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社区应用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专家共识》(2022)要点
(2022-09-05 10:23:32)
标签:
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社区应用 |
《社区应用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专家共识》(2022)要点
1 概述
1.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高致残性的精神病性障碍,常起病于青壮年时期,呈反复波动的病程。10%~15% 的患者经历首次精神分裂症后痊愈,更高比例的患者则可能进入迁延加重的状态。复发不仅是精神症状的再次出现,还会加剧疾病进行性进展,降低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影响患者功能水平和生活质量,并且与脑形态结构改变相关,造成患者大脑灰质减少,进一步加剧患者的不良预后。
抗精神病药的规范维持治疗是精神分裂症复发预防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患者预后和社会功能损害程度的核心因素。
1.2
长效针剂通常是抗精神病药的酯化物,多数长效针剂通过肌肉或皮下注射后,大部分药物成分储存于注射部位,从注射部位缓慢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从而保证患者体内血药浓度的稳定,进而降低复发及不良反应的风险。与口服药物相比,长效针剂优势较多:如果患者未按时或延迟诊室注射药物可以确保临床医师知晓其不依从问题,减少服药负担,缩短有意或无意的治疗空窗期。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相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作用靶点更广,可改善运动、神经认知及神经内分泌耐受性;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长效剂型进一步整合了新型药物及长效剂型的优势,给患者带来的获益更多。
1.2
1.3
问题二: 社区患者使用长效针剂前的评估指标及考量因素有哪些?
问题三: 不同用药史的患者换用/使用长效针剂的经验是什么?
问题四: 患者使用更长间隔针剂有哪些获益以及适用人群及转换方法是什么?
问题五: 特殊人群使用长效针剂有哪些注意事项?
问题六: 长效针剂使用过程中有哪些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案是什么?
问题七: 长效针剂使用过程中,出现症状波动时的处理方案是什么?
问题八: 使用长效针剂过程中,联合用药的原则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问题九: 哪些情况下社区医生需要得到精神专科医生的支持?
问题十: 在推荐患者使用长效针剂时,社区医生的沟通要点是什么?
2
3 长效针剂应用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和管理的循证专家共识意见
3.1 哪些精神分裂症患者适合使用长效针剂?
【推荐意见】
推荐在精神分裂症各个阶段使用长效针剂,越早使用,患者获益可能越多。(推荐强度:A)
3.1.1 首发精神分裂症
3.1.2 精神分裂症病程早期
3.1.3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
3.1.4 精神分裂症维持期
3.2 社区患者使用长效针剂前的评估指标及考量因素有哪些?
【推荐意见】
(1)使用前评估指标包括常规的生命体征、躯体疾病,同时还需要评估潜在的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推荐强度:A)
(2)使用前综合考虑患者临床特点、长效针剂不良反应谱及注射特点。(推荐强度:B)
3.2.1 使用长效针剂前的评估指标
3.2.2 共识推荐选择长效针剂时的考量因素
3.3 不同用药史的患者换用/使用长效针剂的经验是什么?
【推荐意见】
既往使用相同分子口服药物的患者,参照相应长效针剂说明书进行转换,交叉换药或视症状控制情况短暂合用口服药物;如未曾使用过相同分子口服药物治疗,通常建议进行耐受性试验。(推荐强度:C)
3.3.1 首发尚未用药的患者
3.3.2 已经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换用长效针剂或既往用药停药后复发患者
3.3.3 以目前在社区常用的棕榈酸帕利哌酮为例
3.4 患者使用更长间隔针剂有哪些获益,以及适用人群及转换方法是什么?
【推荐意见】
病情稳定患者转换更长间隔针剂治疗,有助于提高依从性、改善转归、降低复发率并降低照料负担;在使用更长间隔的针剂(如≥1个月剂型)时,应定期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推荐强度:A)
3.5 特殊人群使用长效针剂有哪些注意事项?
【推荐意见】
(1)≥65岁老年患者或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用药,应结合肝肾功能情况,参考相应产品说明书调整药物剂量。(推荐强度:C)
(2)目前所有长效针剂均无儿童或青少年、孕妇及哺乳期适应证。(推荐强度:D)
(3)建议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稳定期或维持期接种新冠疫苗。(推荐强度:C)
3.5.1 老年患者
3.5.2 青少年(<18岁)患者
3.5.3 孕妇及哺乳期患者
3.5.4 肝肾功能损害患者
3.5.5 精神分裂症患者接种新冠疫苗时的建议
3.6 长效针剂使用过程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案是什么?
【推荐意见】
长效针剂不良反应谱与其口服药物类似,不同不良反应建议预防为主,出现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减量、换药或对症处理等。(推荐强度:B)
3.6.1 常见锥体外系症状的处理方案
3.6.2 代谢综合征
3.6.3 高泌乳素血症
3.6.4 注射相关不良反应
3.7 长效针剂使用过程中,出现症状波动时的处理方案是什么?
【推荐意见】
长效针剂使用过程中出现症状波动,应首先探寻症状波动的可能原因,进而根据原因采取相应应对措施。(推荐强度:C)
3.8 使用长效针剂过程中,联合用药的原则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推荐意见】
(1)精神分裂症治疗推荐单一用药原则,仅在特定及有限临床案例中采取联合用药治疗。(推荐强度:A)
(2)对于存在合并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长效针剂时应综合考虑精神症状控制情况、合并症以及治疗疗效和安全耐受性。(推荐强度:B)
3.9 哪些情况下社区医生需要得到精神专科医生的支持?
【推荐意见】
建议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出现激越/攻击行为或其他无法处理的不良反应等情况时,及时联系专科医院进行转诊。(推荐强度:C)
3.10 在推荐患者使用长效针剂时,社区医生的沟通要点是什么?
【推荐意见】
医患沟通过程中合理介绍长效针剂使用获益和药物耐受性相关信息,有助于树立患者使用长效针剂治疗的信心。(推荐强度:C)
4 小结与展望
随着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在社区应用的日益广泛,社区精神分裂症管理中遇到与长效针剂应用的相关问题也将越来越频繁,与普通口服抗精神病药相比,长效针剂有改善患者依从性、减轻管理负担等独特的优势,也和社区管理需求相吻合。但同时,长效针剂在应用和管理方面,又对社区医生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并且随着制剂技术的进步,将有更多的长效针剂及更长治疗间隔的针剂(如PP6M)进入到社区,给医生和患者带来更多的选择。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社区应用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专家共识》(2022)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国全科医学》2022年第29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