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间质性肺疾病多学科讨论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
(2023-11-24 16:04:50)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多学科讨论规范 |
《间质性肺疾病多学科讨论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
【摘要】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以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异质性疾病,具体类型超过200种,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病理改变多样,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涉及多学科内容。ILD的异质性、复杂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决策制定带来困扰。随着对ILD认识的逐渐深入,除IIP外,已知病因的ILD包括结缔组织病相关ILD(CTD-ILD)和过敏性肺炎(HP)等都已经有研究和学术组织确定了MDD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地位。现在,MDD已经成为ILD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标准。为了ILD诊断的同质性,MDD组织和运行的标准化则尤为重要。专家组充分回顾了MDD在ILD的诊断和管理中应用的证据,并通过改良Delphi法对MDD的组织和流程提出建议,尝试提出一套可在我国应用的ILD-MDD的标准化流程,以提高我国ILD诊治水平。
一、共识制定方法学
二、MDD在ILD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由于没有客观金标准,衡量ILD诊断的准确性 相对较困难,尤其是IIP。目前,相关研究均采用Kappa系数描述观察者之间诊断的一致性,主要针对MDT内成员。Kappa系数越高,提示诊断的一致性更强。在 IIP分类共识中,包括影像/放射科和病理科在内的 MDT共同商议的一致性诊断即为 ILD诊断的终点。
临床医师在对疑诊ILD的患者进行评估时,需要进行高分辨率胸部 CT(HRCT)检查分析影像征象和分布特征,一些患者需要肺活检以进一步明确病理诊断。研究表明,在ILD的诊断中单纯依靠影像学或病理学检查是不够的,因此也凸显出MDT共同制定ILD诊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推荐意见1】
三、ILD患者病情评估内容
(一)病程、临床表现、接触史及体征
在患者病史信息采集中,应描述病例的症状及其演变过程,其中活动后呼吸困难和干咳是ILD最常见的表现。
(IIM)、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炎症性肠病等。因此需要询问患者有无口眼干、皮疹、光过敏、关节病变、肌无力、猖獗龋齿、雷诺现象 、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胃食管反流病(GERD)并不直接导致ILD,但与多种ILD尤其是IPF相关,因此反酸、烧心等相关症状也需记录。
(二)实验室检验
实验室检验除常规化验外,绝大部分ILD患者均需完善CTD相关检验。ATS/ERS的指南建议对所有拟诊ILD患者进行抗核抗体(AN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和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如患者伴有前述CTD相关的临床表现和体征,还应对具体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如怀疑SS时应查抗SSA和抗SSB抗体,怀疑SSc时应查抗Scl70抗体和抗着丝粒抗体,怀疑IIM时应查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MSA),怀疑AAV时应查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怀疑IgG4RD时应查血清IgG4水平。
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能够提供较为精细且准确的影像学征象和病变分布特征,是ILD无创诊断及评估的必备方法,因此所有拟诊ILD的患者均需完成胸部HRCT检查,HRCT扫描采用锐利算法,重建图像层厚≤1.5mm,并需包含三位(维)重建图像。建议通过影像储存和传输系统(PACS)对HRCT图像进行观察。对于临床疑诊HP、RB-ILD患者,可行呼气相HRCT以明确小气道病变。对于以双肺背侧胸膜下磨玻璃、细网格病变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可行俯卧位HRCT除外坠积效应。对于合并肺内肿块、结节、空洞、无法解释的异常征象(如马赛克征、胸膜下楔形实变)和(或)显著淋巴结肿大患者,还应行胸部增强CT。
(四)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在ILD患者的诊治中意义重大,除影像学表现为典型UIP、可能UIP且没有提示其他诊断特征的患者,在评估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并行BAL。不同ILD关注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查项目有所不同,主要项目包括细胞计数及分类(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细胞学和流式细胞分析等,具体见表1。
(五)组织学检查
组织学是部分ILD诊断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获取组织学标本的手段包括SLB、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LC)、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和经皮肺穿刺活检等。不同ILD建议的组织取材方式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
(六)功能学评估
功能学评估对于ILD诊断、病情评估和管理策略的确定都十分重要,主要包括肺功能测定和6 min步行试验。
【推荐意见2】
四、ILD-MDD的组织形式与流程
(一)ILD-MDD的频率和时长
【推荐意见3】
(二)ILD-MDD团队的构成
【推荐意见4】
(三)ILD-MDD病例展示与讨论内容
1.
2.
【推荐意见5】
(1)建议病例临床信息由其责任医师汇报,并采用标准化幻灯片来展示病例。影像/放射科及病理科如有条件建议实时展示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2)建议在ILD-MDD讨论中设定两方面目标:疾病的诊断:由MDT共同制定;疾病的管理:包括治疗方案、随访计划、是否需要肺移植等。【强推荐】
(四)ILD-MDD的运行
【推荐意见6】
五、常见ILD-MDD应用场景
(一)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其影像学及组织学表现以UIP为主要特征,多发于老年人,起病隐匿并逐渐进展,表现为呼吸困难症状及肺功能进行性恶化,预后不良。
【推荐意见7】
(二)除IPF外其他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
IPF以外的主要IIP包括特发性NSIP(iNSIP)、COP、AIP、RBILD和DIP,罕见IIP包括特发性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iPPFE)、特发性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iLIP)和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FOP),此外还有不能分类的IIP(uIIP)。IIP的诊断强调除外继发因素,当影像和病理提示NSIP、OP、DAD、LIP时,需要仔细排查潜在的病因如CTD、药物等,当影像提示RBILD时,需要除外HP。
【推荐意见8】
(三)过敏性肺炎(HP)
HP是易感个体吸入某种确定或未确定的致敏原后发生的由免疫反应介导的肺部疾病。潜在致敏原可能来源于微生物(如真菌、非结核分枝杆菌等)、动物蛋白(如禽类抗原)和化合物(如异氰酸酯)等。致病与易感个体、暴露浓度、持续时间等均有关。
【推荐意见9】
(四)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IPAF)
一部分ILD患者表现为临床、血清和(或)影像学提示CTD的特征,但又无法满足既定的CTD分类标准。
【推荐意见10】
(五)不能分类的ILD(uILD)
【推荐意见11】
(六)进展性肺纤维化(PPF)/进行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疾病(PFILD)
进展性肺纤维化(PPF)和进行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疾病(PFILD)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概念。虽然定义的细节有差异,但均提示了一类有共性的ILD患者的纤维化进展表现,即除IPF外,其他一些已知或未知病因的纤维化ILD也可表现为类似IPF的纤维化不断进展的表现。中可能有积极的作用。
【推荐意见12】
六、总结
MDD对ILD规范化诊断和管理的意义重大,准确的诊断能够协助制定更加合理的管理策略,而基于MDD的综合管理也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ILD-MDD的组织形式并无固定要求,对于已在ILD诊治方面有一定经验的医疗中心,应该组成基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影像/放射科和病理科专家的MDT,并按照固定频率开展MDD。ILD-MDD的高效运行和疾病的精准诊治离不开标准化病例展示流程,包含影像学及组织学结果。此外,在教学医院,规范化ILD-MDD可以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科医师、内科/影像/放射科/病理科住院医师及相关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可以为毕业后继续教育提供良好平台。我国不同地域和层级医疗机构能够开展的检验和检查不完全相同,本专家共识以规范组织和流程为主,其中具体评估项目可依具体医疗机构实际能力和患者条件做出调整,以最大程度满足ILD诊治的临床需求。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间质性肺疾病多学科讨论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3)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3年第12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3.11.1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