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心血管疾病与认知障碍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
(2023-05-30 16:21:57)
标签:
心血管疾病认知障碍 |
《心血管疾病与认知障碍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
【摘要】 心血管疾病和认知障碍均是导致全球疾病负担日益加重的主要疾病,也是造成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预防与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认知障碍对保护公众健康意义重大。该共识总结了心血管疾病与认知障碍的相互联系、临床特点和防治要领,制定了心血管疾病合并认知障碍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策略;旨在增强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改善其管理水平。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痴呆与认知障碍患病率逐年增高。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总患病率为 6.0%,约有1 507万痴呆患者;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病率为15.5%,约有3 877万MCI患者。患者晚期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疾病及经济负担,中国2015年痴呆的直接和间接治疗费用已超过1万亿元。心血管疾病的一些可调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等,同样会增加认知障碍的发病风险。值得重视的是,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常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对预防认知障碍和减缓 MCI 向痴呆转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认知障碍的定义
认知是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或应用知识的过程。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学习、理解、定向、判断、计算、语言、视空间、分析及解决问题等能力。认知障碍是一种以获得性、持续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并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减退、行为改变的综合征。
认知障碍分为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CD)、MCI和痴呆3种类型。SCD是指个体主观上感觉、记忆和认知功能下降,而客观的神经心理测试结果在正常范围内的状态。主动对 SCD 进行早期干预,对于延缓病程、预防痴呆发生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MCI是指记忆力或其他认知功能损害,但日常生活能力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且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MCI 可分为遗忘型 MCI 和非遗忘型 MCI 两大类,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合并非遗忘型 MCI 最常见。遗忘型 MCI 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一个早期阶段,转化为AD的可能性较高。
痴呆是指以获得性认知功能障碍为核心,并引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和精神行为异常的综合征。临床上引起痴呆的疾病种类繁多,按照是否为变性病分为变性病痴呆(主要包括AD)和非变性病痴呆[主要包括血管性痴呆(VaD)]。AD 最为常见,占所有痴呆的60%~70%。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可以是脑血管损伤引起的VaD或是神经退行性病变所致的AD。
主要心血管疾病与认知障碍
一、高血压与认知障碍
高血压与MCI、AD和VaD等认知功能损害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合理有效地控制血压可预防和延缓认知功能损害。
1.
2.
3.
二、冠心病与认知障碍
1. 冠心病合并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
2. 冠心病合并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
3. 冠心病合并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
三、心房颤动(房颤)与认知障碍
1. 房颤合并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
2. 房颤合并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
3. 房颤合并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
四、心衰、心肌病与认知障碍
1. 心衰合并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
2. 心衰、心肌病合并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
3. 心衰合并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
五、心脏外科手术及器械治疗与认知障碍
1. 心脏外科手术与认知障碍:
2.
3.
认知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对于心血管疾病合并认知障碍的患者,应首先对神经心理功能进行初步评估,根据检查结果,邀请神经内科医生会诊或推荐患者前往神经内科门诊及有资质的认知中心进一步评估、诊断和治疗。目前对认知功能的评估手段主要有神经心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辅助检查,推荐意见见表1。
表1
•使用MoCA对轻度认知障碍进行筛查,使用MMSE对痴呆进行筛查(推荐级别:适合)
•采用ADL评价患者的躯体自理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推荐级别:适合)
•MRI等相关影像学技术可以作为认知障碍相关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常规检查(推荐级别:适合)
1. 总体认知功能的评估:
2. 核心认知功能(记忆、语言、执行功能、视空间)的评估:
3.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4. 精神心理状态评估:
二、认知障碍的影像学检查
神经影像学是辅助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各类痴呆亚型的重要手段。脑灰质改变、纤维连接重塑、脑区激活程度与脑代谢改变是认知障碍的常见影像学改变。
1. 结构性磁共振成像(sMRI):
2.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3.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
4.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
三、实验室辅助检查
1. 常规实验室检查:
2. 基因检测:
3. 脑脊液检测:
心血管疾病合并认知障碍的治疗
一、认知障碍的治疗
1. 药物治疗:
2. 认知干预:
3. 运动训练:
4.其他疗法:
表2
•认知训练和运动干预可用于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推荐级别:适合)
二、心血管疾病合并认知障碍的治疗
(一)改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干预对预防和降低认知障碍或痴呆风险是可行和有效的。
1.
饮食控制:
2.
体育活动/体育锻炼:
表3
•生活方式干预可改善认知功能下降(推荐级别:适合)
•低盐和合理的膳食习惯可以降低认知功能损害(推荐级别:适合)
•有氧运动可改善认知功能(推荐级别:适合)
(二)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的治疗
有效筛查和管理高血压对于减少认知障碍和痴呆的过早发生至关重要,合理降压治疗可以延缓认知功能减低、血管性痴呆和AD。
表4
•建议有认知能力下降临床表现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推荐级别:适合)
•降压治疗可能降低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推荐级别:适合)
•预防痴呆的最佳降压目标不明确(推荐级别:适合)
(三)冠心病合并认知障碍的治疗
冠心病合并认知障碍患者自我疾病管理能力明显下降,疾病及死亡风险增加。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和治疗冠心病及认知障碍可以改善预后。建议使用MoCA量表对6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的筛查,对筛查出的MCI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为症状的评估,动态监测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
1.
药物治疗:
2.
血运重建:
表5
•建议有认知能力下降临床表现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推荐级别:适合)
•血运重建术类型对认知功能影响无差异(推荐级别:不适合)
(四)房颤合并认知障碍的治疗
1. 抗凝治疗:
2. 节律控制:
3. 心室率控制:
4. 调脂治疗:
表6
•合并卒中危险因素的心房颤动患者接受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认知障碍风险(推荐级别:不确定)
•导管消融治疗可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痴呆风险(推荐级别:不确定)
(五)心衰合并认知障碍的治疗
1. 药物治疗:
2.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表7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推荐级别:适合)
•对慢性心力衰竭认知障碍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筛查(推荐级别:适合)
•治疗心力衰竭相关治疗措施可以降低认知障碍的风险(推荐级别:不确定)
(六) 心脏外科手术及器械治疗后认知障碍的治疗
2. TAVR术后认知障碍的预防:
3. LVAD 植入后认知障碍的治疗:
表8
•心脏外科手术(年龄≥60岁)、TAVR以及LVAD植入与认知障碍相关,术前应进行认知障碍影响因素评估(推荐级别:适合)
•基于视频游戏的认知功能训练、迷走神经刺激、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电刺激等可改善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认知障碍(推荐级别:不确定)
数字化认知训练又称为认知数字疗法,即综合考虑全面脑功能测评、疾病诊断及患者特征,为患者生成个性化的数字干预训练方案,并根据患者干预训练数据进行实时自适应调整。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心血管疾病与认知障碍中国专家共识》(2023)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年第5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