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糖脂代谢紊乱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老年患者营养管理专家指导建议》(2023)要点
(2023-03-04 09:54:24)
标签:
糖脂代谢紊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老年患者营养管理 |
《糖脂代谢紊乱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老年患者营养管理专家指导建议》(2023)要点
【提要】
一、老年糖脂代谢紊乱人群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营养管理原则
营养管理原则包括针对老年糖脂代谢紊乱人群的疾病特点,组建营养管理团队、确定营养治疗目标、规范营养诊疗流程、合理选择营养干预方式以及加强营养监测和干预效果评估。
1. 组建多学科营养管理团队:
2. 制定营养治疗目标:
(1)达到并维持血糖、血脂、血压控制目标(表1)。
(2)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力。
(3)对抗新冠病毒感染,提高治愈率。
3. 规范营养诊疗流程:
4. 合理选择营养干预方式:
5. 加强营养监测和干预效果评估。
二、老年糖脂代谢紊乱人群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营养干预
1.
根据营养不良五阶梯原则,首选饮食+营养教育。该部分强调重型/危重型老年患者的营养干预,多数患者需
要进行肠内营养治疗,部分需要肠外营养治疗。
(1)营养干预时机。 住院后应尽早启动营养干预。
(2)能量供给。 根据患者的能耗水平、炎症反应、应激程度、脏器功能、代谢状况等,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
(3)宏量营养素供给。 由于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重,应增加蛋白质摄入量。
(4)微量营养素供给。 营养摄入不足的老年患者在肠内或肠外营养治疗期间,均需注重维生素A、C 和 D、锌等微量营养素的补充。
(5)肠内营养治疗。 常用肠内营养方式。根据喂养途径,肠内营养可分为口服营养补充和管饲。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轻型/中型以及未接受机械通气的重型/危重型老年患者,给予口服营养补充 400~600 kcal/d 及额外补充蛋白质30g/d。无法经口摄食、存在误吸风险或接受机械通气,且无肠内营养禁忌症的重型/危重型老年患者,首选经鼻胃管给予全肠内营养治疗。其中,对于需俯卧位通气、年龄>70岁或高误吸风险的老年患者,可直接考虑幽门后喂养,即置入鼻空肠管。
(6)肠外营养治疗。 重型/危重型老年患者若无肠内营养禁忌症,不建议早期单独使用肠外营养或补充性肠外营养。接受机械通气的老年 DM患者可提高肠外营养的脂肪比例至40%~50%,合理选择脂肪乳制剂,既能满足能量消耗,改善呼吸功能,也不造成血糖紊乱或增加肝肾负担。高脂血症患者应根据血脂水平适当降低脂肪供给。
(7)肠内/肠外营养治疗期间的代谢管理。 糖代谢水平管理。肠内营养的输注方式分为一次性投给、间歇性重力滴注和连续性经泵输注。对于老年DM患者,采用一次性投给方式时可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
脂代谢水平管理。肠内和肠外营养治疗期间均应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对于接受静脉营养治疗的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尤其是TG>3.5mmol/L)时,应根据代谢情况决定是否使用脂肪乳剂,如使用,应警惕脂肪超载综合征的发生。TG≥5.6mmol/L时应避免使用脂肪乳。对于合并超重/肥胖的老年患者,不宜过于严格限制能量摄入,以避免快速体重减轻。
2. 糖脂代谢紊乱合并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期/非住院老年患者的营养干预:
糖脂代谢紊乱合并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期/非住院老年患者多可正常饮食,部分伴有食欲减退导致饮食摄入不足者,可给予口服营养补充400~600kcal/d。
(1)合理饮食。
(2)合理使用药食同源性食物。
新冠病毒感染近期在我国广泛流行,造成严重的公共健康负担。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感染率、重症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其他成年人群。营养治疗是新冠病毒感染综合治疗关键措施之一。全程营养管理和早期营养干预能有效减少重症率、死亡率和提高治愈率。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糖脂代谢紊乱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老年患者营养管理专家指导建议》(2023)编写〕
(本指导建议刊登于《中国糖尿病杂志》2023年第1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