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6.营养治疗

(2022-04-26 16:19:08)
标签:

血液系统肿瘤患者

营养治疗

《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22要点

 

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诊治过程中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可表现为体质指数(BMI)、人体成分、生化指标及营养筛查/评估量表等的异常。研究显示,63.5%的儿童/青少年血液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50%以上处于严重营养不良状态。化疗作为血液系统肿瘤最重要的治疗手段,进一步加剧这种异常。抗肿瘤药物引起的非血液学毒性,如恶心、呕吐、胃肠道黏膜损伤、肝损伤等引起摄食减少;血液学毒性,如重度骨髓抑制引起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风险增加、机体代谢改变。有研究显示,急性白血病诱导治疗后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高达90%以上,营养状态恶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及摄食减少。此外,诱导治疗后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提示感染发生率及炎症水平均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干扰机体代谢、加剧营养状态的恶化。多项研究表明,及时、恰当地进行个体化营养治疗可显著改善血液病患者营养状况、预防营养不良及相关并发症,降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风险,提高耐受性、疗效及生活质量因此,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营养评估和干预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1  证据

1.1   营养不良对血液系统肿瘤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1.2   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筛查及评估

1.3   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案

2  推荐意见

2.1  应依据血液肿瘤患者的年龄、诊断、治疗方案等,综合选择营养筛查/评估手段(B)。NRS 2002PG-SGA对成年患者营养状况的筛查和评估价值较好,而MNA对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预测有效性更优B)。

2.2  肠内营养是血液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的首选方式A。危重或高风险大剂量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经口及胃肠道补充不能满足营养需求时,推荐采用肠外营养,但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应尽早停用B)。

2.3  谷氨酰胺改善白血病诱导治疗阶段的全身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功能,降低强化治疗阶段大剂量甲氨蝶呤相关口腔黏膜炎的发生风险B);牛初乳减轻诱导治疗阶段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A);大豆坚果饮食改善维持治疗阶段机体营养状态、纠正贫血,减轻疲劳A)。

2.4  针对粒细胞减少的饮食不能降低骨髓抑制期间感染的发生风险,并不优于标准饮食A)。

2.5  口服鱼油可降低血液肿瘤患者机体炎症风险A)。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22)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2年第2期。如欲全面详尽就,请看全文)

  2022.4.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