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2023)要点
(2023-04-24 09:20:20)
标签:
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 |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2023)要点
【摘要】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由于早期胃癌无明显症状,临床发现的胃癌约90%属于进展期,严重降低了5年生存率。胃镜和活检是公认的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分配有限,难以实现大规模筛查,而早期诊断相关检验技术具有无创、便捷、灵敏度高等特点,能够实现早期胃癌的筛查。通过分析近年来已用于临床早期诊断胃癌的相关检验技术,包括呼气检测、血清学免疫检测和分子检测技术,探讨早期胃癌相关标志物,例如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胃泌素、肿瘤标志物及DNA甲基化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特点,并提出了共识性意见,旨在为患者、临床医师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规范、临床应用价值高的检验技术指导和筛查策略。
胃癌的发展是一个慢性、多因素参与的恶性上皮黏膜病变,病理学上胃癌的连续发展过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胃癌,其中胃癌常见的癌前病变是指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的病理学概念,位于胃癌发展过程中的肠上皮化生阶段。
二、早期胃癌的检验技术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提出内镜精查策略,以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早期胃癌检验技术根据检验样品及检测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呼气检测技术、血清学免疫检测技术和分子检测技术。
(一)呼气检测技术
呼气检测即通过检测呼出的气体进行疾病诊断。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尿素呼气试验(UBT)检测Hp,灵敏度可达90%以上,该呼气检测技术可进一步评估早期胃癌发生的风险因素。
共识1
(二)血清学免疫检测技术
血清学免疫检测技术是以血液为样本,在体外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在胃癌早期检验中,具有非侵入性、依从性好、操作方便等优势。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
共识2
(三)分子检测技术
分子检测技术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受检者基因是否有缺陷或者表达产物是否异常,以此达到疾病诊断的目的。目前应用于胃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检测技术有荧光定量PCR检测、二代测序(NGS)以及质谱检测技术。
1.
2.
3.
共识3
(四)检验技术优劣势比较
各种常见的早期胃癌检验技术各有优势和局限性(表1)。
三、早期胃癌检验标志物
早期胃癌检验技术促进了相关标志物的发现与应用性发展,分为Hp标志物、PG 和胃泌素等胃相关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和基因甲基化标志物。
(一)Hp标志物
由于患者依从性高和操作简便等优势,UBT和血清Hp抗体检测是常用的2种检测方式。
1.
2.
共识4
(二)胃相关标志物
共识5
(三)肿瘤标志物
传统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包括CEA、CA199、CA724等。
共识6
(四) 基因甲基化标志物
共识7
(五)早期胃癌标志物综合评价
对利用这些技术进行早期胃癌检测的标志物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检测性能(灵敏度、特异度)、早期胃癌检出能力、患者依从性、操作简便性、检测成本等(表2),供临床诊断选择参考。
四、早期胃癌检验推荐流程
共识8
综上,本共识探讨了呼气检测、血清免疫学、分子检测等早期胃癌检验技术。呼气检测技术中应用最为成熟的是UBT检测Hp。血清免疫学检测中的CLIA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优于ELISA,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由于仪器成本高,适用于大型三甲医院或检测机构;而ELISA技术更适于基层医疗机构。分子检测技术包括荧光定量PCR、NGS和质谱检测等,NGS侧重于DNA检测,但仍处于发展阶段,如何降低筛查成本、解读海量数据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不仅可检测DNA,也可应用于基因甲基化检测,以辅助诊断早期胃癌。由于PCR仪器的大量出现和广泛使用,也使荧光定量PCR技术普遍适用于所有检测实验室;质谱可通过蛋白筛选来达到发现早期胃癌的目的,在揭示癌症发生的分子机制中将持续发挥作用。
在临床实际应用时,对于以上早期胃癌检验技术和标志物,在选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受检者的依从性、实际健康状况、医疗成本支出等因素,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检验方法,以惠及更多患者。目前临床早期胃癌的确诊率仍远远不够,因此提升检验技术,优化标志物势在必行。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2023)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3年第4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