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电话指导的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19)要点
(2023-08-27 17:57:12)
标签:
电话指导心肺复苏 |
《电话指导的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19)要点
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PR)是改善心脏骤停(CA)患者预后最有效的措施,近年来欧美国家已广泛开展电话指导下的心肺复苏,显著提高了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出院生存率和神经功能预后。有研究表明,在院外心脏骤停(OHCA)中,第一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能使生存率翻一番,如何指导第一目击者及时进行CPR是尽早实施心肺复苏的关键。电话指导的心肺复苏(T-CPR)是让第一目击者及时进行CPR的有效手段,不但能够提升第一目击者实施CPR比例,还能提高CPR的有效性并改善预后。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首次将T-CPR纳入心肺复苏指南。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T-CPR还仍未被重视和普及,推广与应用尚存在诸多争议。因此,我们就T-CPR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组织专家形成以下共识。
1
推荐意见1:
2
推荐意见2:
3
推荐意见3:
4
推荐意见4:
推荐意见5:
6
推荐意见6:
7
推荐意见7:
8
OHCA患者的生存率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很低,强化生存链中的早期呼叫急救、早期第一目击者心肺复苏和早期AED除颤是改善OHCA最重要的措施。但由于我国心肺复苏普及率低,公共场所AED配置不足,OHCA患者结局仍较差,因此T-CPR道路还很漫长。国际复苏指南是否适合国民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且执行程度并不乐观,MPDS指导下CPR流程也不尽人意。国内缺乏对心肺复苏的系统研究,T-CPR的临床研究也不足,应研究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心肺复苏指南。囿于以上诸多限制因素,T-CPR虽有美好的前景但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内有关专家携手同行,共同解决。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电话指导的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19)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年第8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情看全文)
2023.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