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重症后管理专家共识》(2023)要点
(2023-05-29 11:05:43)
标签:
重症后管理 |
《重症后管理专家共识》(2023)要点
【摘要】 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可分为抢救、优化、稳定、撤离四个阶段,各阶段的治疗核心和目标不尽相同,但均可能影响重症患者的预后。随着治疗理念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重症患者抢救阶段的救治成功率大大提高,但重症后稳定、撤离阶段的诊疗仍未引起足够重视。为改进重症后恢复阶段的管理,由冷静治疗研究组、重症超声研究组根据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及多年来的临床实践经验,组织重症医学专家在充分讨论和沟通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共识,旨在提高重症患者的诊疗水平,缩短住ICU时间,促进重症后患者的全面康复。
重症医学是研究任何损伤或疾病导致机体向死亡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并据此对重症患者进行救治的学科。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一般分为抢救、优化、稳定、撤离(ROSE)四个阶段。各阶段的治疗核心和目标不尽相同,但均可能影响重症患者的预后。随着诊疗技术的革新及治疗理念的进步,重症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存活率等均明显改善,但长期预后和生存质量仍不容乐观。随着人口老龄化,对重症治疗的需求亦精益求精。在挽救生命后进一步恢复患者的各项功能,使其重回正常生活成为了重症医护人员的挑战。
2012年,美国重症医学会针对ICU抢救治疗后的亚急性/慢性生理和心理问题,提出了ICU后综合征(PICS)的概念,其主要针对转出ICU后及出院后出现的躯体、认知和精神障碍。而在ICU治疗后期——重症后恢复阶段亦同样可能出现上述功能障碍,表现为重症多发性神经病,重症性肌病,感知、记忆和思维障碍,谵妄、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异常,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PICS的存在会延缓患者的治疗进程,甚至引起病情反复,是重症后恢复阶段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此外,亦有重症患者渡过急性抢救期后,病情迁延不愈,表现为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呈现为“慢性重症”状态,造成患者反复院内感染,严重营养不良,持续器官功能障碍,延长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等器官支持时间,影响患者的转出及其他预后。两个PICS的存在使重症后管理复杂棘手,需要探索合理有效的治疗策略。有研究发现,ICU患者协同使用自主清醒试验(SAT)和自主呼吸试验(SBT)、早期活动等联合的集束化治疗策略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为此类困境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因此提出了重症后管理(重症稳定期、撤离期)的更新版ESCAPE集束化方案,即针对重症患者恢复期进行综合管理的策略,包含早期活动、早期康复、营养支持、优化镇静镇痛治疗、睡眠管理、精神评估和认知功能训练、情感支持等多方面内容,以期加快重症患者的恢复,使其达到接近正常的体力、精神、功能需求,为在普通病房的康复做好充足的准备。
1. ESCAPE集束化方案已从谵妄管理策略发展为重症后管理策略[推荐强度:(7.76±1.18)分]
6. 及时启动肠内营养,有助于患者早期活动和早期康复[推荐强度:(7.68±1.03)分]
7. 尽早启动SBT,阶梯化选择脱机方案与计划[推荐强度:(7.88±0.99)分]
8. 有计划有目的地实现重症患者的清醒过程[推荐强度:(7.84±1.12)分]
9. 建立睡眠-觉醒节律是重症后期睡眠管理的关键[推荐强度:(7.63±1.25)分]
10. 自主清醒试验、SBT和睡眠管理需协同进行[推荐强度:(7.60±1.57)分]
11. 重症后期应动态调整镇静深度[推荐强度:(7.74±1.50)分]
12. 规范化的镇静评估是合理镇静的前提[推荐强度:(7.84±1.08)分]
13. 根据患者镇静目标、药物特点选择合适的镇静药物[推荐强度:(8.10±0.76)分]
14. 实施目标导向的最小化镇静策略[推荐强度:(7.62±1.04)分]
15. 镇痛镇静治疗需掌握镇痛为先的原则[推荐强度:(7.97±0.80)分]
16. 镇痛评估首选主观评估[推荐强度:(7.75±1.02)分]
17. 推荐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阶梯选择以阿片类药物为基础的镇痛策略[推荐强度:(7.87±1.05)分]
18. 合理应用非阿片类镇痛药和非药物镇痛措施[推荐强度:(7.97±0.78)分]
19. 重视对重症患者精神状态的评估[推荐强度:(7.96±0.75)分]
20. 重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管理不可忽视[推荐强度:(7.60±1.03)分]
21. 谵妄管理应重视以非药物管理措施为基础,合理使用药物控制谵妄[推荐强度:(7.79±0.94)分]
22. 对重度谵妄,可考虑“重置”治疗[推荐强度:(7.57±1.06)分]
23. 尽早进行心理评估,筛选出PTSD高危人群进行干预[推荐强度:(7.57±0.90)分]
24. 情感支持、弹性探视、优化环境是ICU人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荐强度:(8.01±0.91)分]
25. 通过ICU日记等形式推动医护团队、家庭共同参与的情感支持[推荐强度:(7.80±1.00)分]
26. 通过丰富环境内容,限制环境干扰和优化环境氛围等多种方式进行ICU环境管理[推荐强度:(7.76±1.08)分]
27. 在坚持院感防控的基础上,合理推进 ICU患者家属的弹性探视[推荐强度:(7.87±0.93)分]
28. ESCAPE集束化方案是重症后管理的优秀方案[推荐强度:(7.96±1.04)分]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重症后管理专家共识》(2023)编写〕
(本共识领导于《中华内科杂志》2023年第5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