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30.《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胃肠道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点

(2023-12-07 14:58:23)
标签: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

胃肠道肿瘤诊疗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胃肠道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点

 

摘要: 循环肿瘤细胞(CTC)作为新型肿瘤标志物,具有无创、动态监测和准确度高等特点,可以提供精确的肿瘤分子特征,帮助了解肿瘤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因此,CTC在肿瘤进展的动态监测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为了规范和指导CTC检测在胃肠道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胃癌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消化道息肉及癌前病变专业委员会联合并召集国内部分专家,讨论制定了《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胃肠道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本共识围绕CTC检测在胃肠道肿瘤诊疗中的检测技术和临床应用(包括预后判断、复发转移监测、疗效监测和辅助诊断)提供共识意见,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胃肠道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第3位;结直肠癌发病率居第2位,死亡率居第5位。复发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仍有5%~55%的概率在5年内出现复发转移。因此,如何有效监测疾病进展并准确判断预后是胃肠道恶性肿瘤诊治的难点。循环肿瘤细胞(CTC)作为液体活检的主要代表,早在1869年就已被发现存在于肿瘤患者的血液中,是肿瘤转移的重要原因。CTC作为实体肿瘤脱落进入血液的游离癌细胞,携带有肿瘤细胞完整的基因组信息,更具有完整的肿瘤细胞形态及细胞膜标志。与传统组织学活检比较,CTC具有创伤小和可重复检测等优势,可提供关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疾病状态的实时信息。

1  CTC与分子残留病灶(MRD)的监测

推荐意见1:  CTC可作为MRD的检测指标对肿瘤残留微病灶进行监测。CTC和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MRD检测敏感度。(证据等级:B,推荐级别:强)

MRD是指肿瘤经过治疗之后,传统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测不能发现,但可通过液体活检手段发现的肿瘤微小残留,能更早地提示肿瘤持续存在和疾病进展。MRD检测对象包括CTC和ctDNA等。

2  CTC检测技术

推荐意见2  CTC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依赖特定标志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离和不依赖于特定标志物的物理特性分离两大类。不同的分离富集技术各有优缺点。实验室应综合考虑技术特点和下游应用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证据等级:B,推荐级别:强)

2.1  物理学捕获方法

2.2  免疫学捕获方法

3  CTC的临床应用

3.1  肿瘤预后的判断

推荐意见3:  CTC状态与临床因素如肿瘤浸润和肿瘤TNM分期等具有相关性。胃肠道肿瘤患者中CTC阳性者较CTC阴性者预后更差,其中单个CTC、CTM和中性粒细胞CTM的存在分别代表依次递增的风险级别。CTC检测有助于临床判断预后和制定进一步的治疗策略。(证据等级:A,推荐级别:强)

3.1.1  胃癌

3.1.2  结直肠癌

3.2  肿瘤复发转移的监测

推荐意见4:  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或术后CTC阳性较CTC阴性提示更高的复发转移风险,需对其进行密切随访管理,建议每3~6个月进行1次CTC检测。(证据等级:A,推荐级别:强)

3.2.1  胃癌

3.2.2  结直肠癌

3.3  早期肿瘤的疗效监测

推荐意见5:  接受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可通过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前后CTC的状态分析治疗效果。CTC水平明显降低提示疗效较好;反之提示疗效未达预期,应及时考虑调整治疗方案。CTC阳性提示更高的疾病进展风险,需对其进行密切随访管理,建议每2个治疗周期进行1次CTC检测。(证据等级:A,推荐级别:强)

3.3.1  胃癌

3.3.2  结直肠癌

3.4  转移性肿瘤的疗效监测

推荐意见6:  转移性胃肠道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全身综合治疗过程中,监测CTC计数动态变化可及时提示肿瘤进展状态,有效评估治疗疗效。CTC计数增加说明治疗无效,需要变更治疗方案;若CTC计数明显降低,说明治疗有效。对患者动态监测CTC计数时,建议在治疗前可先行1次CTC检测,治疗1个周期后再次进行CTC检测。(证据等级:A,推荐级别:强)

3.4.1  胃癌

3.4.2  结直肠癌

3.5  肿瘤的辅助诊断

推荐意见7:  CTC联合影像学、病理学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可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更精准的辅助诊断。随访期间建议每6~12个月进行1次CTC检测,实时监测肿瘤进展风险。(证据等级:B,推荐级别:强)

3.5.1  胃癌

3.5.2  结直肠癌

附: CTC检测流程

1 样本采集

2  CTC分离

3 染色阅片

4  CTC鉴定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胃肠道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实用肿瘤杂志》2023年第6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3.1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