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4.《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期诊治专家共识》(2023)要点

(2023-04-22 19:33:48)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原发性

妊娠期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期诊治专家共识》2023要点

 

【摘要】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妊娠合并ITP患者病情可随妊娠的进展而加重,导致妊娠期及分娩期出血风险增加,部分妊娠合并ITP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可发生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规范管理妊娠合并ITP可以有效降低ITP患者的出血险,改善母儿结局。但因妊娠合并ITP发生率较低,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临床存在诊疗不规范及过度诊疗现象。为进一步规ITP的妊娠期管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多学科专家,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指南的基础上,共同讨论制定本共识,旨在为我国妊娠合并ITP的诊治提供指导性意见。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既往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ITP以无明确诱因的孤立性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出血以及重要器官出血。ITP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血小板自身抗原免疫耐受性丢失,导致体液和细胞免疫异常活化,共同介导血小板破坏加速及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不足。妊娠合并ITP的发生率约为 8/100 000,部分患者为妊娠期首次诊断。ITP患者在妊娠期病情易加重,严重者可导致母体器官自发出血,部分ITP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可发生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一、ITP患者妊娠前的评估及咨询

对于妊娠前已诊断的ITP患者,应由血液科医师重新评估病情,并进行孕前咨询。推荐11既往诊断ITP的患者妊娠前应由血液科医师重新评估病情,并进行孕前咨询。妊娠前应充分告知妊娠期ITP病情可能加重的风险,新生儿可能发生血小板减少症。

二、ITP在妊娠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ITP的诊断是临床排除性诊断,其缺乏特异性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需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

ITP的诊断要点包括:  1)至少连续2次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减少;(2)外周血涂片镜检显示血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3)脾脏一般不增大;(4)骨髓穿刺检查细胞形态学特点为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伴成熟障碍;(5)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血液病、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慢性肝病、脾功能亢进、甲状腺疾病及疫苗接种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等;血小板消耗性减少;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假性血小板减少;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等。妊娠期需进一步排除与妊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包括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血栓性微血管病,如溶血、肝酶升高和低血小板计数综合征(HELLP综合征)、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及溶血性尿毒症(HUS)等。

推荐21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标准为血小板计数<100×109/L

推荐22  ITP在妊娠期的诊断为排除性诊断,对妊娠期血小板减少者建议行相关病因学检查。

推荐23  妊娠期孤立性血小板减少的主要病因为ITPGT,应根据既往病史、血小板减少发生的孕周、减少的程度及分娩后新生儿及产妇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进行鉴别诊断。

三、妊娠合并ITP的病情监测及治疗

ITP患者的妊娠期管理需要产科与血液科医师共同参与进行高危保健,ITP患者在妊娠期的病情评估、监测及治疗均需要在血液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一)妊娠合并ITP的病情评估及监测

(二)妊娠合并ITP的治疗指征及方案

1. 一线治疗:  一线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及IVIg。药物的选择应考虑到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是否伴发出血症状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

1)糖皮质激素:推荐使用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

2IVIg:可抑制自身抗体产生,阻断巨噬细胞表面Fc受体而降低血小板清除率,减少血小板破坏。

2. 二线治疗:  对于一线治疗失败的ITP患者,可采取的进一步治疗措施包括:(1)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可作为二线治疗方案首选,对部分难治性ITP 患者仍然有效,药物使用剂量同一线治疗。(2)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使用剂量为300U·kg-1·d-1,皮下注射,持续14d。难治性ITP孕妇(n=31)的单臂研究显示,rhTPO的治疗有效率可达70%。但目前仍缺乏妊娠期使用rhTPO的安全性证据,建议仅在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治疗无效时、血液科与产科医师充分评估病情后于妊娠晚期使用。(3)其他:包括抗D免疫球蛋白、脾切除、TPO受体激动剂及利妥昔单抗等,基于上述药物及治疗方式在妊娠期应用的报道有限,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充分证实,结合相关文献及指南,本共识不推荐作为难治ITP患者的常规应用,但可根据情况,在有治疗经验的医疗机构,权衡风险与继续维持妊娠获益的情况下谨慎应用。

3. 输注血小板:

4. 紧急治疗:

5. 治疗效果判断:

推荐31  ITP患者的妊娠期管理需要产科与血液科医师共同参与,病情的评估需综合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下降的速度、出血评分及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

推荐32  ITP 患者妊娠早期以血小板计数<20×109/L、妊娠中晚期以血小板计数<30×109/L或有出血症状作为治疗指征。

推荐33  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及IVIg。糖皮质激素治疗以泼尼松0.250.50 mg·kg-1·d-1为起始剂量,建议妊娠早期不超过0.25mg·kg-1·d-1,妊娠中晚期不超过0.50mg·kg-1·d-1IVIg 常用剂量为400mg·kg-1·d-1,连续35d

四、妊娠合并ITP患者围分娩期处理

1. 围分娩期治疗:

2. 分娩时机及方式:

3. 分娩时麻醉方式的选择:

推荐41  妊娠晚期可根据患者血小板计数及产科情况给予泼尼松或IVIg治疗以进一步升高分娩前的血小板计数。

推荐4 根据产科指征选择分娩方式。阴道分娩者建议血小板计数>50×109/L;实施椎管内麻醉者建议血小板计数>70×109/L

五、ITP 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的血小板监测及疫苗接种

推荐 51  ITP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应常规进行血小板计数的监测。

六、ITP孕妇的母乳喂养问题

目前认为,孕妇在妊娠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或IVIg治疗对产后哺乳影响较小,产后不需要限制哺乳。202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指南认为,泼尼松用量≤20mg/d 的产妇,母乳对新生儿的影响较小;当泼尼松用量>20mg/d时,建议弃去服药后4h内的乳汁,服药4h后再哺乳。如果母乳喂养新生儿出现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且持续1周,建议暂停母乳喂养一段时间以观察血小板有无上升趋势。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期诊治专家共识》(2023)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妇产科杂志》2023年第3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3.4.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