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盐酸米那普仑片临床用药建议》(2023)要点
(2023-09-06 12:20:48)
标签:
盐酸米那普仑片抑郁症 |
《盐酸米那普仑片临床用药建议》(2023)要点
摘要:
抑郁症(MDD)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2019年报道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抑郁障碍的年患病率为3.6%。抑郁症具有患病率高、自杀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疾病负担重等特点,目前倡导针对抑郁症进行包括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的全病程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地缓解抑郁心境和伴随的焦虑情绪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60%~80%。尽管如此,仍有20%~30%的抑郁症患者使用抗抑郁药无效或效果不佳,需要换药、添加增效剂、联合另一种抗抑郁药或合并其他治疗手段以优化治疗,从而寻求尽可能消除抑郁症状、减少残留症状,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治愈,并预防复发。米那普仑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于2015年被批准在国内上市。米那普仑的抗抑郁疗效已被多个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证实,成为美国、加拿大、英国、中国等国家抑郁症防治指南推荐的一线药物选择。为进一步规范米那普仑在临床上的应用,结合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专家应用经验,撰写此指导建议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规范、全面的药物治疗方案。
1
1.1
米那普仑主要通过抑制5-HT和NE再摄取过程而治疗抑郁症。
1.2
米那普仑口服后在0.5~4h内即可迅速达血浆峰浓度(Cmax),其吸收速度与分布范围不受食物摄入的影响,且其生物利用度较高(85%),在25mg、50mg、100mg的给药剂量下,Cmax和AUC0-t随剂量呈线性递增,具有线性药代学特征。
2
盐酸米那普仑由法国PierreFabre公司研发,1996年12月首次批准在法国上市,用于治疗抑郁症,商品名:Ixel,是继文拉法辛后第二种获批的SNRIs药物。国内适应证是治疗抑郁症。
3
米那普仑抗抑郁的效果已经被一系列的临床试验证实,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3.1
抑郁症急性期治疗目标是获得症状完全缓解,恢复病前的功能,一般需要8~12周。
3.2
抑郁症长期治疗的目的是防止复燃和复发,长期消除症状和恢复正常功能,应尽量使用急性期治疗有效的药物,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3.3
3.3.1
3.3.2
3.3.3
3.3.4
4
4.1
老年期抑郁症指在年龄≥65岁的老年人中出现的抑郁症,尤其是伴发躯体疾病的患者中更加常见。米那普仑与P450酶几乎没有相互作用,药物间相互作用少,更为适合于老年患者使用。
4.2
但在我国米那普仑尚未获批用于青少年患者
4.3
一般不推荐孕期妇女使用,尤其是孕初的3个月。
5
5.1
5.2
6
6.1
目前国内说明书中用法用量为:成人初始剂量为50mg/d,分2~3次餐后服用,如果需要增加剂量可以逐渐增加至100mg/d,可根据年龄和症状适当增减剂量。与其他抗抑郁药一样,一些患者对相当低的剂量就有效,但另一些患者需要较高的剂量。
6.2
SSRIs或其他SNRIs换为米那普仑:
6.3
单次服用用量在800mg~1g时主要的症状为:
6.4
患者用药对于肝功能损害患者,不需要调节剂量。米那普仑在体内90%以上通过肾脏代谢,对于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适当降低剂量。
7
米那普仑是一种具有NE和5-HT平衡(11.6)再摄取抑制作用的SNRIs。对于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症均有效,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发生药代学药物相互作用、心血管事件、性功能障碍的风险低,对于正常体质量患者的体质量影响小,是抑郁症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对于其他抗抑郁药物缺乏疗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米那普仑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盐酸米那普仑片临床用药建议》(2023)编写〕
(本建议刊登于《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3年第4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