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朱明恕与新编要点资料
朱明恕与新编要点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909
  • 关注人气: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74.《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应用临床路径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

(2023-06-16 20:47:54)
标签:

冠状动脉ct

血流储备分数应用

《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应用临床路径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

 

摘要】  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被认为是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功能性评价的金标准,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临床中 FFR 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基于冠状动脉 CT 血管造影(CCTA)影像数据应用高级计算流体力学及深度学习等方法获得的冠状动脉 CT 血流储备分数(CT-FFR)能同时提供冠状动脉的解剖和生理学信息,成为临床研究和应用的新热点。CT-FFR 在国内临床实践中的使用仍处于探索阶段。本专家共识介绍了 CT-FFR 的基本原理及诊断效能、工作流程、临床证据、应用临床路径及局限性。专家组希望本临床路径共识的制订与发布能够对未来 CT-FFR 技术的临床规范化使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为3.3亿例,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冠心病推算为1 139万例且患病率呈逐年增加态势,及时准确地诊断和精准治疗至关重要。冠心病常用的影像检查手段为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常规ICACCTA主要提供解剖信息,单凭视觉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心肌缺血无明确相关性,难以从功能学角度评价狭窄对心肌供血的影响。

冠状动脉狭窄的功能学检测方法有很多,包括心电图负荷试验、超声负荷试验、同位素或磁共振负荷试验等。1993Pijls等提出通过压力测定推算冠状动脉血流的新指标,即血流储备分数(FFRFFR是指心外膜冠状动脉存在狭窄时,该血管所供应区域能获得的最大心肌血流量与同一区域理论上无狭窄时最大心肌血流量的比值。多项大型临床研究表明,FFR指导的血运重建(FFR≤0.80的患者进行血运重建)显著减少了支架置入,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也改善了患者的长期预后。经过长期临床研究及实践,目前FFR已被认为是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功能性评价的“金标准”,得到各类血运重建相关指南的推荐。

FFR在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上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基于CCTA影像数据应用高级计算流体力学及深度学习等方法获得的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能在单次检查期间同时提供冠状动脉的解剖和生理学信息,成为临床研究和应用的新热点。国内已有数家公司的CT-FFR产品获得注册批准,但在国内临床实践中的使用仍处于探索阶段。

1   CT-FFR基本原理及诊断效能

1.1  CT-FFR基本原理

CT-FFR是一项无创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基于常规CCTA所获得的冠状动脉三维图像,辅以计算机专用软件,即可根据冠状动脉解剖模型,联合冠状动脉生理学的数学模型、流体动力学的物理定律,模拟冠状动脉血流情况,计算冠状动脉流速和压力,提供模拟FFR结果。CT-FFR将冠状动脉狭窄的解剖严重程度与其生理效应耦合起来,提供了狭窄病变的生理学信息,使临床医师能更全面地了解冠状动脉的供血情况。

1.1.1  基于3D-CFDCT-FFR

1.1.2  基于降阶CFDCT-FFR

1.1.3  基于深度学习的CT-FFR

1.2  CT-FFR的诊断效能

CCTA对于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但阳性预测值低,因此CCTA识别血流动力学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病变的特异性相对较差。由此会导致许多并不存在心肌缺血的检查者因为CCTA的阳性结果而进行ICA检查,而CT-FFR能明显提高对心肌缺血的诊断特异度,可减少不必要的ICA检查。

2   CT-FFR的图像质控、工作流程及测量位置选择

2.1  图像质控

推荐意见:  用于CT-FFR测量的CCTA图像要用至少64排探测器的CT采集,遵守心血管CT指南扫描规范。不建议对有严重伪影和严重钙化(总钙化积分>1 000)的图像进行CT-FFR测量。

2.2   CT-FFR工作流程

2.3   测量位置选择

推荐意见:  建议同时提供靶血管、靶病变及跨病变CT-FFR值。

3   CT-FFR的临床证据

3.1  CT-FFR减少ICA的使用,提高血运重建占比

3.2  CT-FFR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价值

CT-FFR应用临床路径

本共识设定的临床情境是患者已经进行了CCTA检查,且CCTA图像也适合进行CT-FFR测量。

4.1  CT-FFR应用的一般临床情境

4.1.1  无症状人群

4.1.2  无冠心病史症状稳定或症状不典型患者

4.1.3  ACS患者

4.1.4  有冠心病病史患者

推荐意见:  CT-FFR的临床使用要根据不同场景进行选择,推荐路径见图3。但最终的临床决策需要临床医师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病变部位、病变特点来综合决定。

4.2  CT-FFR界值及解读

推荐意见:  目标CT-FFR0.80,认为该血管可能不存在缺血;0.700.80为灰区,应综合其他临床信息和检查结果,可充分调整药物治疗后再进行判断;<0.70认为该血管可能存在缺血,建议进行ICA

4.3  CT-FFR应用的特殊临床情境

4.3.1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前冠状动脉评估

推荐意见:  虽然CT-FFR较单纯CCTA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判断的准确性,但由于TAVR术前、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的变化会影响CT-FFR值,故本共识推荐CT-FFR可用于TAVR术前冠状动脉评估,但在解读CT-FFR值时要慎重,可适当增大灰区范围。

4.3.2  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前冠状动脉评估

推荐意见:  CT-FFR可用于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前冠状动脉评估。

CT-FFR的局限性

虽然CT-FFR在冠心病诊断、治疗决策方面得到了一定验证,但目前CT-FFR还有一些局限性。1CT-FFR获得的临床证据来源于不同的软件,将某一软件的研究结果外推至其他软件产品需慎重。(2CT-FFRCCTA的图像质量要求较高,仍有不少比例的CCTA图像无法进行CT-FFR计算。(3CT-FFR对严重钙化病变的诊断效能不确定。(4CT-FFR 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还缺乏临床证据。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冠状动脉 CT 血流储备分数应用临床路径中国专家共识》(2023)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3年第4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3.6.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