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慢性肾脏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实践指南(2023年版)》要点
(2023-04-22 09:17:07)
标签:
慢性肾脏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
《慢性肾脏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实践指南(2023年版)》要点
[摘要]
1
HCV属于黄病毒科肝炎病毒属,传播途径以血液传播为主。HCV尚无有效疫苗预防,只能通过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治疗、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和及时治疗减少HCV的传播。
HCV暴露后1~3周外周血可检测到HCV RNA,3个月后约90%患者可出现抗-HCV抗体,部分患者可出现自发性病毒清除。病毒清除后,抗-HCV仍可阳性。病毒血症持续6个月以上可诊断为慢性HCV感染,HCV感染慢性化率为55%~85%。
2
•推荐对所有CKD患者进行抗-HCV检测(1A)。
•抗-HCV阳性患者,应进行HCV RNA定量检测,以明确是否为现症感染(1A)。
2.1
应常规进行HCV筛查,主要原因在于:
2.2
2.2.1
2.2.2
3
•所有HCV RNA阳性的CKD患者,应接受DAA治疗(1A)。
•抗病毒治疗终点是SVR,定义为治疗结束后12或24周,采用敏感检测方法(检测下限≤15IU/mL)检测不到 HCV RNA(SVR12或24)(1A)。
4
•CKD患者在进行HCV抗病毒治疗前,需评估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肾功能及电解质、HCV RNA定量检测、HCV 基因型、HBV血清学指标、合并疾病与合并用药情况(1B)。
4.1
4.1.1
4.1.2
4.1.3
4.1.4
4.2
4.2.1
4.2.2
4.3
4.4
5
•推荐用于CKD G1~5期患者的抗病毒方案: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HCV 基因1~6型),来迪派韦/索磷布韦(HCV基因1、4、5、6型),艾尔巴韦/格拉瑞韦(HCV基因1、4型),治疗剂量与普通人群相同,无需调整(1A)。
•不推荐CKD G4~5期HCV感染患者使用含利巴韦林的治疗方案(1A)。
5.1
5.2
5.3
5.4
6
•对于CKD合并HBV/HCV共感染的患者,如HBsAg阳性,建议在DAA治疗期间和治疗后3个月联合恩替卡韦或丙酚替诺福韦治疗,如HBsAg阴性但抗-HBc阳性,建议治疗期间和治疗后3个月监测HBsAg和 HBVDNA(2C)。
•对于干扰素经治的CKD合并HCV感染患者,推荐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基因1~6型)、来迪派韦/索磷布韦(基因1、4、5、6型)或者格拉瑞韦/艾尔巴韦(基因1b型)治疗,治疗剂量与普通人群相同,无需调整(1A)。
•对于DAA经治的CKD合并HCV感染患者,建议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伏西瑞韦(基因1~6型)治疗,治疗剂量与普通人群相同,无需调整(2C)。
•对于CKD合并急性丙型肝炎患者,推荐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基因1~6型)、来迪派韦/索磷布韦(基因1、4、5、6型)或者格拉瑞韦/艾尔巴韦(基因1、4型)治疗,疗程12周(1B)。
6.1
6.2
6.3
7
•CKD患者在DAA治疗过程中应对肝、肾功能和HCV RNA应答情况进行监测。推荐治疗前基线、治疗4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2周评估肝肾功能、HCV RNA定量检测(1B)。
•对于有进展期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患者,无论是否获得SVR,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腹部超声和甲胎蛋白(1B)。
8
8.1
•CKDG5期患者,包括围透析期以及血液透析患者,推荐每6个月进行抗-HCV检测,如抗HCV阳性患者,应进行 HCV RNA定量检测,如确诊HCV现症感染,推荐积极进行DAA治疗(1A)。
•血液透析患者在以下情况时推荐进行HCV RNA定量检测: 首次开始血液透析前;由其他血液透析中心转入时;近期接受血液制品治疗;转氨酶异常升高;透析中心出现HCV感染病例(1A)。
8.2
•血液透析患者,一旦发现HCV RNA阳性,推荐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1A)。
8.3
•血液透析中心应严格遵照《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版)》的感染控制标准操作流程(1A)。
•HCV现症感染的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DAA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2周以及治疗结束后24周进行高敏的 HCV RNA检测(检测下限为≤15IU/mL),3次检测HCV RNA均检测不到后可进入普通透析室/区进行透析(2C)。
•HCV既往感染的血液透析患者(抗-HCV阳性,但HCV RNA阴性或低于检测下限),建议连续3次进行高敏的 HCV RNA检测(检测下限为≤15IU/mL),每次间隔12周,3次检测HCV RNA均检测不到后可进入普通透析室/区进行透析(2C)。
9
9.1
•所有等待肾移植的HCV感染者推荐在移植前或移植后进行抗病毒治疗(1A)。
9.2
•推荐对所有肾移植供者进行抗-HCV和HCV RNA检测(1A)。
•推荐HCV感染的供肾用于所有潜在的肾移植受者,无论受者是否感染 HCV(1C)。
•HCV阴性受者接受HCV感染的供肾,应在移植术后尽早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2C)。
9.3
•对于肾移植术后的HCV感染者以及接受HCV RNA阳性供肾的HCV阴性受者,推荐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基因1~6型),来迪派韦/索磷布韦(基因1、4、5、6型),艾尔巴韦/格拉瑞韦(基因1、4型),治疗剂量与普通人群相同,无需调整(1A)。
10
10.1
10.1.1
10.1.2
10.2
10.3
•所有HCV-GN患者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1A)。
•对于肾功能稳定和(或)伴有非肾病性蛋白尿的HCV-GN患者,采用DAA方案进行初始治疗(1C)。
•对于重度冷球蛋白血症或快速进展肾衰竭的HCV-GN患者,推荐DAA治疗的同时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或)血浆置换治疗。肾病综合征应根据不同特征包括肾功能不全、病理损伤急慢性程度进行个体化治疗。肾病综合征和规范DAA治疗未能改善且组织学呈活动性HCV-GN,推荐DAA治疗基础上加用免疫抑制治疗;利妥昔单抗可作为一线免疫抑制剂使用。DAA方案的剂量和疗程与普通患者一致(1C)。
11
CKD患者中HCV感染率高,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问世并广泛应用于临床,HCV感染已成为可治愈的疾病。多学科专家组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特点,经过多次讨论,最终达成共识,制定出临床实践指南。本指南介绍了CKD患者合并HCV感染的流行病学、筛查、诊断、治疗、预防,以及特殊人群HCV感染的管理建议,期望为广大医生提供临床实践指导,更希望通过积极的筛查和治疗,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早日实现消除HCV感染的目标。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慢性肾脏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实践指南(2023年版)》编写〕
(本指南刊登于《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3年第4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