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3.《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2023)要点

(2023-04-22 15:58:15)
标签:

维生素d

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

《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2023要点

 

【摘要】 维生素D是人类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除发挥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健康的功能外,还参与组织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免疫调节。维生素D缺乏涉及各个年龄,对儿童、孕产妇和中老年人群的影响尤为突出。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为正常、不足、缺乏、中毒四类。维生素D缺乏是全球性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阳光直接暴露不足、膳食中缺乏维生素D。孕妇、肤色深的人群(黑人、西班牙人、皮肤黑色素增加者)、肥胖者、儿童和老年人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风险人群。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骨质软化症、手足抽搐症、骨质疏松症,并与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自身免疫疾病等相关。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应依据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临床表现、血生化及骨骼 X线检查,测定血清25OHD水平是最可靠的诊断标准。在普通人群中因地制宜进行维生D营养状况评价,根据风险及合并危险因素的情况进行分层干预。对于维生素D水平正常或不足人群,应积极预防维生素D缺乏;对维生素D缺乏者,可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日光照射时间、改善膳食维生素D摄入、补充维生素D制剂和钙剂等方法维持机体维生素D的正常水平。本共识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国情,对维生素D的营养现状、缺乏原因及健康风险、评估意义与方法、改善措施等方面展开充分讨论,基于循证医学相关成果,达成专家共识,对于推动在基层和健康体检(管理)机构开展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和干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维生素D是人类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为开环固醇类物质。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为调节钙磷代谢,对骨骼神经肌肉系统正常功能的维持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证实维生素D还具有骨骼外健康效应,参与组织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活性调节,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涉及各个年龄,对儿童、孕产妇和中老年人群的影响尤为突出。

第一部分 概述

一、维生素D营养状况判定

维生素D主要在阳光照射下再经皮肤合成,也可从饮食中少量摄取,其中动物食物来源的为维生素D3,植物食物来源的为维生素D2。维生素D营养状况可以分为4类: 正常、不足、缺乏、中毒。

1.  维生素D水平正常:,  针对一些特殊人群,如婴儿、 孕妇、乳母及老年人,应据情况予以维生素D剂补充约400800U/d。人体25OHD水平正常参考判定值见表1

2.  维生素D不足:  当人体血清(血浆)25OHD含量低于正常人群的参考判定值,但高于缺乏参考判定值时,可判定为维生素D不足。

3. 维生素D缺乏:  当人体血清(血浆)25OHD含量低于缺乏的参考判定值时,可判定为维生素D乏。软化症、骨质疏松症有关。

4. 维生素D中毒:  人体摄入过量的维生素D,出现烦渴、多饮、多尿、肾结石或钙盐沉着等高钙血症的表现、伴有高钙尿和低甲状旁腺素血症,称为维生素D中毒,此时血清25OHD>224μg/L560nmol/L)。

二、维生素D营养状况现状

维生素D缺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造成维生素D缺乏流行的主要原因是阳光直接暴露不足、膳食中缺乏维生素D

三、维生素D缺乏或过量的健康风险

(一)维生素D缺乏

1. 佝偻病:  佝偻病常发生在日照不足、喂养不当的婴儿以及出生后生长较快的早产儿。

2. 骨质软化症: 成年人维生素D缺乏主要表现为骨质软化症,特别是妊娠和哺乳妇女以及老年人容易发生。

3. 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营养状况差和钙摄入量低是骨质疏松和骨折发生风险的重要危险因素。

4. 癌症: 维生素D与癌症的相关性目前仍存在争议。

5. 心血管疾病: 总体而言,血清25OHD每增加25nmol/L10μg/L),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降低10%

6. 糖尿病: 维生素D对胰岛β细胞有一定调节作用。

7. 慢性肾脏病: 维生素D缺乏症在一般人群中很常见,特别是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普遍存在。

8. 自身免疫疾病: 体内维生素D含量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展发生关系密切,类风湿关节炎发病部位的巨噬细胞、关节软骨细胞上均有一种特异性的维生素 D 受体表达。

(二)维生素D过量

过量的维生素D是有毒的。

四、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及营养状况评估的意义

(一)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

1. 维持机体钙、磷平衡:

2. 参加体内免疫调节:

(二)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估的意义:

维生素 D营养状况评价够显著改善维生素D缺乏率,并能从危险因素阶段进行干预,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维生素D是与健康密切相关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均会影响健康。针对维生素D的营养现状、缺乏原因及危害、防治措施、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指导,对促进维生素D营养健康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 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办法

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应依据维生素 D 缺乏的病因、临床表现、血生化及骨骼 X 线检查。血清 25OHD水平为最可靠的诊断标准。

一、一般情况

1. 一般信息: 年龄,性别,职业等。

2. 膳食史及疾病史:

二、体格检查

1. 基本项目:

2. 神经系统:

3. 体征:

三、辅助检查

1. X线检查:

2. 血尿检测:

3. B超检查:

4. 血清25OHD水平测定:  25OHD是人体中含量最多、最稳定、半衰期最长的维生素 D 代谢产物,其血清浓度水平是反映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具体见表1

第三部分 实施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的人员机构及流程

一、实施筛查的人员与机构

1. 公共营养师:

2. 基层医疗机构:

3. 体检机构:

4. 维生素D营养缺乏人群可能就诊的相关科室:

二、维生素D营养状况人群筛查的实施流程

第四部分 维生素D营养状况改善

一、维生素D营养状况改善的目的

对维生素D营养缺乏或过量人群进行评价及干预的目的是预防和延缓维生素D相关营养疾病的发生。

二、维生素D营养状况改善的内容

(一)维生素D水平正常或不足人群,预防维生素D缺乏

1. 保证日光照射,人体所需维生素D90%由皮肤内合成,每天接受日光照射(包括漫射)约30min即可满足人体维生素D的需求。

2.  膳食摄入保证富含维生素D食物摄入,非强化食品中天然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如高脂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等,强化食品如配方奶粉、维生素A/D强化牛奶等。

3. 维生素D制剂,针对一些特殊人群,如婴儿、孕妇、乳母及老年人,应据情况予以维生素 D 制剂补充约400800 U/d

(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者予以维生素 D治疗

1. 增加户外活动和日光照射平均户外活动12h/d,夏秋季节多晒太阳,主动增加日光照射。

2. 膳食调整保证富含维生素D食物摄入,适当添加补充含钙丰富食物,如奶及奶制品、豆制品、海产品等或钙强化食品。

3. 维生素D制剂补充治疗可口服或肌肉注射,多以口服为主。

4. 保证充足的钙的营养在维生素D缺乏的治疗期间非常重要,钙的补充以从食物中获取最好,必要时可补充钙剂。

5. 对于反复缺乏维生素D的患者,应连续服用维生素D2个月。

(三)维生素D中毒的预防及治疗

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维生素D制剂,如采取大剂量冲击疗法,需注意监测血清25OHD 水平防止出现维生素D中毒。中毒者应立即停服维生素D制剂,转诊至内分泌专科进一步处理。

(四)膳食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

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详见表4。脂肪含量高的海鱼、蛋黄、动物肝脏和奶油中维生素D含量相对较多,奶和瘦肉中含量较少,强化维生素D食品中含量差异较大。 常见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见表3

三、维生素D缺乏或过量人群的随访管理

1. 建立健康档案,登记个人信息:

2. 定期随访:

3. 监测转归:

第五部分 总结与展望

维生素D在所有的脊椎动物包括人类中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血清钙和磷的浓度在正常范围内,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证实维生素D还具有骨骼外健康效应,参与组织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活性调节,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针对维生素D的营养现状、缺乏原因及危害、防治措施、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指导,对促进维生素D营养健康至关重要。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2023)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3年第4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3.4.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