卜素来补充。

6.2  维生素CVit-C)

【推荐意见】

 Vit-C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对免疫系统有积极作用,对于因需求量增加、生理或病理因素致血浆Vit-C浓度降低的患者,补充合理剂量的Vit-C,可改善免疫功能,但不推荐健康人大剂量口服补充预防疾病。:病毒性心肌炎儿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静脉注射Vit-C治疗,可改善免疫功能,缩短疗程,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6.3  维生素DVit-D)

【推荐意见】

 Vit-D具有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和降低感染风险的作用,机体缺乏时将影响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正常功能。对Vit-D充足者,建议每天保持一定的日照时长,并适量摄入富含Vit-D的食物以维持现有循环中的Vit-D水平。对Vit-D缺乏的成年人,建议补充普通Vit-DVit-D制剂,使血清总25OHD水平维持在30μgRE/d/L75nmol/L)以上。

 对于罹患免疫相关性疾病与感染性疾病者,特别是血清Vit-D水平充足的患者,尚未有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额外补充Vit-D能够提供更多的健康益处。

综上,本文通过总结和归纳目前临床研究及应用较为广泛的六大类13种免疫营养素的循证证据,对其在特定疾病的临床使用进行了营养推荐,为医疗机构人员合理使用免疫营养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免疫营养的研究热情的不断增高,未来将会有更多关于免疫营养素的临床研究证据呈现,这将极大地丰富免疫营养素的大家庭,对人类维护健康及疾病防治做出更多的贡献。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免疫营养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3年第11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3.12.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