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49.《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β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要点

(2022-10-24 16:23:16)
标签: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β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要点

 

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酸性糖蛋白,90%以上EPO由肾脏皮质间质细胞产生,少量于肝脏等器官组织合成。EPO是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激素,与EPO受体结合,促进红系定向干细胞分化成熟。EPO分泌不足或活性降低是引起肾性贫血的最主要原因。1989年,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研制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开始临床应用。rHuEPO与人体内源性EPO具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生物学作用也相似,在肾性贫血,以及肿瘤化疗相关贫血、围术期贫血、骨髓衰竭性疾病贫血的治疗中广泛应用。

1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特点

1.1 普通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特点

1.1.1 合成及分子结构

1.1.2 药理作用   rHuEPO-β与内源性EPOrHuEPOα一样,主要通过与EPO受体结合发挥作用。EPOEPO受体结合后激活细胞内 JAK-2 激酶,同时JAK-2EPO受体和其他信号蛋白被酪氨酸磷酸化,磷酸化的EPO受体会诱导激活转录信号转导子和激活子,促进红系定向干细胞分化。EPO受体被酪氨酸磷酸酶 SHP-1去磷酸化,复合物被内化时,EPO的作用即被终止。

  此外,EPO作为一种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因子,可以与中枢神经系统表达的EPO受体结合,对缺氧性脑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1.1.3 给药方式与半衰期  rHuEPO-β有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给药方式。

1.1.4 储存条件 与其他短效 rHuEPO一样,rHuEPO-β在常温下不稳定,需28冷藏储存。

1.2 长效rHuEPO-β的特点

1.2.1 结构

1.2.2 药理特性与给药方式

2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应用

2.1 肾性贫血

2.1.1 治疗时机   建议肾性贫血患者rHuEPO-β治疗前,应首先纠正其他引起贫血的可逆因素(铁缺乏、炎症状态等);纠正可逆因素后若 HGB100g/L,建议开始rHuEPO-β治疗。为提高部分HGB100g/L患者的生活质量,可给予个体化rHuEPO-β治疗方案。合并有活动性肿瘤、脑卒中病史的患者,尤其以治愈肿瘤为治疗目标者,rHuEPO-β治疗需谨慎。

2.1.2 应用方法 非透析CKD和腹膜透析患者首选皮下注射给药,也可采用静脉注射给药;规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可选择静脉或皮下注射给药。与等效的静脉给药相比,皮下注射可以降低药物用量。

2.1.2.1 初始治疗及剂量调整

1)初始剂量:在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的纠正期起始剂量50150IU/kg·周),非透析患者可酌情减量,每周剂量50100IU/kg,均分13次给药。

2)剂量调整:建议初始治疗时HGB增长速度控制在每月1020g/L

3)最大剂量:两种给药方式最大剂量均不超过 720IU/kg·周)。

2.1.2.2 维持治疗 建议HGB水平维持在110130g/L

2.1.2.3 监测指标和频率

1HGB与网织红细胞:

2)铁状态:

2.1.3 特殊人群肾性贫血的治疗

2.1.3.1 儿童

2.1.3.2 老年人

2.2 肿瘤化疗相关贫血

  治疗过程中需警惕血栓事件或肿瘤进展时间缩短的风险。在接受治愈性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应谨慎使用 rHuEPO-β治疗。

2.3 围术期贫血

  在治疗原发病、营养支持、补充铁剂、输血等治疗的同时,可以给予rHuEPO-β治疗。

2.4 骨髓衰竭性疾病的贫血

  rHuEPO-β可以用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的治疗,但不包括由EPO抗体介导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3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3.1 红细胞生产刺激剂(ESA)治疗低反应

3.1.1 定义  为维持某一HGB水平,ESA用量显著增加或ESA剂量不变,HGB明显下降,或 ESA剂量增加到相当于每周rHuEPO≥500IU/kg

3.1.2 原因 造成ESA治疗低反应的常见原因有铁缺乏、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炎症和/或感染状态、营养不良、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透析不充分等。

3.1.3 处理  评估患者ESA低反应性的类型,筛查潜在的原因,针对ESAs低反应性的特定原因进行治疗。评估rHuEPO-β保存的规范性:28,运输时冷藏如间断,时间不可超过5d,温度不可超过25纠正左卡尼汀缺乏:左卡尼汀可以改善EPO抵抗,使透析患者贫血治疗额外获益。可尝试更换为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但目前证据非常有限。

3.2 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

3.2.1 高血压  出现后首先降压药物处理,一般不需要停用rHuEPO-β治疗,若出现难治性高血压,需要将rHuEPO-β减量或停药,必要时更换其他改善贫血的药物如 HIF-PHI

3.2.2 血栓形成 主要通过避免HGB过快升高预防其发生,发生后需根据病情外科或介入治疗血栓。肿瘤患者也需监测并控制HGB升高的速度,同时尽早行血栓风险评估,必要时及时开启抗凝治疗。

3.2.3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  尽管罕见,但属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3.2.3.1  PRCA的诊断

3.2.3.2  PRCA的治疗

3.2.4 其他

4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独特获益

4.1  PRCA发生率低

4.2 有效血药浓度高 

4.3  半衰期略长

4.4 配方优势

4.5 注射痛感低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2年第9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2.9.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