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2.《肥胖症互联网体重管理模式专家共识》(2023)要点

(2023-02-06 14:44:48)
标签:

肥胖症

互联网体重管理模式

《肥胖症互联网体重管理模式专家共识》2023要点

 

随着肥胖症的严重程度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患者给全世界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尽管治疗肥胖的方法有很多,但目前认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是体重管理最为关键、安全有效的方法,目前主流的体重管理模式包括面对面管理、网络或其他形式的线上管理。 体重管理是指在科学的基础上对人的体质量进行有效管理,运用个性化管理方案在营养、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进行干预,达到控制及维持正常体质量和身体健康的目的。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模式下的体重管理可以更高效地通过互联网工具控制能量摄入、改变饮食习惯、定期测量体质量、改善情绪进食,以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达到减少体质量、 降低肥胖症相关并发症的产生的目的。 互联网模式下的体重管理将会利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云存储、人工智能(AI)等最新技术,充分将患者、医生及互联网平台联合在一起,这种体重管理方式可以为患者定制更高效的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为医生减轻负担,同时管理更多的患者;为平台及科研人员提供更为丰富、全面的研究资料,以期对肥胖症有更深入的了解。 目前,传统的生活方式干预局限于医院专科医生面对面指导,患者走出医院后很难继续获得相应的专业支持,其坚持治疗的依从性和执行力均不足,严重影响了减重的效果。 而互联网线上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肥胖症对全球健康的挑战。 目前国内外体重管理专家共识中尚未有关于互联网技术应用在肥胖症相关疾病领域的具体实施标准和推荐,因此,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模式下对体重管理的共识意见迫在眉睫。

1  适用范围

1.1  适用人群

本共识适用于符合超重及肥胖症诊断的成年人。

1.2   诊断依据

参考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成人体重判定( WS/T 428-2013)》及2011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肥胖学组发布的《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提出的体质量指数(BMI)界定值,BMI24.027.9kg/m2 为超重, BMI≥28.0kg/m2 为肥胖。

1.3  共识使用者

本共识供从事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体重管理工作的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参考使用。

2  制定方法

3  共识建议

3.1  共识建议条目简要汇总

(1)互联网的干预方式推荐

建议肥胖或超重患者使用互联网移动设备应用程序进行体重管理。1aA

建议肥胖或超重患者采用互联网视频指导与其他干预方式结合进行体重管理。2bB

建议合并并发症的肥胖或超重患者使用可穿戴设备(CWATs)与互联网移动设备应用程序结合进行体重管理。2bB

建议肥胖或超重患者在体重管理初期引入互联网干预控制体质量。1aA

(2)互联网记录方式推荐

建议肥胖或超重患者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每日记录体质量,可以预防体质量增加。3bB

建议针对肥胖或超重患者使用 CWATs 收集患者相关基础数据,以便医生更好地提供体重管理服务。3bB

(3)互联网运动指导推荐

建议肥胖或超重患者使用仅对运动进行干预的手机应用程序以增加身体活动。1aA

肥胖或超重患者使用手机应用程序干预运动时,连续干预时间可控制在3个月以内,对运动控制的效果更佳。1aA

针对肥胖合并并发症患者,建议使用基于网络的运动结合营养干预方式。2bB

(4)管理人员反馈与交流推荐

建议针对肥胖或超重患者使用提供咨询或行为治疗的互联网干预服务以减重。1aA

建议使用社交网络建立小组作为对肥胖或超重患者的激励工具,可以增加患者的自我反馈。2bB

3.2  互联网模式下的体重管理概念

互联网模式的体重管理是指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各种形式的电脑终端 (电子邮件、文本信息、社交论坛、电脑客户端)、智能手机端的应用及关联的穿戴设备等形式来实现功能的技术,但不包括脱离互联网的通讯电话、移动电话和视频等对体重管理进行的一系列干预或记录措施。

3.3   互联网的干预方式推荐

建议肥胖或超重患者使用互联网移动设备应用程序进行体重管理。1aA

建议肥胖或超重患者采用互联网视频指导与其他干预方式结合进行体重管理。2bB

建议合并并发症的肥胖或超重患者使用CWATs与互联网移动设备应用程序结合进行体重管理。2bB

建议肥胖或超重患者在体重管理初期引入互联网干预控制体质量。1aA

3.4  互联网记录方式推荐

建议肥胖或超重患者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每日记录体质量,可以预防体质量增加。3bB

建议针对肥胖或超重患者使用 CWATs 收集患者相关基础数据,以便医生更好地提供体重管理服务。3bB

3.5  互联网运动指导推荐

建议肥胖或超重患者使用仅对运动进行干预的手机应用程序以增加身体活动。1aA

肥胖或超重患者使用手机应用程序干预运动时,连续干预时间可控制在 3 个月以内,对运动控制的效果更佳。1aA

针对肥胖合并并发症患者,建议使用基于网络的运动结合营养干预方式。2bB

3.6  管理人员反馈与交流推荐

建议针对肥胖或超重患者使用提供咨询或行为治疗的互联网干预服务以减重。1aA

建议使用社交网络建立小组作为对肥胖或超重患者的激励工具,可以增加患者的自我反馈。2bB

4  评估标准

目前互联网体重管理的研究多以干预36个月后的体质量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来判定该技术方法的效果。 而随着技术的普及,评价肥胖症疗效的指标不应当仅局限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及体脂率等,还应当加入更多的评价指标,如人体成分分析中的内容、生活能力评定量表、饮食量表、中医体质量表、情绪相关量表、CWATs数据、实验室数据等内容,配合大数据的应用,从而提炼出更多层面的问题。

5  讨论

《肥胖症互联网体重管理模式专家共识》 条目清单的形成,旨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互联网指导肥胖症患者过程中的工作流程,并将其标准落实于临床实施。 对肥胖症患者进行互联网干预时建议参考本共识推荐要点,但不替代临床医生的自主判断。在充分评估肥胖症患者的并发症严重程度及其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的障碍后,可单独或联合多种体重管理策略,制订个体化的体重管理方案。 同时,建议本共识的使用者应接受相关培训,系统学习体重管理方案,以达到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疾病负担,促进患者更积极、健康地面对生活与社会的目的。

本专家共识并非医疗行为的标准或规范,而仅仅是根据现有的研究证据依据特定方法制作出的一个文本,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新证据的不断产生,结合在临床推广实施后获取更多患者的反馈意见,共识所提供的建议也会随之进行修正并对清单条目进行修改或补充完善。

本共识内容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基于互联网体重管理的现状,本共识采用国外的互联网相关肥胖症研究作为证据,目前尚缺乏高质量证据及国内互联网体重管理相关领域研究的证据;第二,在运动、饮食指导方面,原始研究对治疗方案的信息描述不足,导致无法进一步细化推荐意见;第三,本共识仅针对成年人的超重及肥胖问题进行探讨,对于儿童及青少年肥胖、妊娠期肥胖、肥胖合并常见并发症、体质量过轻及局部肥胖等其他体重管理问题尚未涉足;第四,本共识存在一定的地域局限性,专家多来自国内的华东、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于东北及西部地区的专家涉及较少,这可能对本共识在东北和西部地区的使用造成偏差,需要后续补充完善相关专家意见。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肥胖症互联网体重管理模式专家共识》(2023)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3.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