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α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要点
(2022-05-30 16:29:03)
标签:
α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 |
《α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要点
1976年,α受体阻滞剂开始用于降压治疗,作为高血压治疗药物已有40多年时间。α受体阻滞剂曾作为六大类一线降压药之一被指南推荐,但因为在降压和降脂治疗预防心脏病发作试验(ALLHAT)中α受体阻滞剂与噻嗪类利尿剂相比并未显示出明显优势,其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受到质疑,主要高血压指南不再推荐其作为一线降压药。近年来,学术界对α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价值有了新的认识,除了若干强适应证,还可以作为难治性高血压的附加治疗药物,但其临床应用既不充分,也缺乏合理指导,因此未能发挥其重要的治疗作用。本共识通过分析α受体阻滞剂的临床研究证据,评价α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希望能为α受体阻滞剂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1
1.1
2021年《高血压基层合理用药指南》纳入的15种基本降压药中α受体阻滞剂有2种: 乌拉地尔与酚妥拉明。乌拉地尔针剂用于高血压危象及重度、极重度、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紧急快速降压治疗,酚妥拉明针剂用于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危象。此外,口服乌拉地尔与其他α受体阻滞剂适应证一致,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及肾性高血压等。
1.2
α受体阻滞剂在我国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少,不少具有明确适应证的高血压患者都未能接受α受体阻滞剂治疗,因而失去其治疗获益。
2
2.1
α受体阻滞剂可按照其与α受体结合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效与长效α受体阻滞剂两大类。前者与α受体结合较弱,维持时间较短,作用温和,代表药物有酚妥拉明和妥拉唑啉等。后者作用持续时间长,药效持久,降压效果显著而稳定,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代表药物为多沙唑嗪、特拉唑嗪等。多沙唑嗪有普通片及缓释片两种剂型,缓释片的血浆药物浓度较平片更为平稳,作用时间更久,降压效果更平稳。
2.2
3
3.1
交感神经异常激活是高血压发病机制之一,其导致的外周阻力增加,也是原发性高血压基本血流动力学特点之一。α肾上腺素能受体是交感神经发挥作用的两种主要受体之一,阻断位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α1受体,可抑制交感神经活性,舒张阻力与容量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少舒张期心脏负荷,增加器官血流量,改善组织灌注,有效降低血压。有些α受体阻滞剂如乌拉地尔等兼具兴奋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元抑制交感神经的作用,可双重抑制中枢与外周交感神经活动,降压效果更加显著。
3.2
3.2.1
3.2.2
4
4.1
推荐意见:
4.2
4.2.1
推荐意见:
4.2.2
推荐意见:
4.3
4.3.1
推荐意见:
4.3.2
推荐意见:
4.3.3
推荐意见:
4.3.4
推荐意见:
5
5.1 适应证
α受体阻滞剂一般不作为高血压一线治疗药物。该类药物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明显的代谢不良反应,因此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高血压患者,也可用于合并外周血管病、哮喘的患者。不同α受体阻滞剂的疗效有一定差异;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合并症、合并用药情况等均可影响α受体阻滞剂的反应性,因此应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通常,α受体阻滞剂需要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渐加大剂量,滴定到降压达标后,如果耐受良好,再维持滴定剂量。α受体阻滞剂的适应证见表4。
表4
难治性高血压: 联合治疗第三种或第四种药物 // 多沙唑嗪、特拉唑嗪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期间控制血压药物 // 多沙唑嗪、特拉唑嗪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前降压一线用药 //
多沙唑嗪、特拉唑嗪、酚苄明
高血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优先推荐药物 // 多沙唑嗪、特拉唑嗪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 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推荐用药 // 多沙唑嗪、特拉唑嗪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 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推荐用药 // 多沙唑嗪、特拉唑嗪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急症一线用药 // 静脉使用乌拉地尔
5.2
α受体阻滞剂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鼻塞等,也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诱发或加剧消化道溃疡,少数患者出现嗜睡、乏力等中枢症状,故体位性低血压、近期心肌梗死、胃肠道梗阻患者禁用,胃炎、胃溃疡、心力衰竭患者慎用。
α受体阻滞剂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诱发或加剧心绞痛,故冠心病患者慎用。有喹唑啉类药物过敏史的患者,禁用多沙唑嗪、特拉唑嗪等唑嗪类α受体阻滞剂。
5.3
如患者血压未控制,α受体阻滞剂可与β受体阻滞剂、ACEI、ARB、CCB、噻嗪类利尿剂联合应用,但一般不作为首选,通常在一线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血压仍不达标时使用。
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用于嗜铬细胞瘤患者降压治疗时,应先使用α受体阻滞剂,再使用β受体阻滞剂;停药顺序为:先停用β受体阻滞剂,再停用α受体阻滞剂。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不宜使用利尿剂时,或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时,均可考虑优先使用α受体阻滞剂作为ACEI+CCB的第三种降压药。
5.4
乌拉地尔等短效α受体阻滞剂应根据临床需要使用,常为短时间内一次性给药;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长效α受体阻滞剂应根据剂型不同给药,通常,普通片应在每晚睡前服用,而缓释剂型可根据血压情况在睡前或白天服药。一项研究显示,清晨服用4mg多沙唑嗪缓释剂可显著降低24h动态收缩压(7~10mmHg)和舒张压(5~10mm Hg)。α受体阻滞剂的缓释剂型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较低。在BPH患者中,使用多沙唑嗪缓释剂4mg/d,12周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仅为1.9%。
5.5
5.5.1
5.5.2
5.5.3
6
α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明确,降压效果肯定,安全性较高,适应人群较广,且具有改善糖脂代谢、保护肾功能等优势。对于难治性高血压以及合并BPH、血糖血脂异常、CKD等有显著疗效;对于高血压急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等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尽管α受体阻滞剂并非高血压一线治疗药物,但仍可在多种临床情况下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α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高血压杂志》2022年第5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