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4.《电话指导的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19)要点

(2023-08-27 17:57:12)
标签:

电话指导

心肺复苏

电话指导的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19要点

 

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PR)是改善心脏骤停(CA)患者预后最有效的措施,近年来欧美国家已广泛开展电话指导下的心肺复苏,显著提高了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出院生存率和神经功能预后。有研究表明,在院外心脏骤停(OHCA)中,第一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能使生存率翻一番,如何指导第一目击者及时进行CPR是尽早实施心肺复苏的关键。电话指导的心肺复苏(T-CPR)是让第一目击者及时进行CPR的有效手段,不但能够提升第一目击者实施CPR比例,还能提高CPR的有效性并改善预后。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首次将T-CPR纳入心肺复苏指南。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T-CPR还仍未被重视和普及,推广与应用尚存在诸多争议。因此,我们就T-CPR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组织专家形成以下共识。

1  T-CPR概念界定

推荐意见1:  电话指导的心肺复苏(T-CPR)又称为调度员指导的心肺复苏(DA-CPR),是指调度员通过电话等通讯手段询问第一目击者,评估患者病情,并系统地指导第一目击者对疑似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

2  T-CPR现状

推荐意见2:  T-CPR是目前国内外心肺复苏的研究热点之一,建议国内同行积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3  T-CPR由谁指导

推荐意见3:  调度员在受理急救电话判断为疑似心脏骤停患者时,立即启动T-CPR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患者身边。应加强对调度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识别与指导T-CPR的能力,建议由取得相关指导资质的调度员或具有高年资急救医师资质的调度员进行指导。

4  T-CPR指导谁

推荐意见4:  选择第一目击者进行T-CPR时,首先优先选择有医学专业背景者;其次优先选择经过CPR培训者;再次选择年轻体力较好者;别无选择时,只能依实际情况而定。

推荐意见5:  T-CPR指导的通讯方式常规以语音电话指导为主,有条件时优先推荐视频电话指导。

6  T-CPR指导流程

推荐意见6:  T-CPR的指导流程,第一步确认现场环境是否安全,稳定第一目击者的情绪。第二步判断是否为疑似OHCA患者,建议询问两个问题: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有呼吸。第三步指导胸外按压,按压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5~6cm,按压频率100~120次/min。第四步评估效果,并尽早除颤。不推荐T-CPR指导第一目击者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

7  T-CPR质量评估

推荐意见7:  T-CPR的整体质量评估指标建议主要考虑T-CPR的识别率、实施率、完成率和成功率。具体每件案例评估指标可包括:调度员受理电话至判断为疑似OHCA的时间、开始指导CPR的时间、开始胸外按压的时间、开始除颤的时间(如果使用了AED)、按压中断时间、胸外按压的位置、频次和深度反馈(如果有CPR反馈装置)等。

8  结语

OHCA患者的生存率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很低,强化生存链中的早期呼叫急救、早期第一目击者心肺复苏和早期AED除颤是改善OHCA最重要的措施。但由于我国心肺复苏普及率低,公共场所AED配置不足,OHCA患者结局仍较差,因此T-CPR道路还很漫长。国际复苏指南是否适合国民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且执行程度并不乐观,MPDS指导下CPR流程也不尽人意。国内缺乏对心肺复苏的系统研究,T-CPR的临床研究也不足,应研究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心肺复苏指南。囿于以上诸多限制因素,T-CPR虽有美好的前景但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内有关专家携手同行,共同解决。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电话指导的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19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年第8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情看全文

2023.8.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