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7.《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疗指南(2022年版)》要点

(2022-05-13 16:11:19)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疗指南(2022年版)》要点

 

一、概述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免疫功能异常导致B细胞功能亢进产生自身红细胞的抗体,红细胞吸附自身抗体和/或补体,致使红细胞破坏加速、寿命缩短的一组溶血性贫血。国外资料显示AIHA的年发病率为(0.8-3.0/10万。根据自身抗体与红细胞最适反应温度,AIHA 可分为温抗体型(37,占60%80%)、冷抗体型(20,占20%30%)和温冷抗体混合型(约占5%)。AIHA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约50%的温抗体型AIHA 为继发性,可继发于造血及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Castleman病、骨髓纤维化等、实体瘤、免疫性疾病、感染、药物、原发免疫缺陷病、妊娠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等。

二、诊断标准及分型

(一)诊断标准。

1. 血红蛋白水平达贫血标准。

2. 检测到红细胞自身抗体。

3. 至少符合以下一条:  网织红细胞百分比>4%或绝对值>120×109/L;结合珠蛋白<100mg/L;总胆红素≥17.1μmol/L(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二)分型。

1. 依据病因明确与否,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

2. 依据自身抗体与红细胞结合所需的最适温度分为温抗体型、冷抗体型[包括冷凝集素综合征(CAS)及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PCH]和混合型。

3. 依据红细胞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分为自身抗体阳性型和自身抗体阴性型。自身抗体阴性型 AIHA 临床症状符合溶血性贫血,除外其他溶血性贫血而免疫抑制治疗有效时可以诊断。

(三)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 符合溶血性贫血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如乏力,苍白,黄疸,脾大等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血清乳酸脱氢酶增高,结合珠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增高等实验室依据。

2.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试验阳性,通常为IgGIgG+C3型,偶尔为IgA型。

3. 如广谱Coombs试验阴性(包括IgGIgMC3),但临床表现符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治疗有效,又能除外其他溶血性贫血,可考虑为 Coombs试验阴性的AIHA

4. 需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疾病如淋巴系统肿瘤(包括慢性淋巴系统肿瘤包含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等;支原体、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继发性 AIHA

(四)冷凝集素综合征。

1. 符合溶血性贫血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  寒冷环境下出现耳廓、鼻尖及手指发绀,加温后消失,可有贫血或黄疸的体征;实验室检查发现胆红素升高,反复发作者有含铁血黄素尿等。

2. 冷凝集素试验阳性。

3. 直接Coombs试验几乎均为补体C3型。

(五)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1. 符合溶血性贫血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  如受凉后血红蛋白尿发作,发作时出现贫血且进展迅速,实验室检查发现胆红素升高,反复发作者有含铁血黄素尿等。

2. 冷热溶血试验阳性。

3. 直接Coombs试验为补体C3型阳性。

三、临床表现

AIHA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发病速度、溶血程度和病程的变异性都很大。常出现贫血、溶血的临床表现,继发性AIHA常伴有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

(一)典型症状。

1. 可有溶血的征象,如乏力、贫血、黄疸、尿色改变、脾肿大等。患者发生溶血危象时,可出现腰背痛、寒战、高热、晕厥、血红蛋白尿等。

2. 苍白及黄疸,约见于1/3患者。

3. 半数以上有脾肿大,一般为轻至中度肿大,中等硬度,不伴疼痛。原发性AIHA病例中,约1/3有轻度肝大,中等硬度而不伴疼痛,明显肿大者极少见。

4. 淋巴结肿大,原发性AIHA患者仅有23%,而继发于淋巴网状系统疾病的AIHA患者计37%

(二)伴随症状。

1. 温抗体型AIHA  多继发于其他疾病,常在典型溶血征象的基础上,伴原发疾病的征象,同时可伴有肝、脾肿大、黄疸、淋巴结肿大等。起病急时,可有贫血、高热、寒战、腰背痛、呕吐、腹泻,贫血明显时可有头痛、烦躁、昏迷。

2. 冷抗体型AIHA  冷凝集素综合征:遇冷加重,常表现为末梢肢体发绀,甚至发生冻疮、坏疽,可有雷诺现象,遇暖好转。

3. 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  冷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出现血红蛋白尿。急性发作时可有寒战、高热、全身无力、腹部不适、背部及下肢肌肉疼痛、恶心、呕吐,持续时间数小时或数天。可伴有脾大、高胆红素血症,反复发作可有含铁血黄素尿。梅毒患者可伴随雷诺现象,个别还会出现荨麻疹。

四、辅助检查

(一)外周血细胞分析。

外周血象表现为不同程度血红蛋白减少,贫血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的比例及绝对值明显增高,血涂片中红细胞碎片易见,可见到球形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血小板正常或升高。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

骨髓象特征性地表现为幼红细胞增生性骨髓象,粒/红比例倒置,偶见红细胞轻度巨幼样变。发生再障危象时骨髓增生低下,全血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减少。

(三)生化检查。

可见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乳酸脱氢酶升高,急性溶血时结合珠蛋白降低,但这些指标均为非特异性。

(四)特异性检查。

1. 红细胞自身抗体检查。

1)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检测被覆红细胞膜自身抗体。温抗体自身抗体与红细胞最佳结合温度为 37,冷抗体自身抗体与红细胞最佳结合温度为05

2)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检测血清中的游离温抗体。

3)冷凝集素试验检测血清中冷凝集素。冷凝集素是IgM 型冷抗体,与红细胞最佳结合温度为 05 。冷凝集素效价>132 时即可以诊断CASCASDAT结果为补体C3阳性。

4)冷热溶血试验检测冷热双相溶血素(D-L 抗体)。D-L抗体是 IgG 型冷热溶血素,在04时与红细胞结合,并吸附补体,但并不溶血;在3037发生溶血。PCH的冷热溶血试验阳性,DAT结果为补体C3阳性。

2. 病因学检查。

无基础疾病者诊断为原发性AIHA,有基础疾病则为继发性AIHA(表1)。

五、鉴别诊断

(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四)其他可引起雷诺现象的疾病。

六、治疗

(一)支持治疗。

1. 应尽量避免或减少输血。

2. 输血时机应根据贫血程度、有无明显症状、发生快慢而定。对于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出现严重症状时能排除同种抗体者须立刻输注红细胞。对于慢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在70g/L 以上时可不必输血;血红蛋白在 5070g/L 时,如有不能耐受的症状,可适当输血;血红蛋白在 5070g/L以下时应输血。

3. 检测自身抗体抗 ABORh 血型特异性,对供者进行选择及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不完全相合时,选用多份标本交叉配血中反应最弱的输注。缓慢滴注,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4. 抢救时不强调应用洗涤红细胞。

5. 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可行血浆置换术或者免疫抑制治疗。

6. 输血前加用糖皮质激素可减少和减轻输血反应的发生。

另外,注意碱化利尿、利胆去黄,并注意电解质平衡。

(二)糖皮质激素。

推荐在无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情况下应用。推荐起始剂量按泼尼松计算为 1mg/kg·d),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换算为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用至红细胞比容大于30%或者血红蛋白水平稳定于100 g/L以上才考虑减量。若使用推荐剂量治疗4周仍未达到上述疗效,建议考虑二线用药。急性重型AIHA可能需要使用100200mg/d甲泼尼龙,用药1014天才能控制病情。

(三)二线治疗。

以下情况建议二线治疗:  1)对糖皮质激素耐药或维持剂量超过15mg/d(按泼尼松计算);(2)其他禁忌证或不耐受糖皮质激素治疗;(3AIHA复发;(4)难治性/重型AIHA

二线治疗有脾切除、利妥昔单抗、环孢素A和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剂等。

1.  脾切除。

2. 利妥昔单抗。

3. 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剂。

(四)继发性 AIHA 治疗。

继发性AIHA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其余治疗同原发性AIHA。多数冷抗体型AIHA是继发性,治疗AIHA的同时保温非常重要。

(五)其他药物和治疗方法。

静脉免疫球蛋白对部分AIHA患者有效。血浆置换对IgM型冷抗体效果较好(3780% IgM 型抗体呈游离状态),但对其他吸附在红细胞上温抗体效果不佳,且置换带入大量补体。

七、AIHA疗效标准

(一)痊愈。

继发于感染者,在原发病治愈后,AIHA也治愈。无临床症状、无贫血、DAT阴性。CAS患者冷凝集素效价正常。PCH患者冷热溶血试验阴性。

(二)完全缓解。

临床症状消失,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和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均正常,血清胆红素水平正常。DATIAT 阴性。

(三)部分缓解。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红蛋白>80g/L,网织红细胞百分比<4%,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DAT阴性,或仍然阳性但效价较前明显下降。

(四)无效。

仍然有不同程度贫血和溶血症状,实验室检查未达到部分缓解的标准。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疗指南(2022年版)》编写〕

(本指南源自医脉通网站,出处:国家卫健委官网,制定者:国家卫健委。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2.4.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