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影像学引导下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专家共识(2022版)》要点
(2022-06-10 09:13:01)
标签:
影像学引导下不可逆电穿孔消融疗肝脏恶性肿瘤 |
《影像学引导下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专家共识(2022版)》要点
[摘要] 不可逆电穿孔(IRE)为消融治疗肿瘤技术,尤其适用于特殊部位实体肿瘤,可不损伤血管及胆道等肿瘤周围结构,常用于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近年来国内专家对于IRE 消融治疗肝脏肿瘤已获得了成熟经验。为更好发挥 IRE 优势和规范临床操作、最大限度避免相关并发症,特召集国内相关专家讨论制定此共识,供临床参考。
不可逆电穿孔(IRE)又称纳米刀,是一种新兴消融治疗肿瘤技术,利用高压电脉冲在细胞膜上打出纳米级不可逆孔隙,使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失衡,细胞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而最终死亡;其最大优势在于治疗过程中不产生明显温度变化,可实现“选择性”消融。高压电脉冲仅对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产生作用而血管及胆管结构保留完整,对胃、肠道等脏器同样具有保护作用,且消融效果不受热沉效应影响,适用于消融治疗靠近肝门、胆囊、膈肌和结肠等肝脏特殊部位的肿瘤,且已被证实安全、有效。目前有关IRE选择适应证、操作标准以及合理应用参数等尚无统一标准。
1
1.1
经影像学或病理确诊的肝脏恶性肿瘤,直径≤5cm且病灶数≤3个,不伴远隔部位淋巴结及其他部位转移;患者年龄1 8~80 岁,性别不限,可耐受全身麻醉;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或患者拒绝外科治疗;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邻近但未侵犯至胆囊、肠管腔内;预计生存期≥3个月,Karnofsky 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5 0。
1.2
肝脏多发病灶(>3个)或伴远隔部位淋巴结转移,或单个病灶直径>5cm;严重心律失常、心脏起搏器置入病史,近期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肺功能无法耐受全身麻醉;肾功能不全或因其他原因无法接受增强CT/MR扫描;术前1周内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70g/L或血小板计数<80×109/L,或近1周内口服抗凝药及凝血功能异常;病变侵犯胆囊壁、肠管管壁全层;妊娠、精神异常或其他原因不能自主配合者。
2
2.1
2.2
2.3
3
3.1
3.2
3.2.1
3.2.2
3.2.3
3.3
3.4
4
5
5.1
5.2
5.3
5.4
5.5
5.6
6
7
除联合治疗外,IRE用于肝移植术前桥接治疗及移植术后肝肿瘤复发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未来或可成为治疗移植肝肿瘤的新的辅助手段。随着IRE技术不断更新,高频IRE的问世,有望在未来数年内克服IRE术中需要全麻及肌松药的不足,实现单针消融更大区域,在更安全、更简便的消融环境中获得更多治疗收益。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影像学引导下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专家共识(2022 版)》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22年第5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