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的骨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要点
(2022-04-26 20:39:44)
标签:
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骨健康管理 |
《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的骨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要点
乳腺癌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2020年乳腺癌新发病例已超过40万例。乳腺癌患者中约80%为早期患者。随着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骨健康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骨健康管理包括骨丢失[肿瘤治疗引起的骨丢失(CTIBL)和非肿瘤治疗引起的骨丢失(non-CTIBL)]的管理和骨转移的预防。卵巢去势、内分泌治疗、化疗等均可能导致早期乳腺癌患者出现CTIBL,接受以上抗肿瘤治疗前已经发生的骨丢失通常可视为non-CTIBL。
1
1.1 背景
1.2 CTIBL的影响因素及风险分级
1.2.1
1.2.1.1
1.2.1.2
1.2.2
1.2.2.1
1.2.2.2
专家共识:
CTIBL是临床医师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可能会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专家共识度:100%)。
肿瘤相关治疗、合并基础疾病或合并用药是早期乳腺癌患者发生CTIBL的影响因素(专家共识度:75%)。
风险分级在CTIBL的管理中是必要的(专家共识度:100%)。建议T值低于一定数值即推荐给予骨改良药物(“≤-2.0”专家共识度:64%;“≤-2.5”专家共识度:25%)或-2.0值<-1.0的同时存在任意两个风险因素即推荐给予骨改良药物(专家共识度:96%)。风险评估由多学科合作进行(专家共识度:86%)。未来需要开发更精准、更完善的工具对患者的骨丢失进行管理(专家共识度:89%)。
1.3 早期乳腺癌患者CTIBL的预防和治疗
1.3.1
1.3.2
1.3.3
1.3.3.1
1.3.3.2
专家共识:
生活方式的改善、补充钙和维生素D可防治骨丢失(专家共识度:95%)。
除采用以上方式防治骨丢失外,对于绝经状态(自然绝经或手术/药物去势)的或正在/计划使用AI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建议尽早给予骨改良药物干预(专家共识度:79%),推荐使用双膦酸盐且最佳用药时长为5年(专家共识度:57%)或2~5年(专家共识度:36%);对于风险分级为高危的患者(表1),建议给予骨改良药物干预(专家共识度:75%);对于风险分级为中危的患者(表1),部分专家仍推荐给予骨改良药物(专家共识度:43%)。
2
2.1 背景
2.2 骨转移的影响因素
2.3 早期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预防
2.3.1
2.3.2
2.3.2.1
2.3.2.2
专家共识:
必要的全身治疗是早期乳腺癌患者骨转移预防的重要方式。在有效的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双膦酸盐的应用可进一步降低骨转移发生的风险,并可能带来生存获益(专家共识度:100%)。
目前,唑来膦酸的循证医学证据最为充分。唑来膦酸不仅可应用于HR+乳腺癌患者(专家共识度:100%),还可考虑用于其他分子分型处于绝经状态(自然绝经或手术/药物去势)的乳腺癌患者(专家共识度:32%)。建议用药方式:唑来膦酸4mg,每3~6个月1次,持续2~5年(专家共识度:61%)。
早期乳腺癌患者骨改良药物的使用方式目前看来总体上是安全的,但仍有非常罕见的不良反应发生,故推荐肿瘤相关治疗前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全面口腔检查、完成拔牙等口腔操作(专家共识度:85%)。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的骨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编写〕
(本共识刊登在《中国癌症杂志》2022年第3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