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抗EGFR单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临床共识(2023年版)》要点
(2023-02-19 16:00:28)
标签:
抗egfr单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
《抗EGFR单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临床共识(2023年版)》要点
[摘要]
1 概述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CCHN)起源于上皮细胞,常发生于口腔、咽部和喉部等部位。除鼻咽癌外,大部分SCCHN的危险因素与吸烟及饮酒相关,部分口咽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相关。据统计,2020年全世界范围内唇癌/口腔癌、喉癌、口咽癌和下咽癌的新发病例估计约74万例,死亡病例约36万例。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2
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唇癌/口腔癌、喉癌、口咽癌和下咽癌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分别约为7.8万例和4.0万例。
2 局部晚期SCCHN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建议局部晚期SCCHN患者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3 无法耐受标准剂量顺铂治疗的参考判定标准
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期CRT是局部晚期SCCHN首选的非手术治疗策略,其中顺铂在放疗同步期间(100mg/m2,每3周1次)的累积剂量显著影响预后,一般认为总的累积剂量达到200mg/m2是有效剂量,但受急性和远期毒性的影响,并非所有患者都能耐受这一强度的治疗,治疗相关毒性对长期生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值得重视。
专家意见1:
4 抗EGFR单抗联合放疗/同步CRT治疗局部晚期SCCHN
专家意见2:
5 抗EGFR单抗在含诱导治疗的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专家意见3:
6 放疗联合抗EGFR单抗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
6.1 痤疮样皮疹
6.2 口腔黏膜炎
6.3 放射性皮炎
专家意见4:
7 展望
7.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近年来,多种针对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复发转移SCCHN中的疗效已经获得肯定,而在CRT或根治性放疗中加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否为局部晚期
SCCHN患者带来获益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遗憾的是,已公布的两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CRT的期临床研究(JAVELIN H&N100和KEYNOTE-412)均未达到研究的主要终点。
7.2 放疗增敏剂
除西妥昔单抗外,另一种在期临床试验中证实有效的放疗增敏药物是尼莫拉唑。尼莫拉唑是一种可靶向乏氧肿瘤细胞的放疗增敏药物。
8 结语
以标准剂量顺铂为基础的同期CRT是局部晚期SCCHN患者的标准非手术治疗模式。但也应注意CRT的毒性和耐受性。与单纯放疗相比,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可显著提高局部晚期SCCHN患者的生存率。本共识建议,对于无法耐受标准剂量顺铂的患者,可选择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的方案。对于有缩瘤、降期或器官功能保留需求、拟行诱导治疗的患者,标准诱导治疗方案为TPF,对于不能耐受TPF毒性的患者,可用西妥昔单抗替代5-氟尿嘧啶,采用TPE方案。考虑到顺铂的累积毒性,在使用含顺铂诱导治疗后,不推荐再使用标准剂量顺铂的同期化疗方案,诱导治疗后肿瘤退缩良好的,后续可选择单纯放疗或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对于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的相关不良反应,可以通过治疗前预防、治疗过程中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进行全面、分级管理。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抗EGFR单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临床共识(2023年版)》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国癌症杂志》2023年第1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