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1.《交界性卵巢肿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要点

(2023-01-13 17:06:27)
标签:

交界性卵巢肿瘤

《交界性卵巢肿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要点

 

背景

交界性卵巢肿瘤(BOTs占所有卵巢上皮性肿瘤的15%20%,主要组织学类型为浆液性和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子宫内膜样、透明细胞及Brenner交界性肿瘤等较少见。

流行病学

BOTs的中位发病年龄为46岁,5年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90%,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自1519岁开始,5559岁达到高峰,年发病率约4.5/10万人。目前缺乏充足的证据支持筛查能够达到早期发现BOTs的目的。

病理组织学特点

3.1  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概述

3.2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3.3  黏液性交界性肿瘤

3.4  浆黏液性交界性肿瘤(SMBOT

3.5  交界性卵巢肿瘤伴微浸润

4 分期

本共识推荐依据 2014 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修订的卵巢癌分期系统,结合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分期,对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进行手术-病理分期。见表2

诊断

5.1  临床特点

  BOTs生长缓慢,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约30%的患者无任何症状,仅在体格检查或常规妇科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盆腔或腹部肿块,10%的患者表现为阴道流血。随着肿瘤的生长,可合并相邻器官的压迫症状,如腹胀、腹痛、尿频、便秘等,少数晚期患者合并腹水或因肿瘤扭转、破裂引起急腹症。

5.2  影像学检查

推荐及共识:  超声检查是评估卵巢肿物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推荐至少采用国际卵巢肿瘤分析组织(IOTA)简易标准,当超声检查难以明确时,推荐 MRI 检查(推荐级别:1类)。推荐应用恶性肿瘤风险评分(ADNEX MR/O-RADS分级)报告系统,给出可能的组织学类型(推荐级别:2A类)。

5.2.1  IOTA简易标准

IOTA简易标准根据5个良性和5个恶性超声特征评估恶性肿瘤的风险,适宜于80%上的附件区肿块。见表3

3 IOTA简易标准

良性特征: 单房肿物 // 实性成分最大径线<7mm // 伴声影 // 囊壁光滑的多房肿物 // 直径<10cm // 无血流信号

恶性特征: 不规则(囊)实性肿瘤 // 腹水 // 乳头状结构数量≥4// 不规则多房实性肿物 // 直径 ≥10cm // 丰富的血流信号

5.2.2  O-RADS分级系统

5.2.3  ADNEX MR评分系统

5.3  肿瘤标志物

推荐及共识:  肿瘤标志物对于鉴别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卵巢肿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影像学拟诊的卵巢肿瘤,建议检测血清癌抗原125CA125)和人附睾蛋白4HE4),并推荐使用ROMA评分系统(推荐级别:1类);影像学疑诊黏液性BOTs,建议检测血清 CA19-9(推荐级别:2A类);术前升高的肿瘤标志物,推荐作为随访监测的指标(推荐级别:2A类);术前正常水平的肿瘤标志物,不建议作为随访的指标(推荐级别:2B类)。

5.4  病理取材与检查

推荐及共识:  推荐术时常规送检冰冻病理学检查,广泛取材,建议由经验丰富的病理学家主导读片会判读冰冻切片结果(推荐级别:1类);告知患者及家属冰冻病理的不确定性,慎重将冰冻病理结果直接用于临床决策,最终确诊以术后常规病理为依据(推荐级别:2A类);常规病理取材须参考冰冻病理的组织类型,依据肿瘤大小对实性区域、转移灶、肿瘤包膜等全面取材诊断(推荐级别:2A类)。

治疗

6.1  手术方式的选择

推荐及共识:  早期BOTs患者肿瘤破裂的风险较低,首选腹腔镜手术,术中应做好无瘤防御措施,避免肿瘤破裂,推荐使用密封取物袋(推荐级别:2A类)。

6.2  全面分期手术

推荐及共识:  伴有卵巢外种植、无生育要求者推荐全面分期手术。全面探查盆腹腔,对可疑区域、粘连部位或腹膜常规随机多点活检,同时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及大网膜切除(推荐级别:2A类);任何组织学类型的BOTs,均需评估阑尾,外观异常时建议切除(推荐级别:2B类);早期浆液性和黏液性BOTs,子宫浆膜面无异常时可不切除子宫,早期子宫内膜样BOTs若无生育要求,建议切除子宫(推荐级别:2A类);除外微乳头亚型浆液性BOTs、浸润性种植、淋巴结肿大或可疑转移、合并不良预后因素者,不推荐行系统性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推荐级别:2B类)。

6.2.1  腹腔冲洗液

6.2.2  腹膜病灶与活检

6.2.3  阑尾切除术

6.2.4 大网膜切除术

6.2.5 子宫切除术

6.2.6  淋巴结切除术

6.3  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

推荐及共识:  生育期BOTs患者建议术前评估卵巢储备功能,首选保守性手术(推荐级别:2A类)。术中全面探查盆腹腔,留取腹腔冲洗液行细胞学检查,切除肉眼可见的可疑腹膜病变、粘连部位或腹膜随机多点活检。肿瘤局限于一侧时,首选单侧附件切除术;对侧卵巢外观无异常者不推荐活检;双侧BOTs,推荐双侧肿瘤剥除术(推荐级别:2A 类)。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BOTs 患者完成生育要求后,根据BOTs的组织学类型、FIGO分期、保守治疗的手术方式以及患者的意愿,决定是否再次行补充性分期手术(推荐级别:2A类)。

6.3.1  浆液性BOTs

6.3.2  黏液性BOTs

6.3.3  子宫内膜样BOTs

6.3.4  保留生育功能后的补充性分期手术

6.4  生育力保护技术

推荐及共识:  鉴于生育力保护技术在交界性肿瘤中的应用缺乏高证据等级临床数据,建议妇科肿瘤专家、生殖医学专家、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利弊后谨慎选择(推荐级别:2B类)。

6.5  再分期手术

推荐及共识:  初次手术未全面探查,可能遗漏残留病灶时,首选腹腔镜再分期手术。手术步骤包括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大网膜切除术、全面探查盆腹腔,对可疑区域、粘连部位或腹膜随机多点活检、阑尾检视/切除术(推荐级别:2A类)。

6.6  晚期患者的手术治疗

推荐及共识:  晚期BOTs患者切除原发灶及所有可疑转移灶,力争达到R0(推荐级别:1类)。不推荐常规切除淋巴结(推荐级别:2B类)。

6.7 术后辅助治疗

推荐及共识:  伴有浸润性种植患者,化疗方案参考卵巢上皮性癌(推荐级别:2B类)。保留生育功能合并不孕因素者推荐辅助生殖技术(推荐级别:2A类)。BOTs手术后,结合肿瘤的组织学特征,选择性应用激素类避孕药(推荐级别:2A类)。术后伴有绝经综合征的患者,推荐中医药以缓解绝经后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继发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者,可选择HRT联合中成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伴不孕症者,建议在自然备孕或进入辅助生殖促排卵周期前,中西医结合促排卵治疗(推荐级别:2A类)。

6.7.1  术后化疗

6.7.2  术后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6.7.3  术后激素补充治疗

6.8  复发性BOTs

6.8.1  BOTs复发的诊断

推荐及共识:  BOTs复发多无明显症状,原位非浸润性复发最为多见,全面分期手术后多为腹膜非浸润性复发,即使CA125正常也不能排除复发的可能性。推荐经阴道和腹部超声检查随访监测(推荐级别:2A类)。

6.8.2  BOTs复发的处理

推荐及共识:  BOTs复发的治疗需结合初始治疗方式和复发特点,个体化选择再次手术(推荐级别:2A类)。BOTs复发再次手术后若无浸润性种植,不推荐辅助化疗;若为腹膜浸润性复发,建议多学科讨论,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推荐级别:2A类)。

6.9  妊娠期BOTs

推荐及共识:  盆腔超声是妊娠期附件肿物的首选检查方法,必要时在妊娠12周后行盆腔MRI。妊娠期BOTs 首选腹腔镜探查,手术方式应经过多学科讨论,根据肿物大小、妊娠时期、再次妊娠意愿等综合考虑,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推荐级别:2A类)。

随访及预后

推荐及共识:  BOTs随访时间应超过10年,推荐经阴道和经腹部超声随访,若首次确诊时CA125或其他肿瘤标志物升高,随访时应进行复查,其他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腹部/盆腔CTMRI 等,可作个体化选择(推荐级别:2A类)。推荐在最初的5年内每36个月随访1次,此后每年随访1(推荐级别:2B类)。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交界性卵巢肿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2年第12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3.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