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甲状腺未分化癌诊疗专家共识2023》要点
(2023-11-08 17:21:11)
标签:
甲状腺未分化癌 |
《甲状腺未分化癌诊疗专家共识2023》要点
【摘要】
甲状腺未分化癌(ATC)又称甲状腺间变癌,是甲状腺癌中少见但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的病理类型。由于侵袭性强,常常发现时即为晚期,反映甲状腺癌死亡风险的TNM分期直接将ATC纳入期。研究显示,AT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OS)时间仅5个月,1年OS率为20%,是构成甲状腺癌死亡风险威胁的主要占比人群。
ATC的诊治理念完全不同于占甲状腺癌90%以上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其强调准确的早期诊断、评估、分期和契合患者需求的综合诊疗。由于手术难度较大,放疗、同步化疗的意义值得强调。同时,由于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局部治疗机会,ATC患者的姑息及缓和医疗以及对照护者的教育亦不容忽视。近年来,随着对甲状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在ATC中发现更多的基因变异事件及更高的肿瘤突变负荷,并开始针对这些靶点进行治疗探索。令人欣慰的是,靶向BRAF、NTRK等基因变异及PD-1/PD-L1等免疫及联合治疗已在ATC术前辅助及挽救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正在悄悄改变着ATC这一致命性甲状腺癌的诊疗格局。针对近年来ATC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等方法的快速进展,我国甲状腺癌高发,患者生存情况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尚存明显差距等现状,撰写我国首部ATC诊治共识的必要性越发突出。
一、方法学
二、ATC的诊断
(一)实验室诊断
目前没有诊断ATC的血清学标志物,但是ATC的术前评估中需要某些血清学检查的辅助。
1.
2.
3.
4.
(二)解剖影像诊断
(三)功能影像诊断
(四)病理学检查
(五)基因检测
(六)内镜诊断
对于影像学提示气管侵犯或压迫的患者,推荐行支气管镜检查,并结合CT、MRI等影像学综合评估。对于吞咽困难或临床提示食管侵犯的患者,推荐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三、ATC的治疗
(一)多学科治疗决策
在明确诊断后应尽早协调多学科参与治疗,讨论过程中建议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权衡风险和利益,确定治疗目标。ATC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外照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图1)。可切除的A和B期患者建议手术治疗,术后尽早辅助放化疗;不可手术或R2切除患者建议行放疗联合化疗,根据分子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并且适时再次评估手术时机。C期患者可以根据肿瘤特征和患者意愿选择姑息性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者缓和医疗等
(二)手术治疗原则(原发灶、区域淋巴结)
所有患者术前均应进行常规影像学检查,以评估局部病变程度,排除上述远处转移的存在。(详见诊断部分)原发灶和颈淋巴结治疗原则详见表5。
(三)介入治疗及气管切开
术前根据CT和喉镜对气管切开部位进行预定位,保证切开部位的远端气道通畅。有时切除峡部或气管前的肿瘤可以更好地暴露气管切开部位。部分患者可以考虑放置气管内支架替代。
对于食管恶性狭窄,内镜下置入支架可以解除因狭窄所致的进食困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ATC患者可能出现急性气道阻塞,应进行紧急气管切开或支架植入。
(四)外照射治疗
1.
2.
3.
螺旋断层治疗(HT)是一种特殊的调强放疗技术,相对于传统IMRT,HT在危及器官保护方面更具优势,有条件情况下可优先推荐。质子/重离子较传统X线具备物理剂量学优势,但暂无相关临床研究报告,鼓励患者积极参加临床试验。
(五)系统治疗
(六)远处转移灶的治疗原则
(七)其他治疗
(八)缓和医疗
ATC缓和医疗的目标是减轻患者、家人和照顾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缓和医疗应从ATC确诊开始,可以与抗肿瘤治疗同时进行;提倡多学科诊疗(MDT)模式,相关团队可以包括肿瘤科、头颈外科、疼痛科、心理医学科、中医科、康复科等。提倡多学科团队提供服务,成员可以包括医生、护士、社工、志愿者、芳疗师等。
1.
2.
3.
4.
5.
(九)中医药治疗
目前,已有少数中药治疗ATC的报道。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甲状腺未分化癌诊疗专家共识2023》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2023年第3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