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12.《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防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要点

(2022-07-20 17:29:33)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防治

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防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要点

 

一、 前言

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2型糖尿病和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我国老年人健康的严重疾病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据最新调查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2其中7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更是高达28.8%。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营养代谢障碍(特别是糖尿病)、感染、外伤、肿瘤、药物滥用等多种原因均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常见的认知障碍主要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和痴呆两类我国现有的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中未强调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管理

二、2型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流行现状与临床特征

()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现状

2型糖尿病患者痴呆的患病风险随年龄的增长快速上升

()2型糖尿病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

长期慢性高血糖影响神经突触形成增强氧化应激反应导致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 积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引发神经和血管损伤

()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

2型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按照严重程度分为认知减退、MCI和痴呆.

三、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筛查与诊断的工具

推荐如下

65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筛查

有焦虑抑郁、反复低血糖、不明原因跌倒、自我血糖管理困难等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接受认知功能障碍筛查

神经心理评估量表是目前最常用的认知功能评估工具 常用的认知功能障碍筛查量表包括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以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脑脊液检查为痴呆患者的常规检查在进行鉴别诊断和判断AD病理进程时对拟诊断为AD的患者推荐进行总tautau蛋白上181位点的磷酸化水平(p-tau181)Aβ42/Aβ40检测

脑部磁共振成像(MRI) 检查是进行痴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常规检查也可用于痴呆患者随访、药物疗效判断

() 神经心理评估量表

() 生物学标志物

() 影像学特征

四、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筛查与诊断的流程

五、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预防

推荐如下

认知功能障碍缺乏明显有效的治疗药物和干预措施应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识别针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开展干预

规范血糖管理减少血糖波动改善胰岛素抵抗均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可使用风险评估模型早期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

(一)认知功能障碍的一般危险因素

(二)认知功能障碍的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

(三)早期预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模型

六、 认知功能障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

推荐如下

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应充分考虑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和治疗风险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事件发生

伴有轻度到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控制目标为低于8.0伴有中度到重度认知功能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控制目标可放宽至低于8.5

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与非糖尿病患者类似且目前尚无具有明显疗效的治疗药物推荐MCI患者采用认知训练疗法; 对于痴呆患者知训练可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

明确诊断的AD患者可以选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 中重度AD患者可选用高剂量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但应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并关注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

(一)  血糖与其他代谢异常的管理

(二)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

(三)功能训练与日常照护

七、总结

当前我国糖尿病流行形势严峻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亦不可避免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 2型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受多种因素影响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缺乏有效治疗药物早期筛查极为重要 应对认知功能障碍高危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格控制血糖水平延缓疾病进展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防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2年第6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2.7.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