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要点
(2022-03-27 11:05:57)
标签: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 |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要点
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3.3亿,其中冠心病患者约1139万人。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管理指南》根据临床表现将冠心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对不同临床类型的CCS提出了诊治和管理新理念,并将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纳入治疗推荐。EECP是一种无创的体外辅助循环治疗技术,是心血管疾病康复的重要方法之一。
1
1.1
C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动态变化过程中相对稳定的阶段,其临床类型包括:(1)疑似冠心病,伴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和(或)呼吸困难;(2)新发心力衰竭或左心室功能不全,可能为冠心病;(3)ACS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1年,无症状或症状稳定;(4)初诊或血运重建后>1年;(5)怀疑血管痉挛或微血管病变导致的心绞痛;(6)筛查时发现的无症状冠心病。
1.2
EECP是在患者双下肢、臀部分别包裹气囊套,通过实时监测心电波信号,以R波为触发信号于心脏舒张早期触发气囊,由小腿、大腿、臂部自下而上序贯充气,驱动双下肢和臀部动脉血液至主动脉,增加舒张期主动脉血压,提高冠状动脉舒张期的血流灌注;在心脏收缩期前气囊同步排气,使得心脏收缩期外周阻力明显下降,心脏后负荷降低。
1.3
1.3.1
1.3.2
1.3.3
2
2.1
2.1.1
2.1.2
2.1.3
2.2
EECP治疗室应备有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工作人员应具备急救技能。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和设备工作状态,如患者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发作、血氧饱和度逐渐下降且<90%等,或治疗过程中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均应立即停止EECP治疗并寻找原因,待重新评估治疗安全性后,再考虑是否继续治疗。EECP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注意事项见表2。
2.3
EECP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体外反搏操作规范,依照操作流程进行(图1)。
2.4
推荐每天治疗1h,一疗程总治疗时长为35~36h;如果患者耐受性差,可适当减少每次治疗时长,每天治疗1~2次;每周治疗天数和治疗疗程数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3
3.1
3.2
3.3
4
4.1
建议CCS患者排除EECP治疗禁忌后,在二级及以上医院评估并进行危险分层(表3),按照低危、中危和高危进行分级诊疗管理。
4.2
4.2.1
4.2.2
4.2.3
5
对于CCS伴其他临床情况的患者,需要行EECP治疗时,建议如下(表4)。
6
EECP治疗可提高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运动耐量。无运动康复禁忌者,EECP治疗可结合运动康复同步进行;存在运动康复禁忌者,可先予EECP治疗,待病情好转后再开始运动康复。
7
在EECP治疗过程中可通过即时、近期、中远期观察来评估疗效(表5)。
8
CCS患者EECP治疗质量控制包括首次接诊、治疗全程、治疗结束等评价内容(表6)。
9
EECP治疗操作相对简便,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不良事件发生相对较少,适宜包括基层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充分发挥二级及以上医院的优势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开展EECP治疗,不仅能促进CCS患者EECP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也有助于EECP治疗网络化管理,提高CCS患者EECP的参与率和依从性。作为CCS患者心脏康复综合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EECP治疗如何有效地与运动、心理、营养等心脏康复处方相融合,治疗疗程和实施方案的优化,以及EECP治疗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的进一步探讨,均需要更多基础及临床研究来证实。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2年第2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