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2023)要点
(2023-06-10 15:17:17)
标签:
乌司他丁临床常见急危重症 |
《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2023)要点
【摘要】 乌司他丁具有抑制蛋白水解酶、调控炎症反应等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但也被应用于休克、脓毒症、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种急性中毒、重症中暑、重度烧伤、严重创伤等其他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及心搏骤停患者,而且已被临床常见急危重症诊治相关的多个指南/专家共识推荐。然而目前关于乌司他丁的适应证及其用法、用量等尚缺乏统一意见。因此,为推动乌司他丁的规范化应用,《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专家组针对乌司他丁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适应证及在常见急危重症中的应用方法等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乌司他丁在临床工作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乌司他丁由健康人新鲜尿液提取,具有抑制多种蛋白水解酶、稳定溶酶体膜、保护血管内皮、改善微循环、减少细胞凋亡、调控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基于其作用机制,乌司他丁近年来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展至休克、脓毒症、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种急性中毒、重症中暑、重度烧伤、严重创伤等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并取得良好效果,亦有将其用于心搏骤停者。
目前,虽然在不同专业学/协会制订的关于上述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诊治指南/专家共识中均推荐应用乌司他丁,但关于其适应证选择、规范应用、用法用量等方面的推荐意见仍存在不同观点,且缺乏针对该药临床合理应用的整体推荐意见。
1
2
2.1 乌司他丁的作用机制
乌司他丁是一种尿胰蛋白酶抑制剂,也是人体天然存在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由两个串联的Kunitz 结构域组成基本骨架,而该结构域具有广谱抑酶作用。乌司他丁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抑制蛋白酶:
(2)调控炎症反应:
(3)稳定溶酶体膜,减少细胞凋亡:
(4)保护血管内皮,改善微循环:
(5)调节免疫功能:
3 乌司他丁在临床常见急危重症中如何应用?
3.1 在急性胰腺炎中如何应用乌司他丁?
推荐意见1:
推荐剂量:
3.2 乌司他丁应用于休克的时机及剂量是什么?
推荐意见2:
推荐剂量:
3.3 乌司他丁在脓毒症中如何应用?
推荐意见3:
推荐剂量:
3.4 重症肺炎患者如何应用乌司他丁?
推荐意见4:
推荐剂量:
3.5
推荐意见5:
推荐剂量:
3.6 急性中毒时应用乌司他丁的研究有哪些?如何应用乌司他丁?
3.6.1 急性百草枯中毒
推荐意见6:
推荐剂量:
3.6.2 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
推荐意见7:
推荐剂量:
3.6.3 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
推荐意见8:
推荐剂量:
3.7 重症中暑是否可以应用乌司他丁?应用时机及剂量是什么?
推荐意见9:
推荐剂量:
3.8 对于重度烧伤患者,乌司他丁的应用时机及剂量是什么?
推荐意见10:
推荐剂量:
3.9 严重创伤是否可以应用乌司他丁?
推荐意见11:
推荐剂量:
3.10 心搏骤停可以应用乌司他丁吗?应用时机及剂量是什么?
推荐意见12:
推荐剂量:
4 乌司他丁的安全性和常见不良反应对于应用
有研究发现,大剂量应用乌司他丁可能导致腹泻,但受试者均可耐受且可自行缓解。乌司他丁的患者,如发生过敏性休克、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则应判定为重大不良反应,建议及时终止给药并进行积极对症处理。
5 小结与展望
由于乌司他丁可抑制多种蛋白酶活性、调控炎症反应,因此其可以作为急性胰腺炎、休克、脓毒症、重症肺炎、ARDS、多种急性中毒、重症中暑、重度烧伤、严重创伤及心搏骤停等多种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治疗药物。然而,乌司他丁在上述病症中的具体作用是基于其单药作用还是与其他治疗协同所致尚不明确,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针对乌司他丁在各类急危重症中的作用机制及不同剂量乌司他丁的应用效果,也有必要开展多中心、前瞻性RCT 以明确其在不同病症、病症不同阶段的合理用药方案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2023)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