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双心门诊建设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
(2023-11-03 19:49:39)
标签:
双心门诊建设 |
《双心门诊建设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
【摘要】临床上,心血管疾病患者广泛存在精神心理问题,两者相互影响,加重疾病状态。双心医学是一门由心脏病学和心理学交叉并综合形成的学科,强调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双心学组的专家们经查阅文献、开展研讨,制定了《双心门诊建设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以完善并提高我国双心医学诊治能力,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开设双心门诊,不断健全我国双心医疗服务体系。
为完善并提高我国双心医学诊治能力,加强早期识别、早期筛查、规范诊治、合理用药和及时转诊管理,提高双心障碍和双心疾病医疗服务能力,以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开设双心门诊,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开展双心门诊医疗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工作,不断健全我国双心医疗服务体系,为双心障碍和双心疾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提供适宜的门诊诊疗服务,提高双心障碍和双心疾病的识别率和治疗率,降低误诊、误治率,从而改善双心障碍和双心疾病患者的预后,并有效降低患者家庭和国家医疗负担。
1
大量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患者存在精神心理问题。轻中度焦虑状态、轻中度抑郁状态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精神疾病,由于其临床症状以心血管症状为主要表现,因此心血管内科医生需担负起鉴别诊断、对症治疗和发起联络会诊的首诊责任。双心门诊为有焦虑、抑郁状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或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症状的焦虑、抑郁状态患者提供规范诊治的场所,以提高诊治效率。
2
2.1
2.1.1
2.1.2
职责:
2.1.3
职责:
2.1.4
职责:
2.2
双心门诊接诊对象:
2.3
双心门诊诊室的设置既要便于患者就诊,又要保护患者隐私。
双心门诊诊室:
双心门诊心理评估/治疗室:
2.4
2.4.1
2.4.2
2.4.3
正念冥想:
虚拟现实技术:
其他工具:
3
3.1
3.2
3.3
3.3.1
3.3.2
3.3.3
3.3.4血压升高的鉴别诊断:
4
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神经心理评估、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躯体症状和精神心理状态综合分析进行诊断,应包括生物学诊断和精神心理状态学诊断。生物学诊断如胸闷待查、冠心病、高血压、心悸待查等;精神心理状态学诊断如焦虑状态、抑郁状态、惊恐发作、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避免给予患者精神心理疾病学诊断如焦虑症、抑郁症和惊恐障碍等。患者有以下临床症状及客观检查结果,高度提示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具有反复困扰患者的躯体症状不适,如胸闷、胸痛、心慌、晕厥、心前区不适等;并有以下4种情况中的3种:(1)发病前可能存在明显的心理社会等应激因素,并贯穿疾病的演变过程;(2)物理检查可能发现与体征不相符的躯体症状,实验室客观检查结果和主观症状不相符;(3)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和/或失眠的临床表现,焦虑、抑郁评分超过参考值或躯体化症状评分超过参考值;(4)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对症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
5
5.1
5.1.1
5.1.2
抗焦虑、抑郁西药治疗:
推荐意见: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包括舍曲林50~100
mg/d西(1级,A类推荐)、西酞普兰20~40mg/d
(1级,A类推荐)、艾司西酞(1级,A类推荐)、艾司西酞普兰10~20
mg/d(1级,A类推荐)、氟伏沙明100~200
mg/d(2b级,B类推荐)、氟西汀20~40
mg/d(2b级,B类推荐)、帕罗西汀20~40
mg/d(2b级,B类推荐)。
(2)苯二氮类(BDZ),包括地西泮5~20 mg/d、艾司唑仑3~6 mg/d、氯硝西泮1.5~6 mg/d、劳拉西泮、劳拉西泮2~6mg/d、阿普唑仑1.2~4 mg/d、咪达唑仑7.5~15mg/d、奥沙西泮30~60mg/d、唑吡坦5~10mg/d(4级,D类推荐)、佐匹克隆7.5~15mg/d(4级,D类推荐)。适应证:用于焦虑症和失眠的治疗,抗焦虑作用起效快。禁忌证:体位性低血压、重度呼吸抑制。注意事项: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慎用,易引起呼吸抑制,导致呼吸困难,长期使用会产生药物依赖,突然停药可引起戒断反应,建议连续应用不超过4周,逐渐减量停药。
(3)复合制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成人通常2片/d,早晨、中午各1片;老年体弱患者早1片;维持早1片/d(2a级,B类推荐)。
(4)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和5-羟色胺2C受体拮抗剂阿戈美拉汀,推荐剂量为25
mg,1次/d,睡前口服,推荐剂量为25mg,1次/d,睡前口服。如果治疗两周后症状没有改善,可增加剂量至50mg,如果治疗两周后症状没有改善,可增加剂量至50mg,1次/d,即2片/次,睡前服用(2a级,B类推荐)。1次/d,即2片/次,睡前服用(2a级,B类推荐)。适应证:抑郁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禁忌证:对活性成份或任何辅料过敏。乙肝病毒携带者/患者、丙肝病毒携带者/患者、肝功能损害患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者禁用。本品禁止与强效人细胞色素P450过正常上限者禁用。本品禁止与强效人细胞色素P450
1A2(CYP1A2)抑制剂(如氟伏沙明,环丙沙星)合用。
(5)5-羟色胺受体拮抗和再摄取抑制剂(SARI),包括曲唑酮,建议成人初始剂量50~100 mg/d(1~2片),分次服用,然后每3~4天可增加50 mg(1片)(2b级,B类推荐)。适应证: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和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症以及药物依赖者戒断后的情绪障碍。禁忌证:对盐酸曲唑酮过敏者禁用,肝功能严重受损、严重的心脏疾病或心律失常者禁用,意识障碍者禁用。注意事项:主要用于有轻中度抑郁或焦虑合并失眠的患者,建议睡前使用,文献报道有体位性低血压风险。
(6)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文拉法辛75~150 mg/d(SNRIs)(2b级,B类推荐)、度洛西汀40~60mg/d(2b级,B类推荐)、米那普仑50~100 mg/d(4级,D类推荐)。
(7)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NaSSA)米氮平15~45 mg/d(NaSSA)(1级,A类推荐)。
(8)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DRI/NARI),包括丁螺环酮20~40 mg/d(2b级,B类推荐)、坦度螺酮30~60 mg/d(4级,D类推荐)。适应证:用于抗焦虑及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状态患者。禁忌证:过敏者禁用。
抗焦虑、抑郁中药治疗:
推荐意见:
(2)痰热扰心证。主证:胸闷,心烦不寐;兼证: 胸闷院痞,泛恶嗳气,口苦,头重目眩,小便短赤,急躁易怒。推荐药物牛黄清心丸(4级,D类推荐)。
(3)心血瘀阻证。主证:胸闷胸痛,唇甲青紫, 舌紫黯或有瘀斑;兼证:皖宇胀痛,时欲太息,头痛, 痛如针刺,心悸,日久不愈,伴烦躁易怒,情志不遂时症状加重。推荐药物冠心丹参滴丸(1级,A类推荐)、 芪参益气滴丸(2b级,B类推荐)、血府逐瘀口服液 (4级,D类推荐)、养心氏片(4级,D类推荐)、气滞血瘀证患者可用心可舒片(1级,A类推荐)。
(4)心脾两虚证。主证:心悸气促,头晕目眩, 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食少纳呆。推荐药物人参归脾丸、九味镇心颗粒(2b级,B类推荐)、天王补心丹(4级,D类推荐)。
(5)对于存在失眠的患者可考虑甜梦口服液(4级,D类推荐):适用于脾肾两虚,症见失眠健忘,症见失眠健忘、心慌气短。除药物外,也可加以针灸、推拿、移情易性、 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疗法综合施治。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剂量逐步递增,采用最低有效量,使不良反应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使用抗抑郁、焦虑药物如足量治疗6~8周无效,应重新评估病情(咨询精神科),若考虑换药,首先考虑更换为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
治疗持续时间一般在3个月以上,症状完全缓解1个月,考虑减药。具体疗程目前缺乏研究证据,需根据具体病情决定后续康复措施和药物治疗,强调治疗时程要足够,减少复发。
加强随访,建议药物使用1~2周后电话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药物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是否停药,关注QT间期。
6
6.1
对于疑难、病情较重的病例,心血管内科医师需及时请精神科医师会诊,必要时及时转诊,有以下情况时需及时会诊、转诊精神科:
6.2
(1)紧急转诊
(2)紧急处置
(3)MDT会诊
7
双心门诊应做到:
8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双心门诊建设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3)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国全科医学》2024年第3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