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44.《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在库欣综合征诊断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23)》要点

(2023-09-06 16:55:33)
标签:

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

库欣综合征诊断

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在库欣综合征诊断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23)要点

 

【摘要】  库欣综合征(CS)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以向心性肥胖、高血压、血糖升高和骨质疏松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对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患者,在常规影像学检查定位不清的情况下,进行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BIPSS)是判断ACTH来源的金标准。但BIPSS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结果判定在不同医疗中心存在差异,且目前国际上和国内尚无关于BIPSS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发表。为进一步完善BIPSS在疑难CS患者诊断流程中的操作规范,中国罕见病联盟下丘脑垂体疾病学组、北京协和医院垂体疾病创新诊疗中心组织国内内分泌科、放射介入科、神经外科和检验科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制订该共识,旨在为临床实践中CS鉴别诊断流程使用BIPSS提供规范性的方法学指导。

 

库欣综合征(CS),又称皮质醇增多症,由多种病因导致。其临床表现包括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高血压、血糖升高、凝血功能障碍、男性性功能低减或女性月经紊乱、低钾血症和骨质疏松等。CS可分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依赖性和ACTH非依赖性,其中前者主要包括垂体腺瘤导致ACTH分泌过多导致的库欣病(CD)和外周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如肺类癌)分泌过多ACTH导致的异位ACTH分泌综合征(EAS)。CD首选治疗为手术切除垂体瘤,而EAS需查找异位病灶以决定后续治疗。因病灶位置不同,治疗方案不同,CD与EAS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因CD的肿瘤通常微小且隐匿,应用常规影像学检查如垂体增强MRI等影像学检查常难以进行定位,分子影像学检查如奥曲肽扫描、PET/CT等检查针对EAS的敏感性也难达到100%,故病灶隐匿的CD和EAS较难鉴别,需要其他检查以协助鉴别。

对于CD患者,分泌ACTH的垂体瘤引流静脉,即岩下窦静脉中ACTH浓度较高,与外周静脉中的ACTH浓度可形成梯度,而EAS患者的岩下窦静脉和外周静脉的ACTH浓度梯度不明显。利用这一特点,从20世纪70年代,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BIPSS)的建立,成为鉴别CD与EAS的金标准。由于BIPSS结果在正常人、假性CS和CD患者之间有较大重叠,所以BIPSS对CS的定性诊断无鉴别意义。

对于周期性CS患者,ACTH呈间歇性分泌,而在两次分泌之间的ACTH低谷期进行BIPSS,可能会导致中枢和外周(IPS/P)ACTH浓度之间的比值呈现假阴性的结果。因垂体ACTH腺瘤表面可表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受体和血管加压素2型(V2)受体,在BIPSS中使用CRH或醋酸去氨加压素(DDAVP)激发,可进一步提高其鉴别诊断CD和EAS的灵敏度(97%~100%)和特异度(100%)。目前多数研究显示DDAVP与CRH刺激垂体分泌ACTH的效果无显著差异,因CRH不易获得,故国内多采用DDAVP进行激发试验。

综上,BIPSS是目前最可靠的鉴别诊断CD和EAS的诊断方法,需在有经验的医疗中心进行。

为进一步明确BIPSS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结果解读,内分泌科、放射介入科、神经外科和检验科等相关领域专家,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制订了本共识,旨在帮助相关领域的临床医师制订规范化的BIPSS临床操作指导。

1  共识制订方法

2  适应证与禁忌证

推荐意见1 建议对于所有垂体影像学提示无明确病变或垂体占位<6mm的ACTH依赖性CS患者,有必要行BIPSS检查(证据等级3推荐强度B)对影像学提示≥6mm垂体占位的患者,当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HDDST)不被抑制或临床特点高度怀疑EAS不能除外时,仍可考虑进行BIPSS(证据等级4推荐强度C)。

2.1  适应证

针对上述争议,BIPSS适应证推荐如下(图1)。

(1)行BIPSS前患者必须确诊为ACTH依赖性CS。

(2)患者必须为高皮质醇血症的活动状态。

(3)影像学方面 对于所有垂体影像学显示无明确占位或垂体占位<6 mm的ACTH依赖性CS患者,有必要行BIPSS检查。对影像学提示≥6 mm垂体占位的患者,当HDDST不被抑制时(服药后血皮质醇或24 h尿皮质醇>对照值的50%),或者临床特点高度怀疑EAS不能除外时,仍建议行BIPSS检查。

2.2  禁忌证

BIPSS的禁忌证包括  不能除外ACTH非依赖性CS的诊断周期性CS患者的病情缓解期存在急性或慢性出凝血疾病,如急性肺栓塞、凝血功能差和出血倾向存在未控制稳定的重症感染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急症状态,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和急性脑出血等双侧腹股沟局部皮肤有活动性感染存在放射检查的禁忌证,如妊娠。

3  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推荐意见2 BIPSS需在患者清醒的情况下,局部麻醉后进行(证据等级3推荐强度B)建议采集DDAVP激发前、激发后3、5、10min的双侧岩下窦静脉和外周血样(证据等级3推荐强度B)对怀疑周期性CS的患者,推荐于术前采集血皮质醇、24 h尿皮质醇以判断高皮质醇血症的活动情况,避免在周期性CS的病情缓解期进行BIPSS(证据等级3推荐强度B)。

3.1  操作流程

3.2  注意事项

3.2.1  麻醉方法

3.2.2  抗凝处理

3.2.3  术前检测皮质醇水平

3.2.4  不良事件

4  结果解读

推荐意见3 采用DDAVP与CRH激发在BIPSS诊断准确性方面无显著差异(证据等级1a推荐强度A)推荐对激发前使用ACTH的IPS/P比值≥2切点来诊断CD,DDAVP或CRH激发后IPS/P≥3的切点来诊断CD(证据等级1a推荐强度A)推荐对上述切点诊断阴性但临床仍怀疑CD,使用新切点激发前IPS/P≥1.4,激发后IPS/P≥2.8诊断CD(证据等级3推荐强度B)当上述两种切点均不符合,但临床仍高度怀疑CD时,推荐在BIPSS中使用泌乳素(PRL)校正,使用校正后ACTH/PRLIPS/P比值>0.8诊断CD,可提高常规切点假阴性的患者诊断敏感性(证据等级2a推荐强度B)不推荐使用IPS/IPS≥1.4判断肿瘤侧别(证据等级3推荐度B)不推荐使用颈内静脉采血或海绵窦静脉采血替代BIPSS(证据等级3推荐强度B)BIPSS诊断CD假阴性的原因可能与置管位置、垂体周围血管解剖变异、周期性或轻度CD、对CRH或DDAVP反应性差、ACTH样本运输过程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所测浓度偏低有关(证据等级3推荐强度B)。

4.1  置管成功的判断

4.2  诊断标准

4.3  CRH/DDAVP激发试验在BIPSS操作中的应用及判断

4.4  泌乳素校正的BIPSS判断

4.5  假阴性及假阳性原因分析

4.5.1  CD患者发生假阴性的原因

4.5.2  EAS患者出现假阳性的可能原因

4.5.3   BIPSS解读结果时注意事项

5  鉴别肿瘤侧别

6   BIPSS相关方法

6.1  颈内静脉或海绵窦取血

6.2   BIPSS在儿童CS中的应用

6.3  无创方法的改进

7  结语

BIPSS是目前区分CD与EAS的最佳鉴别诊断方法尽管在临床实践中其准确性未及100%,但与其他生化检测相比,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BIPSS是一种有创操作,但不良事件的发生极为罕见。为了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减少风险,需要满足其适应证。因该方法不能可靠地区分正常人或假性库欣状态与轻度CD患者,因此,在进行BIPSS之前必须确定ACTH依赖性CS的诊断,并尽量在插管前仍保持持续性高皮质醇血症状态。BIPSS必须由具有介入资质的有经验的操作者进行,操作中需要注意重要的技术要点,包括仔细辨别患者的静脉解剖结构、正确的导管放置等。对BIPSS的结果解读包括基线水平和激发后水平,在常规切点不能达到CD的诊断下,对高度怀疑的病例推荐使用PRL校正BIPSS方法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BIPSS假阴性可能与操作、岩下窦静脉解剖变异、周期性CS等多种因素相关。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在库欣综合征诊断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23)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罕见病研究2023年第3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3.9.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