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0.《中国恶性肿瘤日间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要点

(2022-04-27 08:14:44)
标签:

恶性肿瘤日间诊疗

《中国恶性肿瘤日间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要点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是21世纪中国乃至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2020年,我国新发恶性肿瘤约457万例,恶性肿瘤死亡约300万例。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长幅度,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长幅度,肿瘤患者的治疗需求也随之增加。 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缓解住院难以及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服务是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不仅越来越高,同时也期待更加方便、快捷、经济的诊疗流程,肿瘤日间诊疗(以下简称为日间诊疗)即是适应医疗新形势下的产物。

日间诊疗最早兴起于19世纪,在20世纪80年代渐趋成熟。日间诊疗涉及一些短期住院的内科治疗项目,病种范围包括儿科、老年科、内分泌科、肿瘤相关学科等。目前,日间诊疗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最普遍的肿瘤诊疗模式。 然而,目前,我国日间诊疗在所有肿瘤诊疗行为中所占比例较低,极大制约了我国有限医疗资源的合理化使用。

  肿瘤日间诊疗所涵盖的医疗服务内容也在逐步扩大,从单纯的日间药物治疗,扩展到日间手术、日间介入治疗、日间放疗等医疗服务领域。 日间诊疗模式下,患者在院时间较常规住时间大大缩短,因此,如何规范化管理日间患者,证其医疗安全,提升医疗质量,强化院外管理流程成

为推进日间诊疗工作中的重要议题。

    一、肿瘤日间诊疗的定义

肿瘤日间诊疗是指恶性肿瘤患者白天在医院接受诊疗、夜间回家休息的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日间诊疗区别于传统的门、急诊治疗和常规住院治疗,是为短期治疗、观察和进行特殊检查的肿瘤患者设置的独立诊疗区域,配备固定的专业医护团队。日间诊疗模式包括日间门诊、日间病房、预住院等不同形式。 日间门诊与传统门、急诊的区别在于日间门诊患者配备有固定的医护团队,进行等同于住院患者的全程化管理和随访;日间病房与常规住院的区别在于日间患者白天在院诊疗,医院不提供夜间诊疗服务,患者平均在院时间大大短于常规住院时间。 日间诊疗模式是对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重要补充,通过缩短患者在院时间,提高诊疗效率,从而减少患者等候时间,提高社会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降低患者诊疗费用,能给患者、医院和社会三方均带来获益。

二、日间诊疗服务模式分类

(一) 按照管理模式分类

1. 独立管理模式:日间病房配置专门的医护人员,收治患者归属本科室,可涉及多个病种,施行多种诊疗方式。

2. 附属管理模式:附属于各临床科室,人员采取兼任或轮换的方式,收治病种或诊疗方式相对单一,管理相对简单。

3. 平台管理模式:配置专门的医护人员,在独立管理本科室患者的基础上,日间诊疗中心作为一个共享平台,向符合诊疗资质的人员授权,共享使用和绩效分享,其日常管理和应急诊疗由日间诊疗中心负责,对管理的要求较高。

(二)按照诊疗方式分类

按照诊疗方式分类分为单一治疗模式(如仅药物治疗或日间手术等)和综合治疗模式[如药物治疗、放疗、介入和日间手术等,需要配备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团队]。

(三)按照收治模式分类

按照收治模式分类分为日间门诊收治和日间病房收治。

(四)按照费用结算模式分类

按照费用结算模式分类分为医保打包结算模式、医保预住院模式和自费结算模式等。

三、肿瘤日间诊疗病房的配置要求

1. 医疗机构的资质要求:  1)医疗机构开展肿瘤日间诊疗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2)具有与开展日间诊疗相应的肿瘤诊疗能力、医技科室和设备;(3)医疗机构应配备静脉配置中心,以满足日间肿瘤患者多、药物配制复杂的需求;没有条件设置静脉配置中心的医疗机构,也应为日间诊疗病房配备具有相应防护措施的静脉配置场所,并由专人配制药物。

2. 硬件配置:  需具备开展肿瘤日间诊疗所需的相对独立区域、固定床位或输液椅、护理区域、医护人员办公区。

3. 人员配备和职能要求:  1)配备肿瘤专科医师、护理人员、导医、导诊和护工等,人员配备与床位

比例需满足医疗安全的要求。 配备具有抗肿瘤药物治疗资质的肿瘤专科医师,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主诊医师负责制,主诊医师与其下级医师组成诊疗小组,共同开展日间诊疗工作。 实行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医护共同交班制度,护理组长参与医师查房。 (2)日间诊疗病房的护理人员应相对固定,医师可以采用固定或固定与轮转相结合的方式。 应根据首诊医师负责制或主诊医师负责制处理医疗事务,发生突发或紧急事件应按照相应应急预案处理。(3)若设立导管室,需要配置具有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中心静脉导管 (CVC)、输液港等深静脉置管相应资质的专业护理人员。 (4)日间诊疗病房的医护人员,均应接受抗肿瘤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处理、护理、急救等相关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并考核合格。

四、全程化管理原则

日间诊疗的患者一般在院时间较短,因此更需要进行全程化管理,使患者在诊疗的全过程都能接受严密的医学观察,进行相应的随访评估及管理,以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1. 诊疗前:

2. 诊疗中:

3. 诊疗后:

    五、日间诊疗的规范化收治标准及流程

(一)患者收治标准

1. 收治标准:  进行日间治疗的患者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经过专科医师同意后,方可进行日间治疗。

1)排除诊疗相关禁忌证,诊疗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2)无严重的合并症(如合并其他疾病,日间治

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重要器官(如心、脑、肝、肺、肾、骨髓)功能良好;(3)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功能状态评分≤2分,生活可自理;(4)年龄≤75岁(在具体执行中可视情况适当放宽);(5)各项化验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符合相关诊疗基本要求;(6) 治疗方案便于日间操作,药物输注时间≤8h,不良反应可控;(7)患者意识清楚,能正确理解诊疗方案,依从性好,能按时就诊及随访;(8)有畅通的通讯方式及应急联系人的联系方式;(9)根据病情需要决定陪护的必要性。

2. 排除标准:  存在以下任一情况的患者,不应收治。 (1)合并严重并发症(包括需外科协助治疗的并发症)和(或)感染发热期间的患者;(2)依从差、沟通能力差,不能充分配合的患者;(3)生活不能自理,且无良好护理能力陪护人员的患者;(4)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的患者;(5) 主诊医师评估需要密切留观的患者;(6)患者办理入住日间病房手续后,血生化等检验、检查结果不符合日间诊疗标准的,宜终止日间诊疗,及时办理转诊或出院至相关专科治疗。

(二)患者收治流程

日间诊疗患者收治流程主要包括诊疗前筛查预约、诊疗和诊疗后随访3个环节。

1. 诊疗前筛查预约:

2. 诊疗:

3. 诊疗后随访:

(三)医患沟通和知情同意

1. 收治前:

2. 入院诊疗时:

3. 诊疗前:

4. 诊疗中:

5. 诊疗结束离院前:

(四)医疗及护理安全

1. 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常规:

2. 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3. 化验检查准备:

4. 静脉管理:

5. 不良反应处理:

6. 护理注意事项:

7. 出院指导:需要对患者做好出院指导。

(五)突发病情变化紧急处理程序

日间诊疗患者出现急症,原则上按照急危重患者抢救及报告制度进行处理。 由日间病房医师启动紧急救治,并立即联系主管医师,主管医师须及时到位组织抢救,安排患者经由绿色通道转入相应科室进一步治疗。

(六)诊疗后随访管理

1. 电话随访制度或微信平台:

2. 门诊随访制度:

3. 急诊随访制度:

六、医院管理流程和质量控制

(一)质量管理与监督

(二)病历书写及归档

(三)药学管理

1. 医嘱审核及配置:

2.药品配送:

3.用药教育:

4. 药物重整:

七、日间诊疗模式的发展方向和展望

 

附录 A  日间诊疗工作管理制度

附录 B  医师日间病房授权制度

附录 C  日间诊疗中心工作流程

附录 D  日间诊疗患者准入标准

附录 E  日间病房预约制度

附录 F  日间诊疗随访管理制度

附录 G  日间病房病历管理制度

附录 H  日间诊疗应急预案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中国恶性肿瘤日间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肿瘤杂志》2022年第4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2.4.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