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9.《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急危重症患者急诊预检分诊与救治专家共识》(2022)要点

(2022-03-19 09:24:08)
标签:

新冠疫情常态化

急危重症患者

急诊预检分诊与救治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急危重症患者急诊预检分诊与救治专家共识》2022要点

 

1  指导原则

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坚持急危重症患者的疫情防控措施与急诊急救需求并行,坚持两手抓,确保两手硬。

2  适用范围

本专家共识适用于在中、高风险或已发生疫情的地区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急诊急救医疗活动。

3  专家共识

推荐意见一:  所有承担急诊急救工作的医疗机构,对所有急危重症患者均须做到“应救尽救、应治尽治、应收尽收”,不能因等待核酸检测结果而延误急救。

推荐意见二:  急危重症患者预检分诊的基本原则是准确、迅速地判断其危重程度,按危重程度、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检测结果,及时分类、分区救治。

推荐意见三:  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发热 门诊”、《急诊科建设和管理指南》的规定前提下,推荐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探索急诊科与发热门诊一体化运行、由同一部门管理的有效方式。各级管理部门应对急诊科管理下的发热门诊给予充分的政策倾斜和人力、财力、物资保障支持。

推荐意见四:  医院发热门诊、急诊科以及120急救中心的预检分诊功能应充分前移,即院前向现场前移,发热门诊和急诊科向院前前移; 要充分发挥急诊科预检分诊和移动互联网的协同作用,引导急危重症患者及家属掌握信息、做好防护、及时就医。

推荐意见五:  120急救电话应与各入网医疗机构(含新冠定点收治医院) 建立多通讯线路并用机制。探索与建立110119120三线联动机制,将110119作为120急救电话超负荷运行时的有效补充。要做到平急结合、有预案、有培训、有演练。

推荐意见六:  各医疗机构新(改、扩)建急诊科应尽量做到“三区两通道”,以满足疫情防控需求。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做到“三区两通道”时,应在院感部门的指导下尽量改变布局,尽可能做到合理化。

推荐意见七:  各医疗机构在急诊科与发热门诊一体化运行模式下,院内急诊急救工作可按以下三个抢救区域开展相关工作。

阳性区:  以橙色(Orange)标记,称为橙区,非安全区域,收治核酸检测阳性(+) 的急危重症患者及家属。

阴性区:  以蓝色(Blue)标记,称为蓝区,安全区域,收治核酸检测阴性(-) 和无确切流行病学史的急危重症患者及家属。

不确定区:  以灰色(Grey)标记,称为灰区,待定区域,收治暂无明确核酸检测结果的急危重症患者及家属。院前急救也应按此分类派车运行,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推荐意见八:  坚持三级防护原则。蓝区采取一级防护措施,橙区、灰区采取二级防护措施。进行侵入性医疗操作时建议一律采取三级防护措施。

推荐意见九:  对于橙区患者,复苏抢救、损伤控制性手术等急救行为,除非必须的特殊情况,原则上均应在橙区就地进行,直至病情稳定后转入定点医院(或相应专科) 收治。

推荐意见十:  对于灰区患者,复苏抢救、损伤控制性手术等急救行为,除非必须的特殊情况,原则上应在灰区就地进行直至病情稳定,待核酸检测结果明确后转入定点医院或相应专科收治。

推荐意见十一:  所有急危重症患者及家属就诊时均应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无核酸检测结果者应当在灰区就诊处置,在开展救治的同时立即进行核酸采样,并根据核酸检测结果进行分类分区救治。灰区应配备专门的标本和药品转运人员,不能与蓝区(核酸检测阴性) 患者混用窗口服务。

推荐意见十二:  所有开展急诊急救工作的三级医院均应按《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有关要求,设立独立的挂号、收费、药房、床旁彩超、独立(床旁)X线检查、POCTCT(含移动CT)。二级医院急诊科尽可能参照三级医院配置。

推荐意见十三:  橙、蓝、灰三个区域的急救人员,尤其是直接接触急危重症患者的一线医护人员原则上不交叉。参与橙区、灰区一线工作的人员应当实施闭环管理,须待本班次所有患者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离开隔离场所; 若有阳性报告,即按接触阳性患者的规范分类管理。应充分利用远程音、视频会诊系统的辅助功能,尽量减少直接密切接触。

推荐意见十四:  推荐开展快筛技术,重点针对暂无核酸检测结果的急危重症患者以及急诊就诊人数较多的医疗机构,提供更加高效、快速的急诊急救解决方案。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急危重症患者急诊预检分诊与救治专家共识》(2022)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国急救医学》2022年第2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2.3.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