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期诊治专家共识》(2023)要点
(2023-04-22 19:33:48)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原发性妊娠期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期诊治专家共识》(2023)要点
【摘要】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妊娠合并ITP患者病情可随妊娠的进展而加重,导致妊娠期及分娩期出血风险增加,部分妊娠合并ITP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可发生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规范管理妊娠合并ITP可以有效降低ITP患者的出血险,改善母儿结局。但因妊娠合并ITP发生率较低,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临床存在诊疗不规范及过度诊疗现象。为进一步规ITP的妊娠期管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多学科专家,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指南的基础上,共同讨论制定本共识,旨在为我国妊娠合并ITP的诊治提供指导性意见。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既往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ITP以无明确诱因的孤立性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出血以及重要器官出血。ITP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血小板自身抗原免疫耐受性丢失,导致体液和细胞免疫异常活化,共同介导血小板破坏加速及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不足。妊娠合并ITP的发生率约为 8/100 000,部分患者为妊娠期首次诊断。ITP患者在妊娠期病情易加重,严重者可导致母体器官自发出血,部分ITP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可发生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一、ITP患者妊娠前的评估及咨询
对于妊娠前已诊断的ITP患者,应由血液科医师重新评估病情,并进行孕前咨询。推荐11既往诊断ITP的患者妊娠前应由血液科医师重新评估病情,并进行孕前咨询。妊娠前应充分告知妊娠期ITP病情可能加重的风险,新生儿可能发生血小板减少症。
二、ITP在妊娠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ITP的诊断是临床排除性诊断,其缺乏特异性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需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
ITP的诊断要点包括:
推荐21
推荐22
推荐23
三、妊娠合并ITP的病情监测及治疗
ITP患者的妊娠期管理需要产科与血液科医师共同参与进行高危保健,ITP患者在妊娠期的病情评估、监测及治疗均需要在血液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一)妊娠合并ITP的病情评估及监测
(二)妊娠合并ITP的治疗指征及方案
1.
一线治疗:
(1)糖皮质激素:推荐使用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
(2)IVIg:可抑制自身抗体产生,阻断巨噬细胞表面Fc受体而降低血小板清除率,减少血小板破坏。
2.
二线治疗:
3. 输注血小板:
4. 紧急治疗:
5. 治疗效果判断:
推荐31
推荐32
推荐33
四、妊娠合并ITP患者围分娩期处理
1. 围分娩期治疗:
2. 分娩时机及方式:
3. 分娩时麻醉方式的选择:
推荐41
推荐42
五、ITP 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的血小板监测及疫苗接种
推荐 51
六、ITP孕妇的母乳喂养问题
目前认为,孕妇在妊娠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或IVIg治疗对产后哺乳影响较小,产后不需要限制哺乳。202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指南认为,泼尼松用量≤20mg/d 的产妇,母乳对新生儿的影响较小;当泼尼松用量>20mg/d时,建议弃去服药后4h内的乳汁,服药4h后再哺乳。如果母乳喂养新生儿出现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且持续1周,建议暂停母乳喂养一段时间以观察血小板有无上升趋势。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期诊治专家共识》(2023)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妇产科杂志》2023年第3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