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9.《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要点

(2022-07-13 08:03:28)
标签:

食管癌筛查

与早诊早治

《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要点

 

一、引 言

食管癌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为32.4万例, 死亡病例为30.1万例, 分别占全球食管癌发 病与死亡的53.70%55.35%。食管癌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如何有效降低食管癌疾病负担也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按照组织类型分类, 食管癌主要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和食管腺癌(EAC),在我国以 ESCC 为主食管癌早期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因此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达肿瘤中晚期,导致我国食管癌患者的总体预后较差。总体5年生存率仍偏低。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与其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早期食管癌患者在接受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5%

  随着针对人群的食管癌筛查项目广泛开展,规范食管癌筛查、 早诊早治技术和实施方案对于保证筛查效果至关重要。

二、《指南》形成方法

三、关键问题及推荐意见

(一)流行病学问题

临床问题1  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我国食管癌负担严重, 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呈现出性别、年龄和地区差异

我国食管癌死亡率呈现出性别、年龄和地区差异

临床问题2:我国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

我国食管癌5年相对生存率近年来有所提高

我国食管癌5年相对生存 率呈现出地 区和性别差异

临床问题3:食管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危险因素

特定的饮食因素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饮酒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吸烟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某些饮食因素是食管癌的保护因素

1. 目前研究已经明确的主要危险因素

1)特定的饮食因素:

2)遗传因素:

3)饮酒:

4)吸烟:

2. 目前研究已经明确的保护因素

(二)筛查和早诊早治结局

临床问题4: 筛查相关食管肿瘤病变病理分型和病理分期

食管癌组织学分型包括:鳞状细胞癌(非特殊型)、腺癌(非特殊型)、腺鳞癌、小细胞癌等

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TNM 分期系统(第8版),食管癌病理分期分为0期、期、期、期和期

临床问题5:  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定义

食管早期癌指病灶局限于黏膜层的食管浸润性癌,无论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食管癌前病变包括食管鳞状上皮细胞异型增生和 Barrett食管异型增生

临床问题6:  食管癌筛查不良结局事件指标

食管癌筛查的危害是指与未筛查相比, 个人或群体在参与筛查过程中产生的任何负面效应

过度诊断是指个体通过参与筛查被诊断为恶性肿瘤,但如果个体未进行筛查,则恶性肿瘤终生不会被发现的情况

间期癌是指在常规筛查间隔之间被诊断出的恶性肿瘤

(三)人群风险分类

临床问题7:  食管癌高发区定义

建议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界定食管癌高发地区(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食管癌年龄标化发病率>15/10万的地区为食管癌高发地区,年龄标化发病率>50/10万的地区为食管癌极高发地区(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临床问题8:  食管癌高风险人群定义

年龄≥45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

长期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一级亲属中有食管癌疾病史(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有吸烟、饮酒、热烫饮食等生活和饮食习惯(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四)筛查起止年龄

临床问题9:  食管癌高风险人群筛查的推荐起止年龄

推荐高风险人群食管癌筛查起始年龄为45岁,至75岁或预期寿命<5年时终止筛查(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五)筛查和早期诊断方法

临床问题10:  食管新型细胞收集器筛查食管癌的有效性

推荐使用 传统球囊拉 网细胞学检 查进行食管癌早期筛查(弱推荐,证据分级:中)

推荐使用食管新型细胞收集器进行Barrett食管筛查(弱推荐,证据分级:中)

推荐使用食管新型细胞收集器进行内镜前食管癌初筛(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临床问题11:  食管癌的生物标志物筛查

不推荐生物标志物检测用于食管癌筛查(强推荐,证据分级:极低)

临床问题12:  食管癌筛查人群与筛查间隔

推荐我国食管癌高风险人群每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推荐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每13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推荐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合并内镜下高危因素或病变长径>1cm者每年接受1次内镜检查,持续5(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推荐无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患者,每隔3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弱推荐,证据分级:低)

推荐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Barrett食管患者,每隔13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弱推荐,证据分级:低)

临床问题13:  食管内镜种类的选择

推荐Lugol染色内镜或窄带成像(NBI)内镜作为食管癌筛查的首选,条件不足者可选择普通白光内镜,有条件者可联合使用放大内镜(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推荐有条件的医院尝试使用人工智能显微内镜(弱推荐,证据分级:低)

推荐不能耐受常规通道 内镜者尝试经鼻内镜(弱推荐,证据分级:低)

临床问题14:  食管内镜检查操作过程

建议食管内镜下对全部食管黏膜进行系统的观察,并需要有充分与合理的检查时间(强推荐,证据分级:低)

内镜检查时间至少持续7min, 观察食管时间≥3min(弱推荐,证据分级:中)

推荐使用黏液袪除剂和袪泡剂来提高食管内镜下黏膜的可见度, 并要求患者内镜筛查前应禁食>6h、禁水>2h(强推荐,证据分级:极低)

临床问题15: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筛查食管癌的有效性

不推荐使用18--2-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DG-PET)检查进行食管癌 早期筛查(弱推荐,证据分级:中)

不推荐使用PET-CT检查进行食管癌早期筛查(弱推荐,证据分级:低)

(六)针对不同筛查结果的治疗与管理

临床问题16:食管癌早期治疗方法

推荐早期食管癌内镜治疗前通过内镜检查评估病变范围、分期以及浸润深度(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对于符合内镜下切除的绝对和相对适应证的早期食管癌患者,推荐进行内镜下切除,首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病变长径≤10mm时,如果能保证整块切除,也可以考虑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强推荐,证据分级:高)

对采用EMR切除后的早期食 管腺癌患者,推荐在EMR切除后进行消融治疗,高治愈率、降低食管狭窄与穿孔的发生率(弱推荐,证据分级:高)

镜下射频消融术(RFA)可用于治疗局限于黏膜固有层以内的食管鳞癌。因病灶过长、近环周等原因难以整块切除或患者不耐受内镜切除术时可考虑内镜下RFA(弱推荐,证据分级:中)

对于病变浸润深度达到黏膜下层(>200μm)的T1b期食管癌患者,有淋巴结或血管侵犯,肿瘤低分化(≥G3),应行食管切除术,拒绝手术或手术不耐受者可行同步放化疗(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临床问题17:  食管癌前病变早期治疗方法

病理学显示食管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但内镜下有高级别病变表现, 或合并病理学升级危险因素者可行内镜下切除, 未行切除者应36个月内复查内镜并重新活检。因病灶过长、近环周等原因难以整块切除或患者不耐受内镜切除术时可考虑应用 RFA(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病理学显示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且经镜或影像学 评估无黏膜下浸润和淋巴 结转移者,推荐内镜下整块切除。 因病灶过长、近环周等原因难以整块切除或患者不耐受内镜切除术时可考虑应用RFA(弱推荐,证据分级:中)

Barrett食管伴黏膜低级别异增生(LGD)的患者推荐内镜下射频消融治疗,未行治疗者每612个月随访1次。 Barrett食管伴黏膜高级别异型增生(HGD),首选内镜下切除后行RFA(强推荐,证据分级:高)

临床问题18:  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治疗后管理

病灶超过食管周径 3/4的食管癌和癌前病变行内镜切除术后应积极预防食管狭窄, 推荐局部注射类固醇、口服类固醇和球囊扩张(强推荐,证据分级:高)

早期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内镜治疗后第1年每36个月应复查,包括上消化道内镜及其他相应检查,若无明显异常,第2年开始 可每年进行1次复查(弱推荐,证据分级:低)

建议在内镜切除或消融治疗Barrett食管相关LGDHGD或早期腺癌后定期进行内 镜随访(强推荐,证据分级:高)

(七)实施相关情况

临床问题19:  开展食管癌筛查医师应具备的能力

管癌筛查内镜医师应清楚了解食管的解剖学特征,具备一般内镜检查能力,开展内镜诊疗工作不少于5年,取得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每位内镜医师至少有300例食管内镜诊疗操作的个人经验。 内镜医师满足培训标准,可以进行食管癌内镜筛查(强推荐,证据分级:低)

临床问题20:  食管癌筛查质量控制

推荐将食管癌早期诊断率、 染色内镜使用率作为食管癌筛查质量控制指标(强推荐,证据分级:低)

食管癌诊断时的临床分期是食管癌预后的最主要决定因素, 增加早期食管癌比例是食管癌筛查的直接目标。早期食管癌内镜下改变不明显,其诊断需要内镜医师仔细观察。因此,推荐将食管癌早期诊断率(单位时间内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现早期食管癌患者数占同期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现食管癌患者总数的比例)作为食管癌筛查质量控制指标之一。如问题13 所述,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在白光内镜下具有一定漏诊率, 首选Lugol染色内镜或窄带成像内镜。 因此,推荐将染色内镜使用率(单位时间内食管癌筛查上消化道内镜中使用 Lugol染色或光学染色内镜的例数占同期食管癌筛查上消化道内镜总例数的比例)作为食管癌筛查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编写〕

(本指南刊登于《中国肿瘤》2022年第6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2.6.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