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乳腺癌基因检测热点问题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要点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20年全球新发乳腺癌病例约230万,发病率居全部恶性肿瘤首位。据统计,早期乳腺癌接受手术治疗后,仍有30%~50%的患者最终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除此之外,约有 4%~6%的乳腺癌患者在首次诊断时即存在远处转移。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也称为晚期乳腺癌,该类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0%,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3年。
近年来,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面临巨大挑战,不同类型的晚期乳腺癌应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为核心开展精准打击,进一步实现精准医疗。
二代测序技术(NGS)是精准医疗领域的关键技术,具有通量高、灵敏度高、成本低等优势,是乳腺肿瘤分子分型、遗传诊断、疗效监测、耐药提示以及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手段。
本共识就晚期乳腺癌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及检测技术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
晚期乳腺癌基因检测的适用人群和临床意义:
晚期乳腺癌难以治愈,其治疗的主要目的为通过优化治疗模式、实施个体化治疗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乳腺癌分子靶向药物不断出现,包括靶向雌、孕激素受体的内分泌治疗药物、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药物、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 靶向乳癌易感基因(BRCA)1/2突变的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专家推荐:
对于经济条件允许、病理标本可及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全面的基因检测,尤其是对于标准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基因检测可以作为临床策略的一部分,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采取更精准的治疗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机会。
2.
激素受体(HR)阳性患者应该进行哪些基因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
专家推荐: 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主要以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为主。
对于HR阳性患者,需要关注内
分泌治疗耐药相关基因突变(ESR1、CYP2D6、CyclinD-CDK4/6-INK-Rb通路、 PI3K/AKT/mTOR通路等),患者可根据基因检测选择可能获益的药物如氟维司群、托瑞米芬、PI3K抑制剂、mTOR抑制剂、奥拉帕利(BRCA1/2)、FGFR抑制剂(FGFR1/2/3)、帕博利珠单抗(PD-1)、恩曲替尼(NTRK融合)。
3. HER-2阳性乳腺癌的患者应该进行哪些基因和生物标志物检测:
专家推荐: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需检测HER-2突变状态以协助选择后线治疗药物。
全面评估HER-3、MET、PTEN及PI3K/AKT/mTOR等耐药相关基因突变及PD-L1蛋白表达情况,可辅助HER-2通路以外的临床方案制定,如PIK3CA抑制剂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4.
三阴性乳腺癌(TNBC)应该进行哪些基因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
专家推荐:
化疗是TNBC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通过评估胚系单核苷酸多态性如DNA氧化损伤相关的碱基切除修复通路为TNBC患者选择敏感的化疗药物。TNBC患者BRCA1/2、PIK3CA/AKT1/PTEN通路等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且可相应选择PARP抑制剂、AKT抑制剂等靶向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
5.
晚期乳腺癌免疫治疗应该纳入哪些基因和分子标志物:
专家推荐: 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全面的免疫相关标志物评估,包括PD-L1表达、MSI/MMR、TMB等,同时也需关注免疫超进展和免疫耐药相关基因的检测,如EGFR、MDM2/4等、JAK1/2、B2M等。
6.
晚期乳腺癌患者是否需要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专家推荐:
ctDNA检测作为重要的液态活检技术,作为组织检测的替代方法可有效评估晚期乳腺癌的肿瘤突变负荷和分子特征,对解决临床检测取样困难、克服肿瘤异质性、选择有效治疗方法及用药动态监测等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7.
晚期乳腺癌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
专家推荐: WES可全面高效地了解肿瘤患者的疾病全貌,在肿瘤发病机理及上下游信号通路信息等方面为科研探索提供重要信息。500个基因以上基因检测基本可满足患者精准的用药指导、耐药机制等信息需求,可作为一般患者的替代选择。
8.
晚期乳腺癌NGS可选择哪些标本以及不同来源标本如何优选:
专家推荐: 晚期乳腺癌患者基因检测,优先选择对新鲜组织进行检测,如组织不可及可考虑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血浆、胸腹水等。
为保证肿瘤突变特异性检出,在基因检测时最好提供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对照。
9. NGS检测公司众多检测流程复杂,如何选择可信的NGS检测:
专家推荐:
基因检测应选择资质齐全、技术实力雄厚、后续服务能力强的正规基因检测机构,检测机构的各项检测流程需通过NCCL、EMQN和CAP等机构认证,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10.
常用的NGS基因检测数据库是否适用于中国人群:
专家推荐:
目前国内研究者在疾病数据分析中使用的是国际通用数据库(如ClinVar、COSMIC、OncoKB),这类数据库多为国外研究机构创建,样本多来源于西方人群。
中西方不同人群间存在基因差异,国际通用数据库用于中国人群的疾病分析缺乏针对性,结果的参考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11.
结语与展望:
基于NGS的精准医疗正在成为医疗领域的新模式,随着对晚期乳腺癌认识的不断加深,合理应用基因检测,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预测、预后评估及耐药机制的探索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晚期乳腺癌基因检测热点问题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肿瘤杂志》2022年第1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2.3.1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