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2023阻塞性诊睡眠呼吸相关性高血压临床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要点
(2023-12-07 16:30:09)
标签:
阻塞性诊睡眠呼吸相关性高血压 |
《2023阻塞性诊睡眠呼吸相关性高血压临床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要点
《共识》更新要点:
1.
2.
3.
4.
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睡眠过程中上气道反复完全和/或不完全阻塞引起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的睡眠呼吸紊乱疾病,主要特征为间歇性夜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大量研究显示,OSA可引起和/或加重血压升高,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OSA与高血压也拥有多个共同的危险因素及病理生理基础,治疗OSA有助于控制血压。OSA可先于血压升高,血压升高也可先于OSA,临床上并未予以明确区分,人们将与OSA关联的高血压统称为“OSA相关性高血压”。该病可合并多种代谢异常、内分泌激素紊乱等,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
2
2.1
据估计,目前中国成年人中OSA患者有1.76亿。轻、中、重度OSA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分别高达59%、62%和67%。与单纯高血压人群相比,OSA相关性高血压患者中,代谢异常、内分泌激素紊乱、血压节律改变更多见,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增加,肾脏损伤更为严重。2.2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和OSA共同的危险因素包括多种遗传因素(有家族史者OSA患病危险性增加2~4倍,遗传倾向性可表现在颌面结构、肥胖、呼吸中枢敏感性等方面)和环境因素,其中常见的有:增龄(成人OSA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增高趋势;女性OSA患病率在绝经期后显著增加);肥胖(体重指数≥28kg/m2);腰围超标(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颈围超标(颈围>40cm);血醛固酮水平升高[12,17,24];长期饮酒(已经被多项研究证实)。
3
OSA引起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机制复杂且尚未充分明确,主要是上呼吸道解剖异常和与睡眠相关的气道功能改变相互作用的结果。
4
4.1
OSA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均需明确诊断OSA。其血压有以下特点:夜间血压增高和血压变异性增加,晨起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24h动态血压可呈勺型、非勺型、反勺型和超勺型。约30%OSA患者可表现为隐匿性高血压,可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明确。多为难治性高血压,单纯药物降压效果差,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治疗可提高降压效果。
4.2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5
(1)
(2)
(3)
6
6.1
6.2
6.2.1
6.3
6.3.1
6.3.2
6.3.3
6.3.4
6.3.5
6.4
OSA相关性高血压应同时符合OAS的诊断和高血压的诊断,其中高血压诊断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具体诊断标准见表2
7
7.1
是指呼吸时气流冲击使腭垂咽部组织震动发出的声音。行多导联睡眠监测可用于该病鉴别,即呼吸紊乱指数<5次/h考虑鼾症。
7.2
7.3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确的慢性睡眠障碍,临床上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常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可确认诊断。
7.4高血压合并睡眠/心理障碍
患者在具备充分的睡眠机会和环境的前提下,发生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患者常因焦虑抑郁情绪而不能入睡,导致交感神经活跃引发夜间血压负荷增高,多导联睡眠监测有助鉴别。8 OSA相关性高血压临床诊疗流程
9
9.1
9.1.1
9.1.2
9.1.3
9.1.5
9.2
当患者首次寻求OSA评估时,解决OSA症状的动机最大。OSA相关治疗包括:气道正压通气(PAP),如CPAP、自动滴定式气道正压通气(A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PAP);口腔矫治器;上气道手术;上气道肌肉力量训练;舌下神经刺激等。
9.3
目前关于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对OSA患者降压疗效和有效性的报道比较有限,多来自于小规模人群研究。(1)首先推荐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ARB)类降压药。有研究显示,部分降压药能有效降低夜间血压,可作为治疗参考。(2)利尿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改善OSA严重程度的效果较明显,如螺内酯、依普利酮和碳酸酐酶抑制(乙酰唑胺)。(3)钙通道阻滞剂对OSA相关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研究甚少。(4)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谨慎用于心率≥75次/min且不伴有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合并OSA的高血压患者。(5)中枢性降压药(如可乐定)可加重睡眠呼吸暂停,故不宜选用。此外,去肾神经术(RDN)可能成为OSA患者降压的一种新方法。
9.4
9.4.1
9.4.2
9.4.3
9.4.4
9.5
9.5.1
9.5.2
9.5.3
9.5.4
9.5.5
9.5.7
10
10.1
10.2
10.2.1
健康宣教。
CPAP治疗前应在专业的睡眠中心进行压力滴定,并按照医生的处方选择呼吸机类型以及通气模式、适合的鼻面罩、CPAP或BPAP治疗压力水平、备用频率等参数。
患者定期进行门诊随访以便能够充分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选用合适的鼻面罩并正确佩戴是依从性的关键性因素。
及时解决患者失眠的问题,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更为重要。
远程医疗技术:远程监测可以提供每日准确数据的即时反馈,有助于临床医生确定CPAP治疗有效从而增加CPAP治疗的依从性。另外,可穿戴设备也被用于疾病的监测与随访,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10.2.2
10.2.3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2023阻塞性诊睡眠呼吸相关性高血压临床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编写〕(本共识源自医脉通网站)
202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