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布鲁氏菌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22)要点
(2022-07-20 19:37:26)
标签: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 |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22)要点
布鲁氏菌病(又称布病、马尔他热、地中海弛张热、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不典型、潜伏期较长,容易误诊和漏诊。该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其并发症容易对肝、血液、脾、神经、生殖等多个脏器和系统造成损害。
一、病原学
布鲁氏菌是一种革兰阴性不运动细菌,无荚膜(光滑型有微膜),氧化酶阳性,可还原硝酸盐,在细胞内寄生,可以存活于多种家畜和人体内。
二、传播途径
牛、羊、猪是动物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也是人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目前尚未有确切证据表明患者可作为传染源传染给其他人。
三、流行病学特征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季节性较为明显。一般晚冬和早春开始发病,夏季进入发病高峰期,秋季以后发病逐渐减少。我国西北部、东北部、内蒙古、青藏高原等牧区发病率较高,农村地区发病高于城市,牧区高发,在发病高峰季节可呈暴发和流行之势。人群普遍易感,男性多于女性,以中青年为多,与其职业特点有关。
临床表现
布鲁氏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周,部分病例潜伏期更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该病按照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病程在3个月以内,慢性期病程可超过3个月仍不痊愈。其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 发热:
2. 多汗:
3. 肌肉和关节疼痛:
4. 乏力:
5. 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6. 其他:
专科查体
共识3: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专科查体主要是脊柱受损后出现的肢体疼痛等症状,无明显特异性。
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实验室检查
二、细菌培养
血液、骨髓、乳汁、子宫分泌物、脓性分泌物、关节液、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等均可进行细菌培养,其中,血液最常用。
三、血清学检测检测
机体对菌体细胞膜上的光滑脂多糖(S-LPS)产生的抗体。由于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存在,建议同时采用两种以上血清学检测方法。
1.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2. 血清凝集试验:
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4. 布鲁氏菌病抗2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试验):
5.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
四、分子生物学检测
五、其他检查
共识4:
病理学检查
共识5:
影像学检查
一、X线检查
二、CT检查
三、MRI检查
共识6:
诊 断
1. 流行病学表现:
2. 临床症状:
3.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
共识7.
治 疗
一、药物治疗
二、手术治疗
三、注意事项
共识8.
共识9.
总结与展望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应引起足够重视,对患者的诊治在科学的角度上达成共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方面有许多经验需要总结,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与深入研究。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布鲁氏菌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22)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国防痨杂志》2022年第6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