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4.《经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

(2023-04-20 08:51:08)
标签:

经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

《经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

 

【摘要】  经桡动脉入路(TRA)行介入手术具有安全、舒适的特点,是冠脉介入的首选入路。但TRA在外周介入中应用不足。目前对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合适的器械、降低TRA并发症及提高TRA使用率尚认识不足。 为了更好地推广TRA在周介入中的应用,指导TRA临床患者选择、技术操作规范和医师技能训练,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于2022年组织全国范围内的介入专家成立《经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中国专家共识》工作小组,并共同制定本共识。 本文主要聚焦TRA外周应用现状、优势及局限性、桡动脉解剖学特征、患者选择、操作规范、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辐射剂量及学习曲线,并通过文献评价结合专家组意见达成共识。

 

  1953年瑞典医生Sven-Ivar Seldinger首次报道经皮股动脉穿刺行血管造影术,此后经股动脉入路(TFA) 成为介入放射科医师行介入手术时经典的入路选择。 1989年加拿大医生Lucien Campeau首次报道使用经皮桡动脉穿刺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目前TRA已经成为全球冠脉介入治疗的首选治疗途径。近5年来该技术在国内快速推广,但对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合适的器械、降低TRA并发症以及提高TRA使用率尚认识不足。

1  TRA外周介入应用现状

  共识:

TRA在外周介入中应用不足,需要加快推广和规范。

2  TRA外周介入的优势及局限性

  共识:

1TRA有局部严重并发症较少、 减少住院时间、经济、舒适等优势;

2)对于桡动脉纤细(女性)、存在解剖学变异或需要使用≥7Fr导管鞘患者, 行外周介入诊疗时应慎重选择TRA; 选择TRA需完善术前评估;建议常规备股动脉入路。

3  桡动脉的解剖学特征

  共识:

1TRA术前应仔细评估桡动脉的代偿能力、直径、解剖学变异;

2Allen试验及Barbeau试验简单易行,推荐有条件的单位行超声评估桡动脉解剖和血流动力学。

4  患者选择

  共识:

1TRA适合大多数的外周介入诊疗;

2TRA尤其适用于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肥胖、制动困难、髂股动脉闭塞患者;

3TRATFA术中可互相转换,或联合应用。

5  TRA 操作规范

5.1  穿刺前准备

5.2  桡动脉穿刺及血管保护

5.3  器械选择及插管操作

5.4  桡动脉压迫

5.5  远桡动脉

5.6  围手术期护理

6  TRA常见并发症及预防与处理

6.1  RAO的预防与处理

6.2  桡动脉痉挛的预防和处理

6.3  手臂青紫和血肿以及筋膜室综合征的处理

6.4  假性动脉瘤的处理

6.5  卒中风险和预防

  共识:

1TRA的局部穿刺点出血相关严重并发症少于股动脉入路,采用小外径/薄壁鞘、充分抗凝、通畅压迫、减少压迫时间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大部分RAO为无症状,及早发现RAO并及时处理有利于后续再次使用,需警惕筋膜室综合征等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

TRA辐射剂量

  共识:

1)辐射防护方式及术中辐射剂量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原则是减少患者及术者辐射剂量的关键;

2)增加术者 TRA 手术操作量可减少患者和术者的辐射暴露, 目前研究认为TRA患者及术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与 TFA 无明显差异。

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学习曲线

  共识:

1)熟悉股动脉入路的介入医师在经过专业培训后能够快速掌握TRA技术;

2)外周介入初学者可同时学习桡动脉入路、股动脉入路。

展望

TRA行外周介入具有提高患者舒适性、减少局部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优势。 外周介入所含疾病种类多、靶血管位置及形态各异、手术器械种类多,术前详细评估合理选择桡动脉入路、 术中规范操作、选择合适的器械、术后重视桡动脉通畅压迫,能够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TRA外周介入专用器械的研发、桡动脉压迫与解压的最佳方式、导管长时间留置患者桡动脉的保护等还需要未来进一步的探索。 TRA的学习曲线与辐射剂量与TFA 相似。 通过加强术者的教育与培训, 规范桡动脉入路操作、提高操作技能, 推广桡动脉入路在外周介入中的应用,能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经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中国专家共识》(2023)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介入放射学杂志》2023年第3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3.4.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